今晨,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卉布置工作正式啟動。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為了確保廣場中心花壇正處于中軸線上,與國旗旗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連成一條線,從昨天下午開始,施工人員便進場測量,通過精確定位后做出標記。
從明天開始,工作人員將陸續安裝花盤上的仿真花。這項工作預計持續三天左右,待到完成時,整體花盤的重量將達到60噸左右。
本報訊(記者 王斌)今晨,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卉布置工作正式啟動。昨天深夜,花壇“骨架”從鋼廠運往廣場。經過緊張的施工,今天清晨已經完成了花籃主體鋼結構的拼裝工作。與此同時,120余萬盆國慶花卉也已準備就緒。預計25日前后完成天安門廣場花卉布置工作。
昨天夜里10點左右,四輛裝載著中心花壇“骨架”的運輸車從首鋼建設鋼結構公司重鋼分廠駛出,開往天安門廣場。為了保障運輸安全,每輛車的限高不超過4米,同時把鋼結構板材和車板牢牢固定住。到了夜里11點半左右,中心花壇“骨架”抵達天安門廣場,深夜12點開始安裝。今天凌晨完成了花籃主體鋼結構的拼裝工作。
今年,天安門廣場、長安街、公園及各重要景觀節點將使用80多個品種、120余萬盆花卉。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獲悉,這些花卉已經準備完畢,可以確保在國慶期間達到最佳觀賞效果。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按照計劃,今天白天將進行花籃籃盤的組裝,預計將于夜里12點以前組裝完成。整個過程需要完成拼裝、找平、定位等步驟,以確保直徑接近12米的花盤各部分重量分布均勻、平整。
從明天開始,工作人員將陸續安裝花盤上面的仿真花。這項工作預計持續三天左右。等到仿真花全部插制完成,整個花盤的重量將達到60噸左右。在9月22日至23日這段時間里,將會完成花盤的吊裝工作,這是整個中心花壇制作過程中的最核心環節。今年,施工單位準備了兩輛130噸吊車,確保準確無誤地把花盤吊裝到籃體上。
9月23日至24日,將視天氣情況開展進場擺花工作。預計25日前后完成天安門廣場花卉布置工作。此后,花壇將持續陪伴首都市民到10月中旬左右。
揭秘
廣場中心花壇提前打點定位
先確定“中心點”位置 再據此標記出花籃底座等位置
昨天下午3點,北青報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廣場地面上畫線、“打點”。
什么是“打點”呢?原來,他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確定中心花壇“中心點”所處位置,并根據“中心點”,標記出花籃底座、中心桶等構件的準確位置。這樣,當天夜里工人進場施工時便可以直接安裝。
據介紹,按照要求,從天安門城樓上望去,廣場中心花壇應處于中間位置,也就是天安門廣場的中軸線上。所以中心花壇在東、西方向上的定位是明確的,把國旗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連成一條線,花壇正好處于在這條線上。不過,南、北方向的位置會視情況略有調整,要綜合考慮立體花壇的觀賞效果、重要活動的景觀協調性等。相關部門進行精確定位后,會在定位點上做出標記。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看到,花壇“中心點”已在地面上做好了標記符號。隨后,幾名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利用水平儀、記號筆、盤尺等工具,圍繞中心點“作圖”,把其他構件的擺放位置標記出來。
首鋼建設鋼結構公司重鋼分廠調度長艾杰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一步驟相當于把施工圖畫到地面上。如果到了夜里安裝前再設計,時間就來不及了。”
中心花壇骨架總重近100噸
其中直徑近12米的花盤被分割運輸 到達廣場后再拼裝組合
昨天中午,北青報記者來到位于通州區西集鎮的北京首鋼建設鋼結構公司重鋼分廠探訪,該公司負責制作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的“骨架”。
今年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仍沿用花籃造型,整個花壇高17米。從施工層面說,花籃分為上下兩部分——花盤和籃體。其中,花盤直徑達11.6米,里面扦插著300多支仿真花,花材以牡丹、玉蘭、荷花、月季為主,配以梅、蘭、竹、菊等花卉。最大的仿真花是一支直徑達3.5米的牡丹,總重量超過600公斤。另外一部分是籃體,俗稱“籃肚”,上面鑲嵌有“祝福祖國”、“歡度國慶”字樣,以及“1949—2016”年號。據了解,今年的籃體設計還參考了清代畫家丁亮光“四季花籃”的畫作。
昨天,北青報記者在北京首鋼建設鋼結構公司重鋼分廠看到了用來支撐籃體的鋼結構骨架——中心桶和花籃底座。另外還有花盤、花籃四周地面上用來擺花用的外圍坡架。這些骨架的總重量達到近100噸。
北青報記者看到,為了便于運輸,整個花盤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形象地說,就是把一個大圓中間摳出一個小圓,其余部分被分割成12等份。這些構件運到天安門廣場后,再重新拼裝組合。
據首鋼建設鋼結構公司重鋼分廠調度長艾杰介紹,“早在兩周以前,工人們已經在廠區里模擬了一遍拼裝過程,熟悉了流程。夜里運送到天安門廣場后,將繼續由這批工人熟練高效地完成拼裝工作,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花盤中間“摳出來”的小圓上面,擺放著不少方向各異的綠色鋼管。這些鋼管的朝向和位置是通過3D定位技術精確計算出來的。在天安門廣場實際施工時,巨型仿真花直接安插在里面就可以,同樣也是為了節省時間。
采用多種手段調控花期
包括自主培育、春季花卉品種反季節栽培、短日照處理等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獲悉,用于天安門廣場、長安街、公園及各重要景觀節點的80多個品種、120余萬盆花卉已經準備完畢。據了解,為了讓數量如此龐大的花卉都能在國慶期間如約綻放,花卉生產企業采用多種手段調控花期,包括自主培育、春季花卉品種反季節栽培、短日照處理等。
據介紹,自主培育是從“基因”上改變花卉形狀,讓它們能在特定時間里“主動”開花。自2014年開始,本市陸續推出自主培育的菊花,今年已經達到13種,包括“絢秋星光”(黃色)和“絢秋蓮華”(粉色)、“絢秋凝紅(紅色)”、“絢秋流光(橙色)”等。據介紹,一個新的花卉品種,從育種到應用,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培育優良的種子需要采用不同品種花卉的父本與母本,反復進行雜交試驗,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新一代花卉品種。自主培育的國產菊花,不需要摘心處理,就能自然分枝,兼具管理簡單和株型漂亮等優點。同時,國產菊花也不再需要人工干預花期,就能保證國慶節期間自然綻放。
另外,今年還特別進行了“春季花卉品種反季節栽培”的嘗試,這一做法過去很少在國慶花卉布置中應用。所謂反季節栽培,相當于讓寒帶植物在熱帶生長,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國慶期間的擺花需求。北京的春天有很多藍紫色系的花卉,但這些花都比較怕熱,6月份以后基本就看不到了。比如三色堇、金魚草等植物,顏色漂亮,但都比較耐寒,正常生長溫度在15℃到20℃之間。若想在國慶期間看到這些植物,必須熬過炎熱的夏季。為此,就需要搬進溫室里栽培,采取降溫、遮陰等方式,為這些植物創造較為涼爽的生長環境。
但是,對于一些花期較晚的植物,比如每年廣場擺花大量使用的一品紅等花,就需要采用“短日照處理”的方式,將花期提前。夏季培育的時候,把一品紅放在大棚里,傍晚五六點鐘,天還沒黑,工作人員便用黑色的遮光布把大棚遮蓋起來,讓一品紅“覺得”仿佛已經是夜晚了。直到第二天七八點鐘,才把遮光布掀開,其實在這之前,天早就亮了。通過這種方式,一品紅接受光照的時間縮短了,就如同提前進入秋季一樣,花期自然就提前了。
責任編輯:黃小群
- 印度國慶彩排再現摩托疊羅漢 神技如何煉成的?2017-01-24
- 旅游大數據:七成游客國慶假日鄉村游2016-10-17
- 國慶約駕咯,讓我們走最美的路,賞最美的秋!2016-10-14
- 國慶后福州大閘蟹降價20% 上市量增加需求減少2016-10-11
- 國慶移動支付消費 福州上榜最活躍10大城市2016-10-11
- 國慶黃金周連江濱海旅游和鄉村旅游成“新寵”2016-10-09
- 國慶期間游客紛紛來嵐感受“平潭藍”2016-10-09
- 國慶黃金周出境游人數是去年的兩倍 撐起多國“錢袋子”2016-10-09
- 國慶假期狂追劇 23歲姑娘患上急性青光眼2016-10-08
- 國慶期間游客紛紛來嵐感受“平潭藍”2016-10-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