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資料圖)
董明珠言論再惹爭議。近期,在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節目中,一向言談犀利的董明珠再度一語驚人,稱90后不愿意去實體經濟工作,喜歡開網店,“這一代人對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是有隱患的,不僅僅是網店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沖擊,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沖擊。”
前幾日,作為傳統企業家標桿的曹德旺指出實體經濟面臨高賦稅,引發社會輿論的廣泛共鳴,當下董明珠拋出“90后開網店是國家經濟隱患”的論點,卻并不容易為社會輿論所理解。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人物,盡管董明珠多發驚人之語,但其力挺我國實體經濟的初心是可以肯定的。不過也應該看到,不管是批評90后喜歡開網店,還是將電商等互聯網商業模式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否認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緊密關聯,都是明顯不客觀的。
而遺憾的是,不僅是董明珠,在《對話》節目中的宗慶后也對互聯網商業模式頗有微詞,稱馬云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如此感情化的用語,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傳統企業家與新經濟的隔閡之深。
就董明珠的言論而言,須知,“90后不愿意去實體經濟工作”這一現象可能是存在的,但這一現象更多的是實體經濟不振等諸多原因共振的結果,而非原因。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之所以日益逼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不能滿足社會的高端消費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房租、稅費、人工成本高企。即便是人工成本高企這個因素,也不是年輕人所決定的,事實上,恰恰是企業盈利能力不足,造成了實體經濟承載就業的能力被弱化,換句話說,在較大的生存壓力下,大部分的年輕人是被實體經濟擠出的,而不是他們的就業選擇沖擊了實體經濟。
至于電商等互聯網商業模式沖擊實體經濟的說法,更是皮相之談。“互聯網沖擊實體經濟”一說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沒有互聯網,實體經濟會更好,這顯然不符合事實。事實是,由于市場化改革不充分、體制對經濟的約束過多,我國固有的經濟格局長期難以突破,而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帶來了打破僵局、提升效率的歷史性機會,同時也為年輕人創造了大量的創業和就業的機會。更需要明確的是,互聯網本身不生產產品,其長期機會在于與實體經濟融合,改造傳統制造業和商業模式效率低下的局面,而且需要看到,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互動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如果不主動發展、如果不謀求或倒逼傳統產業的改造,單純依靠實體經濟自身主動謀求轉型是極其不現實的。
客觀而言,中國實體經濟能否成功轉型、實現復興,主要在于能否推動經濟的結構性和市場化改革,解決資源錯配的問題,而不是將板子隨意打在90后的就業選擇和互聯網商業模式上。即便當下互聯網行業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過熱,導致勞動力、資金等資源或多或少地向虛擬經濟傾斜,進而“沖擊”了實體經濟,那么也不容否認,這一問題的解決只能通過上述改革實現,而簡單指責且無視新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貢獻,都是失之偏頗的。
準確地說,中國經濟當下所處的增長換擋期,同時也是一個“虛實再平衡”的發展階段。在實體經濟疲弱局面短時間內難有很大改觀的現狀下,互聯網新經濟的較快發展,及其在促進就業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對于確保中國經濟換擋期的穩定增長至關重要,對實體經濟轉型的貢獻及助推作用也不容抹殺。至于90后及年輕人才,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資源,是更多地流向互聯網,還是流向實體經濟,最終只能取決于市場,取決于哪一方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
(作者系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責任編輯:肖舒
- 董明珠以“人民的名義”造新能源汽車 要造世界最好10年不用換電池2017-04-10
- 馬云實力獻唱京劇樣板戲《紅燈記》選段2017-04-10
- 實力裝逼!馬云:我本來想和王健林賭一塊錢 結果他說賭一個億2017-04-10
- 霸氣!董明珠當場數小米用戶數量給雷軍難堪 2017-04-10
- 董明珠舉債投資珠海銀隆2017-04-10
- 高曉松曬步數:買菜遛狗發呆也能贏馬云2017-04-10
- 揭秘馬云、王健林、史玉柱與趙薇私下關系 出人意料2017-04-07
- “你竟敢打我格力員工”,董明珠發飆:非把你廢掉不可!2017-04-06
- 馬云同學照曝光:10年時間,地位完全不同(圖)2017-04-05
- 72歲宗慶后獨自候機坐經濟艙 你有什么資格不努力2017-04-0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快遞小哥撿到500萬是怎么回事?錢被誰領走?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