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好不容易學會用智能手機,春節加了女兒的微信,沒想到她把我屏蔽了,想想也挺難受的。”2月8日,家住寧波市西門街道的劉阿姨向記者吐槽,女兒的朋友圈,連做美甲的小妹都能看,卻把親媽屏蔽了。

      記者做了個小調查,發現朋友圈內容對父母完全開放的子女不到四成。

      通過朋友圈了解子女日常生活,是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主要動力

      劉阿姨是記者在去年一次采訪中認識的。西門街道舉辦4期老年人智能手機培訓班,期期爆滿。和很多街坊一樣,劉阿姨來學有兩個目的:跟上時代,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

      春節,劉阿姨興致勃勃地拿出新買的智能手機,要和女兒“掃一掃”,女兒、女婿都爽快地互加了微信,還建了個家庭群。

      那天我很晚才睡,一條條地看女兒的朋友圈,很過癮。”劉阿姨說,女兒在上海工作、成家后和父母聚少離多,好在朋友圈內容挺多,每天都有幾條,一條條看下來,跟陪著女兒過日子一樣。

      正月初五,女兒離家,劉阿姨安慰自己:有了朋友圈,還是可以了解她的生活。“我知道上班第一天老板給她發了300元紅包,替她高興,留言讓她好好工作;她買了兩支口紅,我說不要浪費,還有100多萬房貸要還;她說去看電影,我說要多在家陪孩子,不能扔給保姆……”

      2月7日,劉阿姨吃過早飯想刷女兒朋友圈,發現看不了了。她開始以為手機壞了,但點開朋友圈的其他人,內容都可以看到。

      她挨到午飯時間,給女兒打電話問是什么原因,她爽快承認:“我把你屏蔽了,我們以后還是打電話吧。”

      劉阿姨說,經過老伴協調,女兒又對自己開放了朋友圈,但內容明顯少了。

      培訓班負責教學的義工劉建英說,因為想親近子女的生活,老人最關心“微信朋友圈”的功能,這是老人學智能手機的一個主要動力。經過培訓,每個人有了自己的賬號,學會了基本的功能。

      和劉阿姨的女兒一樣,在寧波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許小姐在加父母微信一段時間后也把他們“拉黑”了。

      許小姐的父母在湖南,她自己在寧波生活。“我養了狗,在朋友圈里經常發,可父母很反對,每次都長篇留言說臟,讓我遺棄。春節前狗生病了,我急得不行,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其他朋友都安慰我,幫忙想辦法,父母卻留言說本來就不該養,現在生病了,趕緊扔掉。”許小姐說,類似事情不勝枚舉,“說一句失眠,父母說想太多,一通說教;發個新買的口紅,又說浪費……最后我發現,發啥都不對,他們還在用管孩子的思維管我。春節回家,我就跟他們說,工作時間不能用微信,以后有事還是電話、短信聯系,就把他們‘拉黑’了。”

      做晚會主持人的“苗苗”在加父母微信一周后也“拉黑”了他們。“

      我主要發自拍,下面都是點贊的。只有老爸留言:你這還是我女兒嗎?臉怎么跟蛇精一樣?這么冷穿短裙冷不冷?”

      小調查:朋友圈內容對父母完全開放的不到四成

      昨天,記者做了個小調查。

      48個調查對象年齡都不到40歲,有45人加父母一方或雙方的微信,其中6人已“拉黑”父母。

      除了“拉黑”父母的6人,39人中有6人選擇“不讓父母看我的朋友圈”;18人稱朋友圈內容對父母完全開放;15人稱內容分組管理,有些對父母屏蔽。

      朋友圈內容,為什么對父母屏蔽或分組可見呢?

      梳理調查對象意見,首先是父母過度關心,給子女造成困擾。

      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張先生說:“我們平時不和父母一起生活,完全理解父母通過朋友圈了解子女生活的心情,可過度關心就成了困擾。去年夏天兒子得手足口病,我發了條朋友圈,我媽看到后,打了很多電話給我、老婆、丈母娘,說要買機票來寧波。還告訴了她幾個姐妹,幾個姨媽每天電話來問。雖然出于關心,但不斷重復孩子的情況,也挺困擾。”

      在廣告公司工作的薛小姐說:“我單身,朋友圈里幾乎發任何內容,媽都會長篇說教,讓我去認識男友,早點嫁了生孩子。”

      其次,是怕父母擔心。內容對父母分組管理的15人,基本都提到“父母可能擔心或嘮叨的內容,一般屏蔽”。特別是自己或子女生病、工作不如意、和伴侶爭執這三類,幾乎都選擇“不讓父母看到”。

      語言習慣、生活習慣等不同也是屏蔽父母的一個原因。在媒體工作的徐小姐說,自己發了張圖片,感慨“閃瞎我的鈦合金狗眼”,本來是網絡用語,表示震驚,“我爸打來電話把我說了一頓,說好好的人眼怎么變狗眼了,最后上升到我不自愛的高度。”

      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朋友圈內容對父母屏蔽或分組管理也可以理解,是普遍現象,父母完全不必失落。”寧波人和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虞蓉蓉說,知識背景、語言習慣、生活方式、年齡等都會影響人際溝通效果,父母讀取的微信內容可能和子女想表達的不一樣,違背了溝通的初衷。很多子女在發父母可能擔心的內容時屏蔽,恰恰說明對父母的孝順,對父母報喜不報憂也是很多子女的習慣。

      她說,每個人對朋友圈的定位不一樣,有的是職場形象管理,有的是生活日常記錄,有些的確不適合父母作為受眾。而且,發朋友圈的初衷多是希望從別人那里得到共鳴、支持、贊同,如果認為父母會誤會、發酵錯誤信息,屏蔽可能更合適。

      虞蓉蓉建議父母對子女的朋友圈不要過度熱情,尤其是對成年子女不要過多說教、指責,只作為了解他們日常生活、想法的渠道就夠了,“但子女也要注意,別讓朋友圈成為父母了解你的唯一渠道,如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多帶孩子看望老人。”

      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說,越是親密關系,如子女和父母之間,越不能太依賴網絡交流,“隔空的一句問候遠不如面對面的關切,每天在微信里祝福媽媽,不如有空回家陪媽媽吃頓飯。陪伴在父母身邊,有溫度、有表情地交流,對父母來說是不可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www.亚洲色图.com|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