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不夠彩禮,只能打光棍”
“一些女孩家庭很現實,男方沒房子沒車子,掙不夠彩禮錢,也借不過來,只能打光棍。”湯陰縣付道鎮一名村民說,越是貧困的農村地區,彩禮越是要價高昂,“很多男孩的父母提起來都感到很頭疼,真是娶不起,許多家庭原本就貧困,彩禮更讓全家不堪重負”。
鄭報融媒記者在豫北的林州市、內黃縣、安陽縣等鄉村走訪時了解到,春節前后,外出打工的小伙、姑娘都返鄉,成了相親的好時候。不少父母都忙著給適齡的孩子訂婚、辦事。不過,原本是喜慶的好事,彩禮卻成了一個“攔路虎”,成了不能承受、難以言說的痛楚。
家住安陽縣北郭鄉龍鳳村的村民樊東強(化名)表示,在附近的村莊,一般的彩禮都是8萬塊錢左右。“農家家里的男孩,不上學的,一般16歲定親,18歲結婚。20歲靠上就屬于年齡大些了,如果不結婚,就不太好找了。”他說,媒人很現實,會問有房有車沒有。“如果靠近縣城,得在縣城買套房子,如果遠了,那就必須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他說,前不久在安陽縣呂村鎮南呂村,有一戶人家娶親,訂婚的彩禮錢就給了女方家6萬塊,訂婚的宴席擺了30多桌,花了萬把塊錢。結婚前,掏了10多萬塊錢買了一輛轎車,彩禮又給了女方家10萬塊錢。“他們給孩子結婚這個事兒,前后花了三四十萬塊錢。”
樊東強介紹,在安陽縣東部的很多村莊,結婚的花錢項目五花八門。“女方給男方父母見面時得有見面禮,以前很便宜,百里挑一,最多千里挑一。現在不行了,見面禮翻了多少倍了,得萬里挑一,你要是給少了,女方家不愿意。”他說,男孩去女方家也有講究,禮品必須帶“8”,“8件白酒,8條香煙,8箱核桃露,8箱水果等,面包車都會裝滿了”。
“我們這一片,訂婚一般來說都是3萬塊錢,這些錢不能算在彩禮之內。另外算的。”樊東強說,雙方定親之后,結婚之前,逢年過節來回走動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結婚前,“三金”必須有的,即金耳墜、金戒指、金項鏈,再加上拍婚紗照等,沒有二三十萬下不來。
附近一名村民表示,他們村有個女孩不滿15歲,但是婚禮都辦過了,已出嫁了。“定親時男方家里給了女方家3萬,結婚彩禮又給了16萬,然后小兩口就辦事了。”他們說,如果你拿不出彩禮錢,也沒房沒車,那就很難找到對象了,“村里三四十歲的光棍漢多了”。
無證駕駛去相親肇事求頂包
“現在安陽縣呂村、瓦店、永和、崔家橋等鄉鎮村莊,結婚前女方都會要求有車。家長也會遷就孩子,在訂婚前后,不少青年會選擇駕駛家里給其結婚買的新車。但由于未滿18歲,無法辦理駕駛證,因此就出過不少問題。”安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一中隊中隊長程濤表示,一旦男孩發生交通事故,因無證或酒后駕駛,就容易出現事故。
1月16日,在安陽縣北郭鄉一個村莊,男孩王東東(化名)就是借了一輛轎車去相親,傍晚回來路上,不慎與另一輛轎車發生了激烈碰撞,造成對方車內的一名老太太身亡。原本對方的轎車負主要責任,但因為他無證駕駛,肇事后找父親頂包并被民警識破。于是,王東東就成了主要責任。“雙方經過協商,王東東父親給了死者家屬將近20萬。” 程濤表示,這些錢原本是王東東父母積攢下來給兒子籌辦婚事的,“現在出了事全賠給人家了,還要追究王東東的刑事責任,他的父母都非常沮喪,多次當面失聲痛哭。”
而另一起案件也是類似情況。程濤介紹,去年1月9日凌晨1點多,一名40多歲的男性村民蔡某自稱被迎面車輛的大燈閃得眼花,不慎將車撞向辛村集南頭路邊電線桿。他們經過認真調查,車體受損嚴重,司機沒有受傷,發現了蛛絲馬跡后,在民警的一再追問下,蔡某開始神色慌張,但一直堅稱是自己駕車撞了電線桿。
當日清晨,蔡某的兒子蔡某某慌忙跑來承認自己無證肇事逃逸、找來父親頂包的事實。蔡某某交代,他沒有駕駛證。因為第二天定親,1月8日晚,他請了女友和朋友在KTV慶祝,23時許,喝酒后的蔡某某開車帶女友和朋友回家,在辛村集南頭拐彎沒拐好,撞上了路邊的電線桿。蔡某某因無證酒駕肇事逃逸被警方依法處以行政處罰。
“為了給孩子娶媳婦,家里給買輛車,這對小青年來說未必是好事。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無視交通法規,嚴重威脅到生命財產安全。更有甚者在事故發生后,心存僥幸,讓家人朋友前來頂包。”程濤表示,他們每年都會接到類似的事故十多起,令人痛心。
程濤表示,在不少農村地區,由于“彩禮”及車輛嚴重超出老百姓所能承受的經濟范圍,已成為一個非常沉重的社會問題,不少農民因彩禮返貧。“一些家庭婚前貸款買車,婚后因負擔重再賣掉也不少見。買車,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成為家庭負擔。”他說。
“攀比之風加劇了彩禮的瘋漲”
去年,微信朋友圈里流傳著“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三斤三兩”……這樣的天價彩禮現象,令人瞠目結舌。在不少地區的家庭,舉債結婚,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常事。“現在結婚的彩禮是噌噌噌往上漲,一家比一家多,讓我們真是欲哭無淚。”一名村民說。
那么,如此飛漲的天價彩禮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于彩禮,我們又該如何看待?2月12日,鄭報融媒記者采訪了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楊少偉。他表示,越來越高的彩禮掏空了不少貧困家庭多年的積蓄,有一首打油詩表達了很多家庭的不滿:“好不容易攢點錢,娶個媳婦全抖完。一次花了幾十萬,酸甜苦辣真難言,外債不知何時還。”
他說,天價彩禮在多地頻發,一大原因就是在農村地區性別的失衡,農村長期存在重男輕女現象,導致了男多女少,競爭之下,使彩禮價格不斷上升。而攀比之風盛行也加劇了彩禮的瘋漲。彩禮原本是一種婚姻習俗,而現在變了味,彩禮高低成為比較女孩是否優秀的標準,甚至一些家長視為斂財工具。同時,比較高的離婚率使不少人對婚姻存在不安全感,也促使索取較高的彩禮,“即使哪一天婚姻破裂了,過不下去了,至少也算是一種物質補償”。
楊少偉表示:“當下的天價彩禮陷入了怪圈,異化了鄉風民俗,腐蝕了原本質樸的民風。可以看出,很多人都是在被惡風惡俗推著走,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方,陷入惡性循環無法自拔。如果你到農村尤其是貧困的農村,就會聽到很多呼聲,很多農民都想改變這一惡俗。”
出臺“指導價”向天價彩禮開戰
“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彩禮高了不好,但人家都這樣了,咱們不這樣就沒面子。現在有了規定,彩禮多少,酒席辦多少桌,都有標準了。省下來不少,新事簡辦很好。”湯陰縣韓莊鎮大黃村村民秦來慶表示,他剛給兒子辦完婚禮,逢人便夸喜事新辦就是好。
秦來慶所指的規定就是湯陰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在1月26日聯合印發的《在全縣范圍內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的意見》。湯陰縣文明辦副主任李廣復告訴鄭報融媒記者,此舉目的就是要堅決遏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移風易俗,倡樹新風,淳民風、正村風、美家風,引導廣大群眾逐步形成共識并轉化為自覺行動。
記者看到,該文件指出:實施“婚喪新辦”倡導計劃,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宜不辦”的新風,婚事彩禮總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迎親車輛不超過8輛,喜宴最高不超過15桌120人,用酒每瓶不超過30元。
李廣復介紹,通過村民自主商議,每個村都制定了村規民約,并成立紅白理事會,把有威望、公道正派、熱心服務群眾的老黨員等選入紅白理事會,發揮他們熟悉民情的優勢,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目前,全縣298個村全部建立了紅白理事會。
2月8日,湯陰縣任固鎮岳北村就出現了一例典型。前些天,臧希文的女兒出嫁,未向男方索要彩禮錢、車、房等,還為女兒陪送2萬元嫁妝,且婚禮上程序從簡。臧希文零彩禮嫁女兒的做法在當地成為美談,鎮領導為臧希文頒發了“移風易俗文明戶”獎牌。
事實上,不僅湯陰縣出臺了新規。去年12月27日,濮陽臺前縣下發文件,對紅白事標準進行了明確要求,要求禮錢總數控制在6萬元內,給出了“指導價”,令人叫好點贊。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張偉表示,湯陰、臺前等地彩禮給出“指導價”的做法值得推廣。“盡管當下僅有個別地區出臺相關新規,但很應該重視和肯定,希望能在全國落地生根。從長遠來看,那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婚姻陋俗必然被文明、節儉的新風尚所取代。”
責任編輯:肖舒
- 娶妻難!2017年農村彩禮:甘肅娶妻60萬 湖北18金2017-04-11
- 洞房花燭夜 新娘前任站樓下持喇叭大喊還錢2017-03-23
- 中國彩禮地圖:山村高城郊低 長江流域存在“零禮金”2017-02-20
- 新郎新婚夜殺新娘 因11萬元彩禮起爭執引發悲慘血案2017-02-13
- 洞房夜新娘被新郎錘殺 高額彩禮引禍端?農村彩禮不到30年翻了幾百倍2017-01-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