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的租賃非常方便,用戶用手機掃碼即可借車。 /晨報記者 殷立勤
見習記者 胡 迎 吳正彬
繼共享單車火爆大街小巷之后,共享汽車也在上海、北京等十余個城市興起。
近期,晨報針對共享汽車網點太少、APP異常、吃了罰單誰負責等問題進行了報道。昨日,記者再次體驗共享汽車時,發現在用戶信息認證等方面也存在著許多隱患,更有一些網約車司機“炫耀”,利用共享汽車接單賺錢。
還有讀者爆料,去年年底,在太倉甚至發生了小學生駕駛共享汽車上路后撞死人的慘劇。據悉,共享汽車的投放規模還將不斷擴大,安全、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也將隨之而來。
男孩駕共享汽車釀慘劇
據太倉當地媒體報道,去年12月19日18時許,太倉長征醫院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路人被汽車撞飛,隨后車主逃逸,傷者小陳經搶救無效死亡。警方調查后發現,駕車撞人后逃逸的司機竟然只是個小學生。
據悉,慘劇發生在小陳下班的途中,事發前因為人行道上有樹枝掉落,擋住了去路,小陳便走向非機動車道,慘禍就在此時發生:他被撞飛后彈到了一棵樹上,又跌落在地。肇事的是一輛銀灰色寶馬之諾轎車,撞人后沒有停下,而是直接離去。
根據附近路段的監控視頻,警方發現了肇事車輛的蹤跡,監控顯示,車的右側后視鏡和引擎蓋都有損壞,前擋風玻璃也有刮痕,坐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是兩個年齡差不多的男孩。之后,警方在一個共享汽車的租賃網點找到了肇事車輛,工作人員非常吃驚,查詢記錄后發現,當天并沒有人租用這輛車。找到肇事司機明明后,更讓警方非常震驚,他只是一個11歲的男孩,在太倉某小學讀五年級。
警方調查后發現,事發時車速并不是很快,但由于男孩身高不夠,不能正常踩剎車、轉動方向盤,視線也受影響,加上對車輛的感知能力差,導致他撞人時“以為撞到的是樹枝”。
車輛異常情況未及時處理
警方調查發現,明明開車上路不過15分鐘,就發生了事故。但在肇事前,無論是起步、轉彎還是超車,看上去都很熟練。據了解,明明父母沒有駕照,也不會開車,但明明對汽車非常著迷,他從網上了解到汽車的資料,甚至自己偷偷開車上路。這事他的父母也知道,但他們只是勸告,并未嚴厲禁止。
昨日,記者采訪了涉事共享汽車租賃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承認,公司在運營和監控方面確實存在著一定責任。據介紹,涉事車輛是在上海某網點被人為破壞后,開至太倉一網點并丟棄。而在事故發生前,該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監控到該車輛的異常情況,但并未及時處理,所以造成明明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打開車門,“根據監控錄像,男孩前后一共開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停車場內開,第二次上道路行駛,釀成慘劇。”
用他人賬號也能輕松開走
雖然,發生在太倉的這一交通事故只是偶然事件,但也足以使得各家共享汽車公司警醒。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靜安區大悅城購物中心,看到廣場上以及附近的停車場里都停著一些共享汽車。記者打開了對應的手機APP,用朋友的賬號解鎖了一輛共享汽車,并且成功發動了車輛。記者發現,共享汽車內部跟普通車輛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有一把車鑰匙鎖在方向盤上,并沒有特殊的設備,根本無從識別駕駛汽車的到底是不是注冊用戶本人。也就是說,只要有一部手機,再加上一個注冊成功的賬號,不管是誰都可以開走共享汽車。
一家共享汽車的工作人員表示,關于駕駛者的信息確認確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也有過很多的討論,例如在每一輛車內添置攝像頭,通過人臉識別進行確認。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存在諸多困難,比如安裝了攝像頭,首先會影響用戶體驗,用戶可能會有一種被監控的感覺,另外,在政策指導方面,也還處于空白地帶,如果有關政策明確要求需要通過指紋、人臉等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那么推進下去,用戶可能會更加理解和接受。”
責任編輯:肖舒
- 共享汽車走到十字路口:基礎薄弱 參與者認可度低2017-11-09
- 江蘇為中小學生減負 不得將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2017-10-24
- 泉州首例共享汽車肇事案:租車司機賠6萬元2017-10-10
- 年內投放千輛新車 福州共享汽車行業進入拼服務時代2017-09-27
- 江蘇高院回應“二手蘋果手機拍出27萬”:悔拍要補齊差價2017-09-13
- 江蘇“最牛幼兒園”造價高達1600多億?官方回應2017-09-13
- 沈陽:女司機午夜撞死人后逃逸再撞護欄 去喝酒“壓驚”2017-08-17
- 2017兩岸臺胞中小學生“放飛夢想”夏令營在江蘇舉行2017-08-17
- 新規來了!兩部門出臺意見鼓勵共享汽車發展2017-08-08
- 男子駕車撞死七旬老婦后逃逸 沉車水庫仍難逃法網2017-08-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