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小健,才16歲,是名初中生。但是,生命之花已開始凋謝,“兇手”不是腫瘤,也不是車禍等意外傷,而是我們熟知的糖尿病。
△ 小健抽出的血為紅白混合物,沉淀后浮在上面的脂類物質占一半。
這背后的推手,竟是父母毫無原則的溺愛。
16歲少年身患糖尿病
父母為討好兒子打胰島素 任由他吃喝
小健原本白白胖胖蠻精神,打小開始,雖然家里經濟狀況并不十分好,但父母傾其所能,有求必應。
3年前,父母發現他胃口挺大的,人卻明顯消瘦。同時,還比以前更愛喝水,尿也多。一番勸說,小健終于拉著臉勉強去醫院做檢查,沒想到,竟查出患上糖尿病,而且是Ⅰ型。這意味著,每天要注射胰島素,這對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從那以后,原本活潑開朗愛運動的小健變得憔悴,無精打采。情緒也變得很差,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而父母卻像做錯了事一樣,千方百計賠笑臉,唯恐兒子一不高興就拒絕打胰島素。
小健的叔叔搖著頭說,“我哥嫂很寵這個孩子,已到毫無原則的地步。Ⅰ型糖尿病即使每天按時注射胰島素,飲食還是要控制。小健卻嚷著,不讓敞開了吃就不打胰島素。對于這種無理取鬧,哥嫂也作退讓。”
依然不肯打胰島素 父母找來中藥偏方代替
這幾年,小健血糖(空腹)控制得并不好,一直徘徊在10mmol/L以上(正常值上限為6.3mmol/L)。
去年年底,小健又不愿意打胰島素了,父母竟然再次妥協,不知道哪兒弄來的偏方,停了胰島素,讓他改服中藥。
“患者半個月前被送到我們醫院,當晚就發生險情,呼吸心跳驟停,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搶救,幾分鐘后恢復自主心跳。”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美齊說,
“聽患者父母講,大約3個月前,給患者改吃中藥,并一點點減少胰島素注射次數及劑量,最終完全停了胰島素。”張美齊分析,“可能是胰島素劑量慢慢減少,給了患者父母假象,以為是中藥在起作用。我們請了相關專家會診,都認為其父母提供的偏方,對治療糖尿病毫無作用。”
少年血糖爆表 抽出血液馬上凝固無法檢測
醫生:器官衰竭 病情已無法逆轉!
來杭州就診的前2天,小健突然感到胸口如巨石壓住,嘴被塞了東西般,喘不過氣來,頭痛,渾身無力。驚慌失措的父母忙將他送到當地醫院,一查血糖達27mmol/L,抽出的血是紅白混合物,且很快就凝固,當地醫生建議轉診。
張美齊回憶,小健到省人民醫院時,神志模糊、呼吸急促、口唇發紫、逐漸昏迷,血糖已爆表,無法測出。
抽出的血馬上就凝固,無法進行正常檢測,血標本多次送至化驗室均被退回要求重抽。
此時,患者已出現急性腎損傷至末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危象。”
醫院給他進行血漿置換、降血糖、維持內環境穩定等一系列處理后,血糖下降,電解質逐步恢復正常……但終因多器官已衰竭,小健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已經不可逆轉了。
可中藥調養 但不能代替胰島素
“患者的父母面對著我們醫生還一直說,兒子太不聽話,實在沒辦法呀。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作為父母,在治療上一定要堅持原則,沒了底線, 才會讓所謂的偏方、秘方乘機而入。”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主任華燕吟說。
糖尿病常分為兩種類型。Ⅰ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發病率的3%左右,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胰島素絕對不足,需要胰島素終生治療。Ⅱ型糖尿病占到95%,是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可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治療。
華燕吟說:“中藥只起到輔助調養的作用,目前希望于完全替代藥物及胰島素并不現實。服中藥時一定不能停掉胰島素及降糖藥,否則易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后果。”
一聲嘆息...哪個父母不愛孩子?但毫無原則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哎...
責任編輯:鄭梅欽
- 一盤番茄炒蛋刷屏!內容引人反思:這難道不是父母溺愛的結果嗎?2017-11-03
- 動物實驗顯示:“三手煙”導致肝損傷和糖尿病2017-09-19
- 飲料當水喝3年 16歲高中生血糖“爆表”得糖尿病2017-09-13
- 夏天來了!糖尿病人過夏需注意“三防”2017-08-04
- 糖尿病或可醫治!廈門大學林圣彩教授課題組發現藥物新靶點2017-07-20
- 小兒糖尿病癥狀不明 孩子出現這癥狀家長應警惕2017-07-17
- 紅通人員李遠壽外逃路:身患糖尿病卻無錢買藥 李遠壽個人資料2017-05-28
- 糖尿病治療新選擇:把“糖”從尿中排出去2017-05-08
- 蘋果還想幫人測血糖,而且還不用扎針2017-04-14
- 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的預防及處理2017-04-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