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童年
盧佳雁的母親也曾感受到經濟大潮的沖擊,不到20歲就走出黑石頭鎮。從縣里到市里,再到深圳、北京,她干過服務生,也做過洗腳小妹。終于,賺到了夢想中的彩色電視機,和許多讓人羨慕的物件。
2006年春節,29歲的她被連連逼問何時結婚,干脆賭氣發誓,這一年一定會把自己嫁出去。安徽阜陽的小伙子趙兵偉就在這時出現在她面前。如今,她只記得那個男的“穿著風衣”,“笑起來很帥”。當年春節,兩人在黑石頭鎮擺了幾桌酒,算是結婚了。
誰也沒想到,后來只是聽說妻子生了個女孩,守在產房外的趙兵偉就表現得“不太高興”。他拒絕探視,并從此消失。
趙兵偉離家之后,佳雁的母親曾發了瘋似的找了三天三夜。但是直到這時她才發現:自己除了兩人打工所在地和家鄉的名字,什么都不知道。
“農村婚戀狀況的變化嚴重影響兒童家庭環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指出,“孩子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在后來被媒體稱為“無媽鄉”的湖南黃荊鄉,青山完小是“失母兒童”最多的學校,校長劉向陽說,他們學校的“失母兒童”最多的時候有83人。孤獨、內向、自卑、沒有安全感,是這些“失母兒童”的共性。
劉向陽曾對媒體稱,這些孩子多數學習成績不好,還有的孩子逃學、甚至破罐子破摔。
沒有母親,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面臨巨大缺失。一項根據《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作出的研究稱,母親外出會使兒童輟學的概率顯著增加13.4%。
教育還只是父母離家后留下的缺口之一。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留下一個又一個空心的村莊。2012年5月6日,江西宜春一家5名留守兒童水塘溺水死亡,全村找不到一個年輕人施救。
2015年6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了《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研究報告》,發現在之前一年,49.2%的留守兒童遭遇過意外傷害,比非留守兒童高7.9個百分點。意外傷害的發生源于留守兒童安全防范意識和知識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監護人履責不到位。
就在調研報告發布前不久,人們在43名母親出走的畢節市七星關區茨竹村的一幢三層小樓,發現了4兄妹農藥中毒,后經搶救無效死亡。而3年前的冬天,也是七星關區,5名男孩在垃圾箱里燒炭取火,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對于4兄妹喝農藥的悲劇,當地許多村民歸結為孩子嚴重缺乏父愛母愛的結果。
“爸爸媽媽要么都不在家,回家碰到一起就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孩子的姨奶奶潘玲曾經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孩子的父親張方其大約10年前開始出門打工,母親漸漸有了外遇,雙方的感情最終在2013年徹底破裂。孩子的母親離家出走,張方其獨自帶著4個孩子生活。
這個家庭并不貧苦。村民說這棟修于2012年的樓房“大概花了十幾萬元”。第一批采訪的記者進入時,在廚房發現了幾條臘肉,還有一個房間的角落里堆著3麻袋玉米,“大概有1000來斤”。
但是,小洋樓里,幾個孩子無依無靠。父親打工整年不歸,他們的母親通過一個上網的老鄉才得知家里的消息,“我覺得像是我家里的事情。”在此之前她已經一年沒有見過4個孩子了。上一次回家,她只停留了一天就離開了。
“這些娃娃的心里話都跟哪個說呢?那么多話還沒說,那么小,就走了,都走了……”潘玲說。
停不下來的腳步
盧佳雁也有許多心里話,好久都沒有跟人訴說了。爸爸出走沒多久,媽媽也離開了家。在大部分時候,盧佳雁都和外婆一起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
趙兵偉的出走,只是這個家庭開始失衡的第一步。沒有了爸爸不僅意味著盧佳雁的童年生活缺少了支撐,更意味著這個家的經濟少了一根重要的支柱。她媽媽不得不出去打工。
盧佳雁和父母的分離只是全國情況的縮影。1984年,國務院《關于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放開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閘口,從那時起,反映城鄉收入差距的城鄉居民收入比就一路擴大。到2015年,中國農村外出民工數量已超過1.6億人。
在葉敬忠看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是經濟力量的一種無聲強制”。原本存在于農村的鄉土社會正在受到商品化的沖擊,“什么東西都要拿錢買,而且很多價格越來越高,使得農民必須有很多現金才能支撐生活。”
盧佳雁所在的畢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國務院確定的連片特困地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據縣政府干部介紹,這里的許多年輕父母婚后回鄉,孩子足歲后又匆匆踏上打工之路。
如今,一些改變正在發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從2010年開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開始超過城市,2014年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首次降至3倍以下,201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從2011年開始,農民工總量持續回落。但是,目前,這些隱藏在數據里的變化,還不足以改變持續了30多年的人口流動大潮。盧佳雁的媽媽也被裹挾其中。
在任何城市,任何時間,媽媽都想著盧佳雁。但母女倆的實際交流并不算頻繁。每隔一段時間,她會和女兒通電話。間隔有時一個月,有時是兩三個月。
葉敬忠曾在河北、寧夏等地對留守孩子進行訪談。他發現,受訪的孩子中88.2%只能通過打電話和父母聯系,其中超過一半通話時間在3分鐘以內,超過六成的聯系頻率在一周或者更長時間以上。
調查還顯示,有24.2%的留守兒童與照顧他們的成人很少或從不聊天。
“近40年來,以經濟快速發展為標志,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最弱小社會群體的兒童,一方面是物質生活水平、受教育的狀況不斷優化;另一方面則是社會生存環境,包括家庭環境持續相對惡化。”陸士楨說。
在邵陽縣黃荊鄉,有媒體探訪時發現一名小學生在作文里寫道“媽媽,自從你離開,我的心里就打了一個結、留了一道痕;我心中的結只有你才打得開,我心中的痕只有你才撫得平。”貴州畢節4兄妹農藥中毒死亡后,人們在田坎鄉小學的留守兒童檔案里,發現兄長張啟剛的“需要關愛內容”一欄明明白白地寫著“情感關愛”。
“要是我能好好開導他們,應該是不會出這種事情,現在我想,我對不起他們,我好想和他們一起走了算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我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事發后,4兄妹母親曾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鄉鎮小學足球隊獲全國亞軍 隊員幾乎全為留守兒童2017-03-31
- 湖南隆回縣13歲留守兒童砍殺7旬老婦 拿走700元被抓獲2017-03-28
- 四川留守兒童足球隊奪全國亞軍超勵志 每天水泥地踢球2017-03-27
- 重慶:男孩自導自演綁架案 只為留住又要離家的爸爸2017-01-19
- 漳州出臺意見:留守兒童監護不力 部門將介入2016-12-28
- 全國留守兒童摸底:部分省份上萬兒童無人監護2016-08-30
- 夫妻帶嬰兒住網吧 離開網吧寶寶卻成留守兒童2016-06-27
- 國家衛計委:留守兒童疑似遭傷害須強制報告2016-05-26
- 7歲留守兒哭嚎:你們不能這樣對我2016-02-1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