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莆田寶山陵墓,記者看到多數墓穴面積都在兩三平方米左右,其中的一排墓穴甚至有二三十平方米。西安市長安區鳳棲山南區近日被曝出共有超標準墓175座,違規售出151座,其中有一個面積約25平方米的超標亭墓售價為90余萬元。
——炒墓。業內人士介紹,雖然一些地方已明確購買墓地要實名制,但由于監管不嚴,一些企業和個人鉆政策的空子進行炒墓。
記者在淘寶、趕集網搜索發現,一些賣家轉讓墓地,價格在上萬元至十多萬元不等。趕集網上一賣家稱“清西陵附近現有三塊墓地急需轉讓,證書齊全,可過戶”。記者撥通電話后,賣家說幾年前購得三個墓地,投資所用,“當時每個墓地的價格在9000元左右,現在一個賣6萬元”。
毛利率高達80%以上 墓地暴利應遏制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經營性陵園拿地成本低,賣地高價格,產生暴利。以福壽園為例,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2.68億元,實現利潤4.48億元,其中墓地服務的毛利率高達81%。三河靈山寶塔陵園的母公司福成股份2016年的財報顯示,其殯葬行業毛利潤高達84.84%。
記者實地調查熱點城市中的十幾個經營性陵園發現,銷售墓地的利潤率普遍都在50%以上,一些賣到幾十萬元的墓地甚至可以獲取七八倍以上的利潤。
一些專家認為,作為公共服務設施的公墓建設,在基本屬性上應兼具社會公益色彩,而不應完全以贏利為目的。現有的不少經營性公墓以劃撥、聯營等方式低成本獲得土地,其經營中應有一定比重收益回饋社會。
“應增強墓地產品成本、買賣狀況的透明性,完善殯葬服務價格監督措施,形成合理、嚴格的定價機制。”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阿忠認為。
一些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在控制墓價上有所作為,對經營性公墓的使用土地、開發情況進行規范,通過加強監管遏制“囤地”“超標”等行業亂象。
復旦大學教授張濤甫建議加大對非法炒墓等亂象的處罰力度,建立監督機制。在多地已實行對墓地“實名制”購買的基礎上,要嚴格執行“憑遺體火化證或死亡證明購買墓穴”的規定,從源頭上杜絕炒買炒賣墓地的行為。
一些專家建議,應不斷調整公墓建設規劃,開建和擴大公益性公墓的規模。同時,加大力度推廣生態葬,普及“厚生薄葬”觀念,推動殯葬風俗的改革。
責任編輯:肖舒
- 直擊全世界最大的墓穴城市 人在墓地里繁衍后代2017-05-05
- 免費黃山一日游 游客竟被忽悠買墓地2017-05-05
- 山西男子一次購48個墓位十多年未到手 墓園拒絕賠償2017-04-13
- 生態葬遇冷 廈門主流墓地每塊4萬-6萬元不限購2017-04-04
- 蘇州墓地限購!蘇州為什么不讓外地人買墓地?2017-03-31
- 鄭州周邊墓地單價趕超房價 最高超21萬可埋下6個骨灰盒2017-03-30
- 主題公園成仿真模特墓地 "殘肢"四散陰森恐怖2017-01-23
- 錫蘭僑民墓地發現8處摩崖石刻 錫蘭世姓入中國或溯至明永樂年間2016-11-16
- 漳州一小偷常年出入荒野墓地 曾躺在死人床下2016-11-03
- 全球最大 伊拉克一墓地埋葬500萬人 2016-08-2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