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2016年9月17日18時,安徽省著名社會學家王開玉在合肥逝世,享年75 歲,留下未完成的回憶錄,和祖孫三代拍張全家福的心愿。

      王開玉是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原所長,安徽省鳳陽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政府特殊津貼。“社會學界楷模著書立說育后人學問大家,做人處事典范立德立功立諍言人品高尚”,靈堂上掛著的挽聯,寄托著人們對他的敬仰和哀思,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王開玉

      王開玉

      一次出門,誰料突發疾病

      王開玉在合肥的家已被布置成一個簡單莊重的靈堂,遺像上的他神情安詳,音容宛在。得知王開玉去世的消息,親友、學生們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敬獻的花籃擺放在兩旁,空氣中彌漫著凝重與悲傷。

      9 月15 日是中秋節,王開玉還在家里和老伴、兒孫其樂融融地一起吃團圓飯。飯桌上的他不時叮囑兒孫保重身體,好好工作和學習。9 月16 日中午,老伴在廚房準備午飯,王開玉問“還有多久能吃飯”,老伴說“大約1 個小時”,他說“那好,我去工作室拿材料和藥,1 個小時就回來了”。

      王開玉的工作室位于合肥市長江西路附近,他幾乎所有的資料都放在那里,經常每天往返多次。16 日當天他拿了材料后,在返程途中卻突發疾病。

      “大約下午1 點鐘,母親打電話給父親,電話卻沒人接,后來妹妹也打電話,都沒有聯系上。”王開玉的兒子辛生說,家人當時就感到不對勁。下午快2 點時,他打通了父親的電話,接電話的卻是120 工作人員,“他說病人因腦出血昏迷,正在往醫院送。”

      一張照片,卻成未竟心愿

      “父親有高血壓,他以前每天都跑步,身體也很好。出事那天醫生說,父親出血量非常大,情況很危險。”辛生告訴記者,他趕到醫院時,父親已陷入昏迷,只有手指偶爾動一下。昏迷了一天一夜后,17 日傍晚,王開玉因病醫治無效在合肥逝世,享年75 歲。

      “他是家里的一棵大樹,現在卻不在了……”說到父親,王開玉的女兒辛勤聲音哽咽,“他從小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這兩年似乎變了很多,還常常給我們發郵件和短信,囑咐我們要多鼓勵和關心孩子,多注意身體。”

      辛生回憶道,他小的時候,父親聽到收音機里播放什么訊息,會立刻掏出紙筆記下來。父親的口袋里似乎裝著無數張小紙條,隨時都有記錄的習慣。

      王開玉的兒媳婦許靜靜告訴記者,公公婆婆都畢業于安徽大學,她和愛人也畢業于安徽大學,女兒今年又考上了安徽大學,祖孫三代成了校友。原本一家人打算國慶假期到安徽大學新校區和老校區各拍一張全家福,沒想到這成了永遠無法達成的心愿。

      一生辛勞,輕傷不下火線

      “除非參加活動,他每天都會來辦公室,從早上8 點可以一直待到下午六七點鐘。整理材料、寫書、指導我們學習和工作,他周末也不休息,就算春節,也是年初三就回到工作室。”在合肥一家企業上班的王文燕是王開玉在安大帶的研究生,她回憶說,王老師不僅工作負責,對學生也非常關心。

      陳麗雯從大四開始在安徽省市場經濟研究會實習,跟隨王開玉學習了一年多時間。剛到南京大學讀碩士的她聽到老師去世的消息,感到很震驚。陳麗雯說,今年7 月,她跟隨老師到蘭州參加了社會學年會;8 月,她跟隨老師去鄭州參加了全國皮書年會。去蘭州之前,王開玉的腿已經腫了一個多月。“醫生讓他除了上廁所哪都別去了。”陳麗雯說,但王老師還是沒有缺席這兩場重要會議,其他參會者則表示,“會議缺了王老師就沒了味道。”

      老師今年已75 歲,每天早晨還會給學生帶早餐。“有時是家里做的,有時是路上買的。”陳麗雯說,她永遠記得老師的三句話,“人生在世,事業永存”“人生最珍貴的就是朋友和書”“對人好一點,多幫人一點”,“老師一直是這樣對我們說的,他自己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一片苦心,關注留守兒童

      王開玉在科研工作中觀察敏銳,善于抓住重大問題和社會熱點進行深入研究。作為最早一批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的學者,他一直倡導農民工以家庭為單位遷移到城市。他認為,如果形成這一趨勢,“留守兒童”問題的拐點將會出現。

      退休以后,王開玉仍然忙于安徽省社會學會的日常事務,籌辦學術會議,編制社會藍皮書,并兼職指導研究生。最近在做的項目是2016 年省科技廳立項的軟科學重大研究項目“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實驗區建設的實證研究”,準備在此項目基礎上出版一本關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藍皮書。

      王開玉的學生李麗告訴記者,先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準備回憶錄《傳奇的色彩》,已經寫了13 篇。從目錄來看,回憶錄包含了對事業、學生、子女和生活的記錄和感悟。如《臨江歲月》《我的一雙兒女》《親歷安徽社會學的發展》《2016 教師節的感悟》等篇章。但是回憶錄還未完成,先生已駕鶴西去。

      記者了解到,王開玉先生的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6 年9 月21 日(星期三)上午10 時,在合肥市殯儀館一號廳舉行。

      鏈接

      王開玉,男,漢族,安徽鳳陽人,生于1942 年11 月20 日。王開玉于1965 年畢業于安徽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先后在安慶市委黨校、市委工作,任黨校教研室主任、安慶市寫作組組長。1980 年4 月調到安徽省委社會科學研究所,任《江淮論壇》編輯室主任、副編審。1992 年12 月,任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1993年至2004 年任社會學研究所所長。2004 年9 月至2006 年9 月任社會學研究所顧問。

      王開玉是安徽著名社會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結構階層實證研究、中國現代化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他深涉中國現代化、社會結構與分層、社會保障和青少年問題等諸多領域,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問題研究”等多項國家、省級等重大課題研究,主持并組織編制多本社會建設與發展藍皮書,著述頗豐,獲得中國圖書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和十余項省、部級獎。

      責任編輯:黃小群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舞劇《海的一半》泉州演出直擊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成av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