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什么?
下午茶想點什么?
早餐也可以預定哦~~
隨著各種外賣訂餐平臺的蜂擁而至,我們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輕松填飽自己的肚子。
但你真的會點外賣嗎?
怎樣判斷那些“看不見的賣家”售賣的食物是否安全?……
這些外賣,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有一種外賣叫做“圖片上的美食”
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8萬億元,其中網絡訂餐市場規模達3579億元,占比約10%。隨著網絡訂餐“井噴式”增長,線上“黑作坊”卻屢屢造成人們“舌尖上的焦慮”。
外賣餐廳居然開進公廁
今年3·15期間,廣東3·15晚會調查組對網絡外賣訂餐平臺進行了暗訪,不訪不知道,一訪嚇一跳。一些所謂的外賣餐館,廚房四壁烏黑,沒有任何通風防火設施,而其中一家餐館的廚房竟然就在廁所里面,連外賣小哥都看不下去,勸顧客不要去點那家的外賣。
幽靈餐館:藏身角落 借證上線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一美食廣場內,所謂的外賣平臺品牌商家周大蝦龍蝦蓋澆飯、辛生活麻辣香鍋便當、有家廚房、轟咖咖喱飯4家共用資質,藏身角落變身“幽靈餐館”。而一些手抓餅、鹽酥雞的小店則是無資質借證上線外賣平臺。還有月銷三千單的商家,公示圖顯示干凈整潔,實際卻逼仄臟亂。
“外賣熱”隱藏多重隱憂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體驗式調查報告顯示,網絡外賣訂餐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包括有異物等不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的情況;無資質商家在平臺線上登記,在線下無證經營;部分平臺未設訂單取消選項;平臺商家不主動提供正規發票等。
1、食品油鹽超標,甚至來源不明。廣西營養師協會副秘書長李志杰說,從營養學角度進行的調查表明,外賣食品中受歡迎的,大部分都存在高油、高鹽、高糖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2、“打包餐盒”造成“二次污染”。
3、送餐箱消毒存在管理盲區。有的送餐箱已使用一年左右,從未進行過消毒。
4、用戶被外賣平臺“信息綁架”,缺乏充足的知情權。常年研究“互聯網+”市場規律的專家、桂林旅游學院學者付德申介紹,目前不少外賣平臺采取“競價排名”的方式,配餐企業為獲得點評、銷量中的“前置”位置,采取給予平臺支付“排名費”,以謀求付出一部分利益可以帶來更多“吸客效應”。
學會這幾招,變身訂餐小達人
1.盡量選擇大平臺、正規商家。目前網絡外賣平臺除了美團、餓了么、百度、口碑等還有許多新興的平臺,消費者在選擇時盡可能使用大平臺,大型平臺的管理服務、賠償機制會相對完善。
2.保存消費憑證、警惕無證商家。消費者在使用網絡外賣平臺的時候記得保存消費憑證,如果遇到有問題飯菜先不要倒掉,保留證據并向相關部門舉報。目前網絡外賣平臺上還存在一批“無證商家”,在點餐時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餐館或者連鎖餐廳。
3.盡量避免涼拌菜或者生食菜品。由于外賣從制作到配送需要一定的時間,涼拌菜品或者生食菜品更容易遇到細菌滋生、菜品變質的問題。消費者在使用網絡外賣平臺的時候盡量避免此類外賣。
4.選擇近距離餐廳,避免配送時間太長。想要吃到的食物更安全,盡量選擇距離離自己較近的餐廳,距離太遠送來的食物有可能在配送路上發生變質。如果送來的食物溫度、包裝有問題,可以向商家或者平臺投訴,更換菜品。
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一些用廢塑料、工業石蠟、工業碳酸鈣以及滑石粉、熒光增白劑等有毒材料制成的一次性餐盒。消費者在使用一次性餐具時,一定要警惕這些假冒偽劣產品。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建立“五主”責任體系 食品安全納入官員考評2017-11-07
- 福州建五大責任體系保“舌尖安全”2017-11-06
- 《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2017-11-01
- 榕近百家超市配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 強化自檢把關2017-10-20
- 食品安全新規施行半月 福州外賣市場有何變化?2017-10-18
-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該如何逃離困境?2017-10-12
- 福州學校食堂要推行“明廚亮灶”2017-09-30
- 福建:保障水產品食品安全 確保群眾吃得放心2017-09-21
- 福州馬尾市場監管局護航海青節 確保近2萬人次就餐安全2017-08-14
- 漳州龍海舉行跨區域食品安全事故模擬實景應急演練2017-08-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