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開例會,警方一鍋端。 警方供圖
重慶晚報訊 剛買了房,咋會接二連三接到各種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子保險臨近,就被各種推銷電話輪番轟炸……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一系列騷擾電話、網絡詐騙等行為,不僅讓人不勝其煩,更嚴重威脅個人安全。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最近打掉一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
兩江新區警方介紹,上月初,民警接到報警,有人在網絡出售兩江新區、渝北區樓盤業主信息、機動車車主信息數十萬條。
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經過調查,3月23日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嫌疑人劉某交代,他所在一家科技公司,對外業務名義上是短信群發、微信公眾號推送集團彩鈴等,實際上是通過非法渠道收集和出售公民個人信息。
民警發現,該公司有4家分公司,有嚴密組織架構和責任分工。3月24日,趁該公司召開例會,警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6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辦案民警介紹,該公司出售的公民個人信息內容不僅包含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有的還涉及到所在單位,按照不同職業范疇、類別進行歸類。
警方梳理確認,該公司非法獲取、存儲公民個人信息200多萬條,其中包括主城樓盤業主、車主、學生家長、企業法人、醫生、公務員、建筑師等個人信息。通過販賣這些個人信息,該公司非法牟利100萬余元。
這些數量巨大、內容詳盡的公民個人信息從何而來,又流向哪里?嫌疑人劉某交代,移動互聯與大數據時代,越來越多機構積極收集客戶個人信息,形成龐大數據庫。由于內部管理制度不嚴,企業內鬼頻現,一些員工受利益引誘,鋌而走險倒賣客戶個人信息。
2014年底,劉某通過QQ在網上購買100多萬條含有公民個人信息的原始數據,再以每條3分到6分價格出售給有需要的特定客戶群體。嘗到甜頭后,劉某轉變公司業務方向,建立一條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信息整理建庫—個人信息使用、交換、出售的黑色產業鏈。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將公民信息出售給有特殊數據需求的機構或個人,從中賺取差價,非法牟利100萬余元。
目前,該團伙已有44人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重慶晚報記者 陳英
責任編輯:肖舒
- 重慶社區:丹桂飄香迎盛會2017-10-12
- 24歲小伙用8萬張照片“宣傳”重慶 賣700套明信片2017-10-09
- 俯瞰重慶金黃色稻田 宛如天然“調色板”2017-08-26
- 重慶:男子連人帶車沉入江中 江邊洗車時車子突然下滑2017-08-17
- 臺生在渝實習:希望更多大學生到大陸走走看看2017-08-16
- 重慶連日高溫天氣 市民水中拔河享清涼2017-08-07
- 重慶15區縣出現旱情:47萬畝農作物受旱 逾兩萬人飲水困難2017-08-07
- 重慶一小區50平米房子挖出300平米地下室 已被責令停工2017-08-07
- 重慶四名90后接力救起落水女子 獲獎2萬元全部捐出2017-08-07
- 重慶首個冷鏈物流保稅倉獲批 歐洲海鮮可直達2017-08-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