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0日新媒體專電題:春風春雨潤人心——全國春分日活動見聞
20日是農(nóng)歷的春分節(jié)氣,一場春雨在北京等地如期而至。春回大地,正是春耕備耕生產(chǎn)的大好時機;綠草茵茵,萬物復蘇,朋友相約,家人歡聚,正是踏青好時節(jié);打春牛、鞭春牛,人們沐浴在濃濃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期待新的收獲。
江西婺源江嶺景區(qū),一些游客拿出手機將老農(nóng)耕田的情景拍下來。
大地回暖 春耕備耕忙
時值春分,遼寧省昌圖縣曲家店鎮(zhèn)的天氣逐漸暖和起來,記者行走在田間地頭,發(fā)現(xiàn)土質(zhì)已十分松軟。種糧大戶陳立斌帶領著幾位合作社社員“搶農(nóng)時”,正開著幾臺播種車,忙著播種小麥。
作為全國種糧大戶,陳立斌常年玉米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可從去年開始,為適應政策與市場變化,他不再“清一色”種玉米,嘗試種了100畝有機小麥、100畝有機高粱。今年,他打算把有機小麥的種植面積擴大到400畝左右。“現(xiàn)在不能只顧悶頭種地了,更得抬頭看市場。”陳立斌說。
初春的黃土高原大面積的春耕還未開始,可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賈家坪鎮(zhèn)劉馬家圪塔村36座標準日光溫室大棚里卻是異常繁忙。村民周彩芳匆匆吃了早飯就來到自家的大棚里,卷簾、掐尖、澆水,忙個沒停。陽光透過大棚薄膜照在一米多高的藤蔓上,每根藤蔓上都掛著三四個紅籽小瓜。“還有一個月就能成熟了,有機肥種出來的小瓜價錢高。”去年冬天,周彩芳在村里的資助下建了兩畝大棚種小瓜,經(jīng)過一冬天的忙碌,眼看著就要收獲。
安徽省太和縣舊縣鎮(zhèn)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一共流轉(zhuǎn)了1230畝土地,今年種了1100畝小麥,現(xiàn)在小麥正處于拔節(jié)前期。“今年小麥長勢好于去年。”徐淙祥告訴記者,這兩天,他在忙著防治小麥紋枯病,還要除草,有的小麥拔節(jié)前期還可以追肥。
龍巖市長汀縣涂坊鎮(zhèn)賴坊村村民賴求榮今年種了10多畝水稻,他說,春分之前,種田人大部分時間還是很悠閑的,春分開始,就要進入春耕備耕的第一道程序,把谷種浸入水中,待到發(fā)芽時撒入田里,育成秧苗,從春分到谷雨這一個半月時間,就要抓住時令把秧插完。
江西婺源江嶺景區(qū),游客與村民夏德新合影留念
草綠花開 路上行人忙踏青
春分這天,邀上三五親朋好友結(jié)伴踏青,感受春光無限,成為許多人度過這一天的首選方式。
河北唐山市的胡煊煊和幾個好友專程自駕到江西婺源。連日來,她細致感受這里的美麗花海、徽派古建和古樸民風。天氣時雨時晴,不一會兒,陽光又灑滿了面前的梯田花海。這些美景都讓看慣北方春色的胡煊煊大呼“不虛此行”。 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jīng)理占斌說,春分當天,江嶺景區(qū)接待游客數(shù)量達到近4萬人次,游客以自駕游居多。
江西婺源江嶺景區(qū),游人如織。
在重慶南川能健茶葉基地,千畝茶山層巒疊翠,茶園中的茶葉抽芽吐綠,散發(fā)出陣陣清香。一場以“春茶品茗·體驗觀光季”為主題的茶鄉(xiāng)之旅拉開帷幕,引來游客觀賞體驗。身穿圍裙、頭戴方巾、斜跨竹兜……這些穿梭在茶園中的“采茶人”不是茶園的工人,而是慕名前來采摘春茶的游客。采摘完茶葉,游客還可以現(xiàn)場學習炒制茶葉,觀摩茶道表演。來自重慶的游客黃先生說:“這種體驗太棒了!”
在湖南安仁縣城不遠處的“稻田公園”里,當?shù)嘏e行了傳統(tǒng)“春分節(jié)”祭祀社神和初春開耕儀式。當?shù)厝朔Q春分節(jié)為“趕分社”,一頭脖圍紅綢的耕牛被牽下水田,肥沃的土地翻滾而起,標志著春耕春播的開始。2016年,“安仁趕分社”被列入“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項目擴展名錄,躋身世界“非遺”。
責任編輯:admin
- 最新國內(nèi)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wǎng)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