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告訴我什么呢?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人才能夠被激發出來,才能夠真正地自救。那么看我們年輕人,看你們今天。今天你們的問題,在我看來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了。我的很多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經常來問我,以后做什么,尤其是博士生。
我說你讀了博士都還沒想清楚,未來干什么,這個有問題。我經常想,假如馬云,考試成績好一點,數學靈光一點,假如能考上一個很好的學校,讀了金融,恐怕今天不見得要創業了吧?可能就進了金融公司了;假如馬云長得,像我們小撒(撒貝寧)一半那么帥,有可能到個電視臺當個主持了,就不創業了,是不是?所以我們的馬云也好,劉強東也好,他們往往是被動地,消滅很多選擇,背水一戰。
所以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道理——你們要做的,是盡快地找到自己的未來發展大方向,在這個大方向上消滅選擇。在明確大方向,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你突然會發現你的能量,你的才智比想象的高,你能干成很多自己以前認為干不成的事情。
第二個故事 ,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關于投資的故事。我博士畢業了,1992年,在找工作,第一個去面試的學校叫紐約大學。紐約大學金融系的同事們,還有他的系主任,當時決定要給我工作。過了不久,一星期以后,另一所大學,就是密歇根大學經濟系,很快也給我打電話,說決定要請我去經濟系工作。
于是我就碰到了一個選擇的問題,紐約大學金融系,華爾街隔壁,金融研究水平非常高,工資整整是密歇根大學的兩倍,怎么辦?其中紐約大學的系主任,他碰巧是我的博士生期間的,一個同學的父親,所以跟我講話很直。“我給你付的工資是別人經濟系的兩倍,你來我這,你專門給我研究金融問題。我才不想我用高工資,補貼他們經濟學研究。甭搞你的中國經濟研究!”
這句話在我腦子里反復回響,我出國,當年讀大學選了經濟學,我關心的中國的問題,想的是中國的事情。如果我去了紐約大學,只讓我研究金融的問題,跟中國不直接搭界,我的未來會是怎么樣呢?我會高興嗎?想到這兒,義無反顧,我的決定是去經濟系。為什么?用經濟學的道理來講,我想的是未來,想的是我的所謂的人力資本。什么叫人力資本?就是你未來的,獲得幸福、獲得快樂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一位同學,你們不用買股票,你們不用買房子,你們已經有了一個大股票,就是你自己呀!你是你這只股票的CEO、董事長,你的導師、你的老師、你的父母、你的同學、都是你的持股者,只不過你是個大股東。所以你的主要的任務,今天應該是如何做好,你的主營業務,如何讓你未來更加快樂。
關于是否要逃離北京,今天我可能忍受,一些大城市的病,大城市的痛苦,但是未來我會更幸福。因為我在大城市,我獲得了工作的機會、鍛煉的機會。我認識了很多,跟我想法相像的年輕人,有很多導師來指導我。所以我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請大家關注你的個人的人力資本,你自己就是一個上市公司,你的未來取決于你今天的決策,取決于你今天的努力。
責任編輯:肖舒
- 寧夏出臺就業創業新政:應屆困難畢業生補貼1500元2017-11-03
- 人社部回應民生熱點:拖欠農民工工資將被列入“黑名單”2017-11-02
- 民生三問: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如何提高2017-10-30
- 二線城市“搶人大戰” 大招頻出瞄準800萬應屆生2017-10-19
- 72.5%受訪者愿去創業公司工作 多認為能獲得鍛煉2017-09-27
- 8成內地就讀港澳學生 希望畢業后在內地就業2017-08-22
- 準本科生選擇技校委培班:就業好才最現實2017-08-14
- 95后大學生“待機族”:“慢就業”的理性與無奈2017-08-14
- 9位臺灣大學生來福州開展社工實習 尋找就業新機會2017-08-13
- 臺灣青年談就業:大陸有更廣闊的前景2017-08-1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