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錢都給你”
84歲爺爺畢生家當要給30多歲女醫生
為了這張合影,老人掙扎著起身,努力坐端正。
編者按語
醫患關系,是當今熱門話題。“三八”節前,重慶晚報記者特別走近一位女醫生和她的病人,也許可以提供一種參考:醫患如何在各自不同的立場上,做好自己,也理解對方。自己有光,才能照亮他人,這是漫長的、持續的善,無論是醫生,患者,還是每一個不同又大同的我們。
身患晚期肺癌即將離世的孤寡老人,要把賣房子的錢都給他的主治醫生。這事發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病房15樓,84歲的楊希賢把主治醫生田玲當成了人世間最親近、最依賴的人。
獨自一個人,走過了半個世紀
哈羅德·布魯姆說:“孤獨的最終形式是一個人和自己的死亡相遇。”
也有終生被孤獨選擇的人,在人生最后時刻相遇愛。
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15樓34床,楊希賢已是肺癌晚期。這次入院,已經住了幾個月,沒有妻子,沒有子女,孑然一身。他想把賣房子的錢,全部給他的主治醫生田玲。他最后的心愿,想回一趟銅罐驛的老房子,怕欠醫院的錢自己走了沒法還。他跟田玲說,想再下地走路,再走回冬筍壩,再去挖曼陀羅花,再送給她。
老人過去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全貌,侄兒媳婦的描述、同鄉的鄰床男子的補充、醫生護士的記憶、老人自己一詞半句的信息,一點一點拼出他人生一角。
九龍坡區銅罐驛冬筍壩,重慶罐頭廠,侄兒媳婦說,楊希賢在這里一直工作到退休。他住在廠里分的單身宿舍里,就是那種老式筒子樓,侄兒媳婦去年還去看過。沒有人具體說得清楚他哪一年離婚,現在50多歲的這輩人從認得他開始,就看他是一個人。重慶晚報記者問他單身有50年了沒?他說:“嗯。”
每次和楊希賢聊天交談時,田玲總會用手握著楊希賢的手。
半個世紀,一個人怎么過?吃飯就是食堂,或者他侄兒媳婦說的周圍小館子;衣服扔給洗衣機;不愛看電視;跟筒子樓里老少單身漢閑來閑往;四處逛逛,看看花草。老人半閉著眼跟重慶晚報記者嘟噥了一句:“最近幾年,早上起來總覺得冷,要烤烤火……”漫長的50年,一個人的路應該不好走吧。
他隨身帶一個銹跡斑斑的紅色鐵皮眼鏡盒,盒子里貼著一張小紙片,寫了十幾個人名和電話,都是侄兒、侄媳婦這些親戚,還有田醫生。
沒人的時候,他就拿出來,什么都不說,就是盯著看。重慶晚報記者問他要不要打給其中一些人隨便聊聊,他搖頭:“不打,沒得啥要說的。”
病房里年初進來的病友說,這幾個月,見他其中一個侄兒媳婦來過兩次,沒見其他人來過。
中午11點半,這個侄兒媳婦來了,帶了一盅蘿卜燉豬腳湯。老人想讓侄兒來,說是有事情要交代。侄兒媳婦說:“他在合川給人做裝修,走不脫。”重慶晚報記者問她平時忙不忙,她說:“孫子上幼兒園,每天要接送,我也是53歲的人了,也要照顧一家人。”
把畢生積蓄,想交給主治醫生
患病這10年,他見得最多的人,是主治醫生田玲。
田玲30多歲,小小的個子,話音細細的,乍一看,是個實習醫生模樣。2003年她從原瀘州醫學院畢業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2009年10月,楊希賢來看病,就此開啟了一段田玲的職業生涯里最撕扯揪心的情感。當時老人已經在其他醫院看過,醫生出于種種考慮沒有直接告知老人真實的病情是肺癌晚期,但他大致猜到了。田玲說了實話,老人心安了。信任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他覺得自己的知情權被尊重——他想要知道得了什么病,還能活多久。
田玲說,一般這個年紀這個病情,也就1年多吧。那句話說完,到現在,已經快8年。
兩人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以至于一個獨居半世紀的老人,會想要把自己賣房子的錢,自己這輩子全部的家當都給醫生?田玲自己都覺得意外。
責任編輯:肖舒
- 患癌老伯勇救落水娃!無錫老伯稱聽到呼救,只想到往前沖2017-01-18
- 媽媽肺癌晚期 15歲兒子扛起整個家:輪到我照顧媽媽了2016-12-16
- “頂梁柱若倒下這個家咋辦”追蹤 海都紅十字公益金撥款救助 2016-12-01
- 保姆拿老人畢生積蓄買車買房:是借不是偷2016-10-1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