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問答
1、改革后,患者的醫療負擔增加了嗎?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測算,改革后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上基本平衡,患者費用負擔總體沒有增加。但就患者個體而言,由于每位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等方面存在個性差異,費用會有不同影響。比如以藥物治療或者CT、核磁檢查為主的患者費用一般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患者診療費就會有一定增加。據衛生部門測算,門診患者費用有所下降,次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費用略有上漲,例均漲幅為2.53%。短期看,不同患者費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從長期看,通過醫療服務的調整和規范,最終是讓百姓受益。
2、 藥品降價,如何保證質量?
在陽光采購過程中,市衛計委將藥品質量作為評價藥品的第一要素,對存在發生嚴重藥害事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在北京地區屢次發布嚴重違規廣告的企業和查實存在嚴重商業賄賂行為的企業,以及生產環節抽驗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品種,實行一票否決,直接納入不良記錄。同時,本市還制定了包含11個大項的藥品質量百分評價體系,這些指標及評價結果,都將對醫療機構予以公布。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加大藥品質量抽驗力度,提升藥品質量監控能力。一方面對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及供應價格明顯偏低存在質量隱患的產品,開展重點抽驗工作,全面檢測本市主要供應渠道藥品質量。另一方面與衛生計生委建立藥品價格調整信息溝通機制,對降價幅度調整較大的品種,開展有針對性地抽驗工作,監控此類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價格降低后質量不降低。
試點經驗
朝陽醫院:單張處方減1.25個藥品種類
北京市醫管局總藥師、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將朝陽醫院在試點“醫藥分開”后醫院在藥品方面的幾大轉變總結為“3345”。
第一個“3”代表實現三個轉變,即醫院從處方點評向前置審核轉變,從千人一藥向精準處方轉變,從指標管理向精益管理轉變。
第二個“3”是指三個減少,即患者次均用藥費用減少,用藥的品種數減少(醫改后,單張處方上藥的品種數平均減少了1.25個),藥源性疾病減少。
“4”則是指醫院的四個降低,即門診的次均藥費降低了20.65%,住院的次均藥費降低了36.02%,全院的藥占比降低了36%,不合格處方由醫改之初的7.82%降低到現在的不足0.01%。
“5”是指醫院在醫改中實現了5個有效推動,推動了合理用藥管理考核指標體系、藥師轉型、醫生診療行為的轉變、合理用藥的精益化管理和臨床藥學服務的門診化。“這些改變成就了我們醫院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的體系。”劉麗宏說。
“通過合理用藥的管理,可以擠掉醫院運行中藥品成本的‘水分’,即不合理的用藥。”劉麗宏表示,以前總有些患者,明明吃3天藥病就能好了,卻偏偏習慣多吃藥;還有些慢性病患者習慣性多開很多藥,甚至把多開出的藥給家人吃。對于這類患者,我們要幫助他們精簡藥品,只留下對患者病情有用的藥。隨著這些措施的推行,那些沒用甚至可能會對治療有影響的藥都會被“擠掉”。
市醫管局對先期參與醫藥分開改革試點的5家醫院收支狀況統計分析顯示,在醫院年總收入中,藥占比從2012年的43%,逐年下降,2016年約為33%。
本報記者 劉歡
責任編輯:肖舒
- 北京今年前10個月僅成交2萬套新房 創10年新低!2017-11-01
- 剛剛樓市發出一顆信號彈:租房落戶又進一步!2017-11-01
- 北京住房租賃平臺上線 為租賃當事人提供6項服務2017-10-31
- 北京住房租賃新政今起實施 監管平臺將加快出臺2017-10-31
- 今晨北京氣溫接近0℃ 明后天最高氣溫回升至18℃2017-10-30
- 擇校“退燒” 北京實現就近入學破解“小升初”亂象2017-10-26
- 向價格壟斷說不!北京出臺快遞業價格行為規則2017-10-26
- 北京養老地圖出爐 機構數量超490家定位多高端2017-10-26
- 《英雄聯盟》全球首次音樂節11月3日落地北京水立方2017-10-19
- 賞紅正當時 北京北郊紅葉變色率已經超過50%2017-10-1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