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
許多受害學生懷疑,網貸平臺的部分員工可能參與詐騙,或知情不報。
2015年6月,夏英凱在“分期樂”“愛學貸”(現更名為“愛又米”)“人人分期”三家平臺以自己的身份,為馬艷飛購買手機。
他說,除了確認學生身份信息、購買商品種類以及家庭電話外,簽合同不需要太多審核。唯一跟財務掛鉤的生活費選項,“填每月1萬(元)也沒人查”。
“分期樂”公關部人士辯稱,學生們收取了馬艷飛的好處費,很可能在“是否自愿購買”等關鍵問題上欺瞞簽單人員。這和警方得到的馬艷飛口供吻合,“會提前告訴學生怎么應付”。
夏英凱說,為馬艷飛購買手機后,自己被其發展成“愛學貸”的簽單員。他發現,在分期平臺的“大區經理”“校園經理”“校園代理”“簽單員”這一業務體系里,馬艷飛也比自己資歷更老。
許寧證實,馬艷飛曾擔任“人人分期”的校園代理。“人人分期”可以和線下實體手機店合作,馬艷飛便利用身份,和彼時認識的某手機店老板合伙套現,省去了倒賣手機的步驟。這也使得“人人分期”成為馬艷飛詐騙案中受害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平臺。
“愛學貸”官方工作人員也確證,馬艷飛曾被該公司聘為“愛創人”,即校園代理級別。
夏英凱感覺,和每簽一單只能拿到72元錢的自己相比,馬艷飛地位超然。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馬艷飛和“愛學貸”太原地區的某城市經理關系熟稔,經常在朋友圈發布和后者的合影或聊天截圖,還屢次在同學面前與其通話,討論“今天能出幾單”。
和夏英凱同時成為簽單員的另一位同學堅信,馬艷飛真有門路。正常情況下,簽單員每天能做一兩單蘋果手機就“很夸張”,可馬艷飛往往把十幾個同學叫到一間教室,集體簽合同。“一個簽單員在短時間內做十幾臺蘋果手機,絕對異常。”
事后,馬艷飛不止一次地在他們面前炫耀:“你們只管簽單,風控我都讓經理壓著了。”
在受害學生們看來,這種環境大大推進了詐騙活動的進展,更讓他們增強了“自信”。
“愛學貸”公司給出了幾乎截然不同的說法。其工作人員表示,學生們反映的該城市經理不但沒有問題,還在案發后積極協助警察調查,為公司善后。目前因業績優秀,已升職為省區經理。
“愛學貸”回應稱,該經理的確曾招募馬艷飛作為校園代理。但于2015年2月就發現其行為不端,及時開除。至于當時的校園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被馬艷飛利用,但基本是馬艷飛利用個人人脈,與部分校園代理和簽單員達成的交易,“平臺也是此事的受害者”。
“馬艷飛案,校園貸平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范立夫認為,校園貸款平臺有信息披露義務,除向學生提示潛在風險,還必須對借款學生的資格條件、還款能力、借款用途、在其他機構的貸款信息、第二還款人或擔保人還款能力等信息進行嚴格審查。
武漢的情況如出一轍。在短期集中銷售大量手機后,為了應對“人人分期”公司可能的電話調查,一名白姓工作人員也曾教韓曉一定要回答“買手機是為了自己使用”。韓曉與夏英凱一樣,沒經歷過什么“嚴格審核”。
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徐敏證實了鄭禹系“人人分期”校園代理的身份。起初,鄭禹還使用“優分期”和“人人分期”兩個平臺套貨。但韓曉介紹,由于“優分期審核比較麻煩”,他們轉而全部使用能快速完成審核、下單的“人人分期”。“整個下單過程不超過10分鐘。”
在其他地區,利用漏洞的大有人在。據報道,2015年10月起不到5個月時間,內蒙古女孩張一丹就利用類似的手段,在內蒙、遼寧兩省詐騙1200余名學生上千萬元。她在審訊中表示,快速擴張的首要訣竅,就是“挖掘各大分期平臺的授信經理做自己的中介”。
2016年4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銀監會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其中強調,要對“借款人資格審查失職失當等行為加強監管和風險提示”。
上海、重慶、深圳、廣州等多地監管部門隨后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校園網貸市場,并列出多項負面清單。
同年8月,銀監會對校園網貸整治再次提出五字方針“停、移、整、教、引”,其中“停”針對暴利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移”指違法違規行為要移交相應部門,“整”是對校園“網貸”業務進行整改,“教”和“引”則涉及大學生教育。
“趣分期”官方表示,從2016年開始,已不再經營大學生市場。短短數月,活躍在校園內的線下地推團隊大量消失。
坍塌
在此之前,馬艷飛和鄭禹還是過上了一段“好日子”。
許寧透露,除了少部分用于消費,馬艷飛的大部分資金,都放進了股票市場和民間借貸領域。2015年股市暴跌,才導致他騙局的資金鏈“意外”斷裂。
和苦心經營著整個體系的馬艷飛相比,鄭禹明明有著更靠譜的“商業模式”,卻把自己弄成了整個鏈條上最不穩定的因子。
他抽的煙從三四十元一包的利群變成了百元的“1916黃鶴樓”,“成袋成袋地買”,代步工具也從摩托車變成了改裝后價值幾十萬元的豐田銳志。
鉑金鏈子,最新款的手機,價值數千元的手表,讓鄭禹的好朋友最印象深刻的是,“別人分煙論根,他一盒一盒分”。百元一包的黃鶴樓,常常被鄭禹隨手扔進朋友的懷里。
“那一陣子,他和他身邊的一些人都不把錢當成錢了。”鄭禹團隊的一名成員說。
沒有人知道,鄭禹的底氣來自于低價變賣手機。也沒人能說清,他是何時放棄了正經的“創業”,選擇了一條險徑。
事后調查發現,鄭禹以單價5000多元、低于市場價的價位賣出了未開封的蘋果手機,但這部手機的“成本”高達七八千元。根據還款期數的不同,“人人分期”會從中收取累計幾百至上千元不等的服務費。這意味著做得越多,欠得越多。
多位與鄭禹認識的受害者說,鄭禹對朋友“非常大方”。有人反映,鄭禹送過改裝摩托車給朋友。當事情敗露后,找上了鄭禹家門的受害者驚訝地發現,他家的房子老而破敗,他與他們想象中的“闊少”形象相去甚遠。
2015年暑假來臨時,鄭禹已經無力償還新一期款項了。在韓曉等人的追問下,他終于承認,自己將手機一次性低價賣了。聽到這話的韓曉,眼淚“唰”地流了下來。
武漢的騙局已然破產,太原馬艷飛案的端倪才剛出現。
2015年10月,很多學生開始發現,一向還款很及時的馬艷飛出現了超期滯納金。
11月,情況更加嚴重。馬艷飛找到趙云龍等人,稱自己“資金鏈緊張”,希望大家能借他點錢,或者幫他給下線先墊上。
雖然馬艷飛還是一臉輕松,可趙云龍當場就蒙了。
付款不再及時給金字塔帶來了結構性的崩塌。恐慌、憤怒、猜疑從下而上傳輸,壓力匯集到了金字塔的上層。
一名級別比趙云龍還要高的介紹人在社交平臺上記錄了當時的絕望:“假如有一天我出事了,記住,我是被逼死的。”
夏英凱成了最后一批知曉情況的人。12月的最后幾天,他身上已經不剩1分錢,還背上了好幾張借條,所有錢都被拿來墊付下線同學們的分期款了。
他唯一能做的,是每天給消失得無影無蹤的馬艷飛打100多個電話,跑遍整個太原找尋他的蹤影,天黑了蹲在馬路牙子上大哭一場,想想“怎么和父母斷絕關系,不讓他們背上債務”。
12月31日,馬艷飛的行蹤被發現。人們將他堵在了公司。在這里,他最后一次發揮了“職業素養”。追債者揪著他的衣領,他也笑瞇瞇的,示意大家不要著急。人們蜂擁而上,讓他寫借條、立字據。他統統答應。
韓曉等人也是在武漢市的一家公司里找到了鄭禹。“他那時像受了驚的小老鼠,在發抖。”至此,馬艷飛與鄭禹的命運走到了同一方向,均被警方拘留。
金字塔坍塌了。留下一地的債務。
韓曉曾經最親密的朋友已與她反目。夏英凱也受到昔日好友的威脅。有人旁敲側擊,說本校的另外一名介紹人已經被下線們打斷了三根肋骨。
今年開春,一位斷交許久的朋友在微信里發來信息,讓夏英凱還錢,說“當初是被你強迫買的”。
夏英凱急了,對方還說有證據。質問有什么證據,對面又嘲諷,“心里有鬼吧,急什么急?”
“你是不是把我逼死就好了?!”
對面回了一句:“對啊,人死債銷。你死了這事兒就結了,真便宜你。”
過了半分鐘,對方把這句話撤回了。
責任編輯:肖舒
- 老人參加保健講座花七千多元買名醫中藥 一查竟然是糖果2017-11-10
- 女大學生網購二手蘋果手機 交千元定金后收到個核桃2017-11-10
- 銀行系校園貸陸續在福建上線 1年期利率低于5%2017-11-10
- 青島:已婚男同時交6個女友騙財 有女子交往4年從未懷疑2017-11-09
- 蘋果的充值已到賬 《王者榮耀》終于適配iPhoneX2017-11-08
- 5人團伙專騎共享單車碰瓷 分工明確合伙詐騙2017-11-08
- 長沙一女子遇“網購理賠”騙局 掃個二維碼丟了萬余元2017-11-03
- 發三條朋友圈能賺50元 推薦朋友加入有獎勵 有這好事?2017-11-03
- 男子一見鐘情轉賬200多次被騙 所愛女神還是大叔2017-10-31
- 臺灣破獲倒賣骨灰塔位詐騙案 涉案金額逾12億新臺幣2017-10-1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