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雖然最終結果圓滿,但這次“長征五號”首飛任務的過程卻經歷了多次波折,甚至一度面臨發射取消的風險……
管道出故障 發射推遲一小時
11月3日15時,已經加注燃料的“長征五號”從張開的塔架中顯露出來,火箭即將啟程。但這時,所有的現場工作人員得到了一個略顯突然的消息。由于液氧排空管道出現問題,任務指揮部決定,發射時間推遲一個小時。經專家檢查判斷,該故障不影響發射。然而,與接下來的狀況相比,這只能算是個“小插曲”。
火箭“發燒” 發射面臨取消
“長征五號”的低溫發動機是火箭的核心動力系統。由于火箭是一枚“冰箭”,液氫容積很大,發射前需要進行預先冷卻,才能保證平穩發射。然而,就在冷卻的過程中,發動機溫度卻遲遲無法降到起飛要求的標準。火箭如果持續“發燒”,便無法起飛。根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介紹,溫度如果降不下,出于安全考慮,就要將氫泄出,如此一來,火箭就無法發射。“長征五號”發射窗口的后沿是晚8時40分,如果此時還不能解決問題,任務就面臨著取消的危險。
預計點火時間是晚8時40分,處理故障只能爭分奪秒。
好在,在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火箭終于在晚7時30分完成了降溫工作。“退燒”之后,發射時間就被定在了晚8時40分。
在整個過程中,許多工作人員都是站著在發射大廳里工作。而在門外,沒有崗位定位,無法進入的工作人員也在等待著大廳里傳來的消息,這是中國航天發射中已經很難見到的景象。
發射大廳中,許多工作人員都是站著工作。
起飛前1分鐘突然中止發射
“各號注意,兩分鐘準備”,“210擺桿擺開”,“明白”……“長征五號”的發射,看起來就要順利到達點火的關鍵時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離預定點火時間還有一分鐘時,發射大廳里突然聽到了“中止發射”的口令。
發射大廳里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這一系列的事件讓“長征五號”的首飛推遲了三分鐘。在進入負一分鐘準備時,發射口令又再次停止。工作人員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聽到“中止發射”口令,發射大廳里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火箭終起飛 工作人員激動歡呼
一分鐘后,發射大廳再次響起“長征五號”首飛任務01號指揮員胡旭東下達的倒計數口令。經過10秒倒計時后,火箭終于點火起飛。
當發動機燃燒的火焰把整個發射場都照亮時,總設計師李東的臉上終于露出了輕松的笑容。他相信,只要火箭離地,就一定能成功。
20時43分,“長征五號”點火起飛。約30分鐘后,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大廳里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當第1821秒級箭成功分離后,許多人激動地跳了起來,握手、擁抱、鼓掌,彼此拍著肩膀后背、低下頭摘去眼鏡輕拭淚水……
工作人員感言:曲折、驚心、一言難盡
火箭發射成功后,許多工作人員都坦言,這次的發射過程太曲折、太驚心。多年的努力終于成功,這種感覺更是一言難盡。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表示,發射過程真可說是驚心動魄。他參加這個項目十三年,今天只是在這里完成這個項目。實際上,在火箭發射的背后,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也說:“對于我來講喜悅比任何一次任務都要大,過程太過曲折,一言難以盡數。這是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標志,中國航天有了更大的舞臺,我們可以搞空間站,搞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我們進入到世界大火箭的行列了。”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楊虎軍眼圈泛紅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北京電影學院藝考來了!“幕后專業”熱度超表演2017-02-09
- 揭"長征五號"發動機研制過程:兩次爆炸 兩次燒毀2016-11-08
- 一加手機體驗店全部關張幕后:產品單一盈利難2016-08-2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