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雨果曾在《給巴特勒上尉復信》中提到,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有一個世界奇跡,它的名字叫圓明園。
據新華社官方微信22日消息,英國蘇富比拍賣會上,幾張英國攝影家費利斯比特攝于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前的照片,吸引藏家廣泛關注。這些疑似圓明園被燒毀前的照片首次被發現,引起巨大轟動。
照片在拍賣會上以20萬英鎊上拍,專家推斷應為圓明園舊景。
圓明園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痛,幾代中國人都希望看到圓明園被毀前的樣子。
圓明園西洋廢墟 奧爾末/攝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搶走了圓明園中大量珍寶,并燒毀了圓明園,清廷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后,西洋人在中國的居留權從廣州、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擴張至北京。在英國人赫德掌管下,大清海關多西洋雇員,德國人恩斯特· 奧爾末即在其中。
圓明園西洋廢墟 奧爾末/攝
奧爾末拍攝照片的時候,距圓明園被焚13年,一共拍了12張,同治皇帝正巧也在1873年發布上諭,命擇要重修圓明園,開工不到一年就因資金短缺以及眾臣反對告停。
在離開北京職位18年后,他在日記中追憶當年所見的圓明園建筑:
“映入你眼中的是裝飾物豐富而動人的色彩,浸潤在北京湛藍色的天空里,隨著觀者移動的腳步和太陽的光影不停變幻,建筑物白色大理石的映襯讓它們格外醒目,倒映在前方的湖面上,如同幻影……觀者不禁懷疑自己來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
圓明園西洋廢墟 奧爾末/攝
下面這些是圓明園復原圖(出自2006年大型歷史紀錄片《圓明園》中35分鐘的三維特效鏡頭——觀察者網注)。
多年來,國內一代代研究者、民間人士都想復原“圓明園”。
比如清華大學教授郭黛姮和弟子們開啟的“圓明園數字復原工程”(始于2009年,預計10年內完成全部景區的復原工作——觀察者網注)。
圓明園內最為瑰麗奇幻的景觀——方壺勝境,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圓明園內最為瑰麗奇幻的景觀——方壺勝境,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圓明園西洋樓景區建成最早,也是色彩最為豐富的建筑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坦坦蕩蕩,原名金魚池,是園中飼養金魚供清帝賞玩之處
坦坦蕩蕩景區中供清代帝后度夏的寢室——半畝園的室內圖景
文源閣是圓明園中的皇家圖書館
文源閣內有極為豐富的藏書
圓明園內的“卍”字型建筑——萬方安和
(以上數字化復原圖由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提供)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圓明園是一個西洋式的皇家園林。
其實不然,圓明園中仿歐式的建筑群“西洋樓”,只在圓明圓最北側一塊很小的區域內,只是為了滿足皇上的獵奇心理,而主要區域都是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筑和造園理景手法。
之所以形成今天這個印象,是因為木結構的建筑、花草園林都被燒毀了,只有西洋的“石頭景”殘留下來,成了今天曝光率最高的西洋樓遺址景區。
圓明園是什么?
是我們的傷痛,世界的遺憾!
責任編輯:黃小群
- 英女子因在母親家車庫前亂停車被罰數萬英鎊 遭遇亂停車怎么辦?2017-04-10
- 北京一女子酒后戲弄流浪漢 并伙同3人將其打死2017-04-10
- 三大運營商齊發力千兆寬帶 業內:國內普及還需數年2017-04-10
- 有機酒在英國增長很快,不過還是個極小的市場2017-04-10
- 英國新規要求收入差異透明化,這能減少職場性別歧視么?2017-04-10
- 英國人快要換新護照了,為了國家身份這件事還吵了一架2017-04-10
- 首家綠色裝配式建筑數字化建造平臺發布 自主研發2017-04-10
- 英國舉行國家賽馬大賽 眾美女氣質出眾爭妍斗艷2017-04-07
- 北大厲害了!新校區開到牛津家門口2017-04-07
- 高科技!英國現無人駕駛巴士2017-04-0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