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名有過7次懷孕經歷、3次分娩、二度喪子的35歲孕產婦楊女士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女嬰,這對她來說或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楊女士來自浙江,曾于2005年、2008年孕育兩個兒子,但不幸都夭折。經診斷,楊女士患有“噬血細胞綜合征”,患病者的子代有50%的可能性會罹患疾病,或攜帶這一致病基因。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獲悉,2015年6月,該院運用遺傳基因診斷技術,篩查優質胚胎植入楊女士子宮,助其順利產女。
3月8日,35歲的孕產婦楊女士順利產下一名健康的女嬰。本文圖片均為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提供
然而,在嘗試新技術的同時,盡管2次都將不含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讓她成功受孕,但仍然出現了意外狀況。“一次是由于胚胎著床在了子宮疤痕之上,考慮到孕婦本身有孕育風險,最終引產;另一次經過基因篩查出的優質胚胎植入后,又出現胎停,錯失了生育的希望。”黃荷鳳教授表示。
為了孕育一名健康寶寶,家在浙江的楊女士曾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花費了很多醫藥費但仍然沒有動搖她的“媽媽夢”,這一舉動也感染了醫務人員。
2015年6月,黃荷鳳教授團隊決定再次為她嘗試PGD技術,經過篩查診斷、冷凍胚胎、胚胎植入等一系列過程,一年多后,楊女士最終實現了夢想,這枚不含致病基因的胚胎是從10枚胚胎中挑選出來并且經過遺傳基因診斷確定不含致病基因的。
“這將會終結楊女士家族的噬血細胞綜合征,她的子代都將不再患病,她和她的孩子也不用再經歷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醫院生殖遺傳科主任徐晨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隨著全面二孩時代的降臨,該院生殖醫學中心的門診量急劇上升,一年有近20萬人次就診,其中生殖遺傳門診每年有3000余人就診,整個中心就診人群年齡也越來越高。
黃荷鳳教授呼吁,孕婦切勿在沒有任何指征的條件下選擇剖腹產,這會給孕育過程帶來很高的風險,而PGD技術盡管可以針對一部分有遺傳疾病的母親減少孕育風險,但整個基因篩查診斷過程需要時間,也需要家人的配合與意識。
“如果有媽媽曾經遇到過孩子不明原因夭折的情況,建議媽媽通過醫院盡量保留孩子的血液樣本、皮膚或肌肉等組織標本等遺傳物質,這對診斷致病基因非常重要,而那些反復流產、胎停的媽媽可以在孕前即胚胎植入前就進行診斷篩查,這樣可以避免對母體的傷害。” 黃荷鳳教授表示。
延伸閱讀:
臨床表現
家族性噬血細胞綜合征
發病年齡一般較早,多數發生于1歲以內,但亦有年長發病者。臨床表現多樣,早期多為發熱、肝脾腫大,亦可有皮疹、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癥狀。發熱多為持續性,亦可自行熱退。肝脾腫大明顯。皮疹無特征性,多為一過性。約半數患者可有淋巴結腫大,明顯腫大者應與淋巴瘤鑒別。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多發生于晚期,可有興奮性增高、前囟飽滿、肌張力改變及抽搐,亦可有局部神經系統體征。肺部可為淋巴細胞或巨噬細胞浸潤,與感染鑒別較困難。常見的死因為出血、感染、多臟器功能衰竭及DIC等。
責任編輯:劉微
- 婦女節門票半價 湖南邵陽崀山有人穿女裝來“蹭”票2017-03-09
- 婦女節話題聚焦:職場媽媽如何擺脫“生育瓶頸”?2017-03-08
-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婦女節變女神節 商家推出“帥哥導購”2017-03-08
- 廈門5歲女孩胃里長巨大息肉 原是患罕見遺傳病2017-02-08
- 9種遺傳病母傳子 優生孕前遺傳病篩查有哪些?2016-07-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