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承擔的重負
7年時間里,盧佳雁已經習慣了缺失父母的日子,生活中的許多空白都是靠學校陳老師填充。
在教室之外,盧佳雁每月至少會見到一次陳老師。為了填補留守兒童生活中的空缺,黑石頭鎮要求對每名留守兒童確立1名鎮機關干部、1名教師和1名村干部進行幫扶和聯系,要進行“一月一走訪一輔導”。
在全國范圍內,把這個擔子挑上肩頭的并不只有黑石頭鎮。繼《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今年2月發布之后,截至10月底,已有26個省份出臺實施意見,這些意見大多要求鄉鎮政府、村(居)委會發揮作用。
而在此之前,2013年,教育部、全國婦聯、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關工委5部門就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包括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全面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等等。
在黑石頭鎮,盧佳雁盼望著陳老師每月一次的家訪。每到家訪的日子,她不斷地跑出屋門查看。但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旭東看來,這意味著更多棘手的問題。她發現很多留守兒童有“戀師”的現象,可許多老師很快就調走了。“年輕的老師在鄉村里看不到前途,而且留守兒童給了老師額外的工作,但是待遇沒有提高。”
“有時候我都在想我們的本職工作,究竟是教書,還是照顧留守兒童?” 畢節市一名小學教師張平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山里各戶相距遙遠,他有時候整個周末都在山道上度過。他正帶著畢業班,教學任務繁重,能犧牲的只有私人生活。
即使教師已經在極盡全力,“學校的教育力量有限,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很難做好。”有老師告訴張旭東,好多留守兒童“跟老師說家里有事,跟家里說老師有要求”,實際卻不去上學也不回家,在外游蕩。
為了讓父母回歸家庭,老師會向不知身在何方的父母確認身份信息和打工所在地,規勸他們“孩子需要你們”。
但是很多時候,教師發出詳細又客套的信息后,相隔很久,才能得到父母的回復。通常是“是的,我在某某地,過年回家”,或者更匆忙的版本“我在工地”。
需要家長回來解救的,遠不只是學校的老師。
盧佳雁所處的畢節市,早在2012年5個孩子慘死垃圾箱的新聞發生后,每年就拿出約6000萬元經費,設立留守兒童專項救助基金,采取一對一幫扶措施。作為留守兒童大省,貴州也在2014年4月由省教育廳和省婦聯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及留守兒童管理的通知》,提出在全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立800個標準化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以畢節市素樸鎮為例。根據媒體報道,鎮上總共有1620名留守兒童,108名鎮干部和84名村干部,平均下來每人要負責11名留守兒童。鎮長在去一戶留守兒童家家訪的途中接到孩子的電話,不得不連連保證“爸爸今天一定回去,晚上晚點回去”。
“我們自己的孩子也成了留守兒童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中,經常聽到畢節市的政府工作人員這么自嘲。
但這仍無法阻止留守兒童的極端事件連續發生。“一些父母極不負責任,聽說政府給錢養孩子,直接把孩子往這兒一領,說出了事兒你們負責。”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憤憤地說。這位工作人員還見過許多父母,只負責每個月寄錢回家,“你說,不回家關心孩子,算不算履行了父母義務呢?”
有媒體報道,畢節市黔西縣一名鄉鎮黨委書記曾接到村民電話稱“我要出去打工了,你們把我娃娃看好”。村干部在勸返留守兒童父母回家時,也有家長說,“你們喊我回來,給我多少錢?”
“父母的監管功能是無法替代的。”張旭東對記者表示,“意外傷害這種情況,如果父母在,得到更及時的處理。”而孩子成長過程中“規則意識的培養”,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全國婦聯研究報告顯示,留守兒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在全國的抽樣調查發現,僅36.3%的未成年犯在入監前能和親生父母長期生活,35%的未成年犯認為人生最大幸福是有溫暖的家庭。
2013年,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助理教授張丹丹進入南方沿海某市一所男子監獄調研,發現僅在這所監獄中,不少服刑人員都有留守兒童背景。“他們共同點是情感缺失明顯,特別愛冒險,又缺乏從父母那里得到價值觀塑造的機會。”
“很多地方把父母外出的孩子單獨養了起來,政府做多了家長就會退卻。政府應該提供條件,提供幫扶措施,保障家長依法履職。”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主任科員林依帆說,“政府難以承擔和應對所有的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這種工作對象是專業化多元化,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在黑石頭鎮,起訴盧佳雁的父親,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針對父母多年外出打工,孩子長期缺乏家庭溫情的留守兒童,畢節市采取了勸返其家長回鄉創業就業的措施。祿登敏也曾是被勸返對象之一。她“想回來卻沒法回來”——生計怎么辦?
接近2015年春節,黑石頭鎮領導班子開會,有人又提起了盧佳雁母女倆——她們一直是重點關注對象。
“能不能把這個父親找回來?不能只生不養啊。”
艱難的訴訟
起訴盧佳雁的父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第一步就是將法院傳票送到消失已久的趙兵偉手中。
為此,黑石頭鎮民事法庭的法官老章和兩個同事輪流開了三天車才到達趙兵偉的戶籍所在地安徽省阜陽市。陌生的街市和黑石頭鎮的街道差別并不大。許多商鋪還沒開門,顯得更加蕭條。
趙家的鐵門上鎖,鎖孔已經有銹了。透過鐵門,老章看見一顆大石榴樹,似乎已經枯死了,葉子掉落一地,沒人打掃。
村頭的早點攤主告訴他們:姓趙的那家全家都出去打工了。后來,蓋著公章的法院傳票,被牢牢粘在了鐵門上。
在訴訟中,這還不是老章面臨的全部困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一般法定代理人,都由父母擔任。在老章看來,當“留守兒童”需要起訴父母履行義務時,事情變得麻煩了。因為被告席上和原告席上很可能是同樣兩個人。后來,在實際起訴中,黑石鎮的法律服務所的一位工作人員作為盧佳雁的代理人,出現在法庭原告席上。
“就是為了實驗這條路是不是走得通。”老章說。案件開始審理前,老章就料到這起案子有多復雜。“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在基層干了大半輩子的法律人明白這道理。可是他將這次訴訟看作一個試驗,如果法律追責行得通,那么受益的不只是盧佳雁一個孩子。
不止老章一個人把法律訴訟看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出路。免費午餐基金會副秘書長,執業律師胡益華也曾呼吁“不履行監護權,本就應該入刑的。”
他提出在法律上增設危害兒童安全罪。“道德是靠不住的,這是人性的本質,所以要法律”。
2016年兒童節,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留守兒童權益保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發布了“留守兒童及其權益保護的公眾認知與態度”的網絡調查,其中94%認為“必要”和“非常必要”制定專門的兒童福利法。
2015年兩會期間,政協常委朱永新提交了《關于保障兒童親子團聚權,根治留守兒童問題》的提案。建議國家立法機關對現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統籌協調,增加親子團聚權的相關條文,制定補充性規定或司法解釋。
“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心里并沒有兒童權利這個概念,也沒有真正把兒童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尊重。”在接受采訪時,朱永新說。在他看來,監護人問題應當引起社會大眾的足夠重視,當父母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責任,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并且受到社會的譴責,同時應該及時更換監護人。
其實,相關的法律措施在國際上已經有先例。在美國,12歲以下幼兒獨處,監護人將被以危害兒童安全罪起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未成年人保護法則詳細規定了不同年齡段兒童可以獨處的時間。
“當父母侵犯兒童權益時候,國家有權干預家庭。”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喬東平說。
文明的標尺
在畢節市威寧縣黑石頭鎮的民事法庭的國徽下,法官最后宣判,趙兵偉應一次性支付盧佳雁撫養費29851.25元。而原告則需要支付案件受理的費用,一共25元。
趙兵偉始終沒有聯系上。老章申請了民事案件的法院強制執行。作為被申請執行人,趙兵偉在“執行通知履行義務”,即交付撫養費前,身份證名下的財產會被凍結,也無法順利購買高鐵票。
聽到這個結果,盧佳雁母親的淚水止不住流下。她“想起這幾年受過的苦”,覺得感激,又有某種塵埃落定的感慨。
在當地政府的勸說下,盧佳雁的媽媽終于回到了縣里,離孩子近一點兒。一份報告顯示,黑石頭鎮政府“勸返”了50戶外出務工人員,并為其中的40人找到了近處的工作。
但是,不是所有留守兒童都可以如此“幸運”。黑石頭鎮的另一戶農家里,留守的姐弟也終于和母親團聚。父親的工資暫時能支持家庭支出,但母親也表示,隨著孩子長大,學費和生活費的支出都在增加,她不得不在這個春節后就返城。
在畢節在七星關區,一個新的工業園區已經落成,但是這片廠房整齊的園區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處境。對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術工人,位于中部欠發達地區的廠商無法開出能與沿海城市廠家比肩的誘人薪資。而市內大量文化程度低、技術水平低的工人,廠商又不需要。
后來,正是在這個區,留守四兄妹深夜服農藥身亡。
“如果我們經濟發展是以犧牲一代人的代價進行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有何意義?我們都說少年強,祖國強,這一代留守兒童從小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關愛,也不知道怎么給予別人關愛,我們談何國家的未來和祖國的希望?”林依帆說。
隨著母親的回歸,盧佳雁終于嘗到了被捧在手心寵愛的感覺。她翻看母親過去的照片,連連稱贊,還要揚著小手指揮母親著裝,撫摸著她發梢廉價的纖維頭花。
母親努力的平衡生計和女兒的需求。只是對于對于女兒生活的細節,她仍然陌生,甚至有些拘謹。
她記得孩子好像喜歡看《新聞聯播》,小朋友則吐吐舌頭表示動畫片才是最愛。
至于孩子的教育,她除了叮囑“好好學習”以外,也不能再給出其他意見了。“我自己小學畢業,不懂啊。”她連連擺手。
“我只希望她別像我。”她摸了摸女兒的頭。
(文中部分人物名字為化名)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鄉鎮小學足球隊獲全國亞軍 隊員幾乎全為留守兒童2017-03-31
- 湖南隆回縣13歲留守兒童砍殺7旬老婦 拿走700元被抓獲2017-03-28
- 四川留守兒童足球隊奪全國亞軍超勵志 每天水泥地踢球2017-03-27
- 重慶:男孩自導自演綁架案 只為留住又要離家的爸爸2017-01-19
- 漳州出臺意見:留守兒童監護不力 部門將介入2016-12-28
- 全國留守兒童摸底:部分省份上萬兒童無人監護2016-08-30
- 夫妻帶嬰兒住網吧 離開網吧寶寶卻成留守兒童2016-06-27
- 國家衛計委:留守兒童疑似遭傷害須強制報告2016-05-26
- 7歲留守兒哭嚎:你們不能這樣對我2016-02-1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