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表社論,題目是《藥價近50%是回扣,這回扣里有多少“看不起病”的血與淚?》
評論稱,部分醫生收受藥價回扣,已不是什么新聞;收受回扣比例不低,也難言新奇。可新奇的是,報道中那些醫生能拿到高額的藥價回扣,竟是因為這些藥品在地方的藥品采購目錄里,中標價已是市場的幾倍十幾倍甚至更高。若沒有虛假的高中標價,這么瘋狂的藥價高回扣恐怕難有騰挪空間。
這讓人驚愕:原本作為降低藥價利器的地方藥品招標采購,卻變成有些醫院、醫生藥品收取高回扣的工具,這是怎樣的扭曲與畸形?
評論指出,要遏止藥價高回扣問題,固然對醫藥代表、收受回扣的醫生等按行賄受賄罪等依法處理。但就央視曝光的情況看,根本上還是要拿虛高藥價招標開刀。這或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建立招標藥品價格的嚴格比對機制。時下很多地方的藥品集中招標,屢屢成為虛高藥價的“集散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必要的市場價格比對機制:掩耳盜鈴般地發布一個招標公告,吸引或邀請一些人參與招標,美其名曰競價中標,卻單看所謂的初始報價和最終的中標價,就認為這就是最低最優價,很難有效地與市場同類同種藥價結合。因此遏止虛高藥品招標,要建立明確的藥品市場比對方式方法。
其次,健全藥品招標尤其是中標藥品信息透明機制。嚴格實施“互聯網+藥品招標價”模式,地方必須把藥品招標中標藥品的價格在互聯網公布,不但讓組織招標者切實履職履責,發揮藥品價格的事前事中監督作用,也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和網絡的事后監督作用,讓藥品招標黑幕無處藏身。
還有,建立虛高招標藥價社會舉報和獎勵機制。對于網絡公布的虛高中標藥價或實際中發現的虛高中標藥價,要明確豐厚的舉報獎勵制度,如按中標價與市場差價的一定比例,對舉報且經調查屬實的舉報者給予及時有效的獎勵。對因此帶給患者的損失,由招標組織的責任者或單位等擔負補償,增加失職失責者的違規成本。
完善藥品招標倒追嚴懲機制,也不可或缺。對于地方集中招標采購的虛高價格藥品,相關的組織招標者必須及時有效和合理說明高價中標的原因;若不能夠及時有效說明或不說明,就該倒查,有問題的,按失職瀆職等追責。
醫生藥品收受高回扣,損害了患者利益,更讓“藥品零加成”對患者家庭負擔減輕的醫改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本來破除“以藥養醫”是好事,可若虛高招標下的高回扣成為通行“潛規則”,那明面上的“零加成”還會通過暗地里的“高回扣”方式得以“找補”。
藥價近半成回扣,不但是醫德問題、腐敗問題、涉嫌違法問題,更是對醫療領域改革順利開展的掣肘,性質不可謂不嚴重。對有關方面而言,也該叫人痛下決心,拿虛高招標“開刀”,對藥品招標采購機制多些約束,讓其切實發揮降藥價的作用,而不是削減醫改效果。
責任編輯:林晗枝
- 特朗普敦促藥企降價 稱美國藥價高2017-02-01
- 媒體調查揭露藥品回扣的內幕 藥價虛高原因曝光2017-01-05
- 曝藥價近50%是回扣 有多少“看不起病”的血與淚2016-12-25
- 藥價暴漲高管狂賺 美“官二代”公司激民憤2016-08-26
- 降藥價不一定能破除以藥養醫2016-08-04
- 解密國家藥品談判機制:藥價是怎么降下來的?2016-05-2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