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昨天正式發布,4月8日零時起,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同時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破除“以藥養醫”。
改革目標顯示,2017年底,以行政區為單位,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力爭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2020年將進一步優化,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穩定在合理水平。
取消15%藥品加成醫院零差率售藥
4月8日零時起,本市參加改革的醫療機構將全部取消藥品(不含中藥飲片)15%的加成,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藥品加成出現在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中央為了彌補公立醫院收入不足,專門設立了藥品加成政策,藥品加成在1954年明確為15%,一直運行至今。以藥補醫機制雖然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弊端越來越明顯,漸漸變成“以藥養醫”——刺激醫療機構多用藥、用貴藥,扭曲醫療服務行為;導致醫藥費用較快上漲,增加醫保基金和患者支出負擔;損害公立醫療機構形象,弱化公益性,加劇逐利性。
此次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斷臂”式的改革旨在倒逼公立醫院停止“以藥養醫”,將藥品在醫院以進價銷售,切斷醫院和藥品之間的關系,進而促使醫院探索“依靠優質診療服務求生存求發展”的運行機制。
目前,三級醫院藥品配備數量平均在800種左右,二級醫院藥品配備數量平均在600種左右,社區一般在300種左右。改革后,這些藥品將全部以進價銷售給患者,切斷醫院和醫生對“開藥增收”的依賴,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用藥負擔。
實施陽光采購藥價平均能降8%
4月8日起,凡是進入本市醫保的藥品都必須經過陽光采購平臺采購,隨時關注全國其他省級藥品集中采購的結果,按流程動態調整藥品的最低參考價格,并在采購平臺中設置價格預警功能,實時預警過高價格。
針對市場供應充足的常用藥品,本市將動態聯動全國省級采購最低價格和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價格,引導本市同類藥品價格始終處于全國較低水平。
如降血脂藥“阿托伐他汀鈣片”,2015年在本市銷售的主要有兩個品牌(進口產品“立普妥”和國產產品“阿樂”)的采購金額達8.24億元,陽光采購后采購價格分別下降了9.76%和11.47%,僅這兩個藥品就可節約采購費用8300萬元。
針對臨床救治必需且不可替代的低價短缺藥品,實行直接掛網采購,只對其藥品上市合法性的材料予以審核公示,不再對其價格設置全國最低參考價,且供應價格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隨時調整,緩解供應緊張的問題。
例如,臨床由于價格太低造成缺貨的維生素B12注射液雖然從0.21元/支漲到1.3元/支,但仍屬于低價藥品范圍,對此類產品通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積極供貨,避免低價藥退市風險的同時,也將協同價格部門對漲價藥品開展進一步跟蹤調查。
預計通過藥品陽光采購和競爭機制,藥品價格將會有新的下降。據介紹,實施陽光采購之后,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大約在8%左右。以先期試點的北京朝陽醫院為例,該院2012年取消15%的藥品加成,這次改革后該院的藥品降幅在8%左右,新參與改革的醫院,改革后藥品降幅則會包括15%的藥品加成和8%左右的藥品價格降低兩部分,總體在藥費上體現的降幅會在20%左右。
藥價下降,會不會出現藥企斷供的情況?市衛計委表示,本次陽光采購規則公平明確,采用企業客觀存在的各省級藥品市場價格,是北京以量換價的新舉措,生產企業市場預期較好,積極踴躍地參加了本市陽光采購。目前數據庫中有近3000家生產企業的4萬多個產品,與現在醫院可采購的產品數量相比,增幅超過40%。
15個藥品監測站監測短缺藥品
此次醫藥分開改革,社區與大醫院在藥品可采購品種上實現了統一,社區醫療機構能夠采購到大醫院的所有藥品,但這并不等同于所有藥品均能在社區使用。
由于社區醫療機構的藥房倉儲面積小,就好比是便利店,日常用品在便利店里基本都可以買到。但由于便利店的倉儲面積小,設備設施少,其銷售的商品種類必定比大型超市少。
基層機構與二三級大醫院藥品上下聯動后,基層反映集中的幾個藥品,如用于降低血糖的“格華止”(二甲雙胍片)因原政策限制不能進入基層醫療機構銷售,本次陽光采購后,患者均可在家門口的基層機構就醫取藥,同時,社區開藥,還享有藥品降價帶來的實惠,如“格華止”的降價幅度達到了8.9%。
為方便社區用藥,市衛計委還要求醫聯體范圍內的慢病藥品目錄盡可能統一。
在日常藥品采購中,對于臨床必需但市場短缺的藥品,本市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等建立了15個短缺藥品監測站點,實時收集藥品短缺情況。
市食品藥品監管、衛生計生、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委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一方面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通過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掌握短缺藥品信息,及時調整藥品儲備目錄,做好藥品儲備工作,保障供應。另一方面協調本市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排產以滿足臨床需求,如前期心臟手術必需的魚精蛋白就通過緊急排產予以解決。如斷供藥品涉及本市生產企業,將采取鼓勵企業恢復生產等措施保障供應。
責任編輯:肖舒
- 北京今年前10個月僅成交2萬套新房 創10年新低!2017-11-01
- 剛剛樓市發出一顆信號彈:租房落戶又進一步!2017-11-01
- 北京住房租賃平臺上線 為租賃當事人提供6項服務2017-10-31
- 北京住房租賃新政今起實施 監管平臺將加快出臺2017-10-31
- 今晨北京氣溫接近0℃ 明后天最高氣溫回升至18℃2017-10-30
- 擇校“退燒” 北京實現就近入學破解“小升初”亂象2017-10-26
- 向價格壟斷說不!北京出臺快遞業價格行為規則2017-10-26
- 北京養老地圖出爐 機構數量超490家定位多高端2017-10-26
- 《英雄聯盟》全球首次音樂節11月3日落地北京水立方2017-10-19
- 賞紅正當時 北京北郊紅葉變色率已經超過50%2017-10-1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