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的母親
在別人眼里,鄒翃燕有時候是一個“狠心”的母親。丁丁運動不協調,用筷子這種小事對他來說難如登天。別人看不下去,勸鄒翃燕別讓他學了。
“以后一桌人吃飯,就他一個人不用筷子,別人就會好奇。他必須要跟每個人解釋自己腦癱,那會極大傷害他的自尊心。所以我堅持讓他學,”鄒翃燕說。
打過、罵過,過了一年多,丁丁終于學會了使筷子。“我不想他因為身體疾病自慚形穢。就是因為他很多方面不如別人,我對他的要求才更高,讓他更努力。”
鄒翃燕想盡辦法幫助丁丁克服身體缺陷給學習帶來的障礙。丁丁握不穩筆,她就拿著他的小手,從粗的畫筆開始,練習畫一些形狀,再換細的筆。從一歲起每天堅持帶丁丁讀書。而丁丁上學后,鄒翃燕卻從不輔導孩子功課,也從不逼孩子上培訓班。
“如果只看學習,那我媽媽看似是在放羊。但是她的關注點在更高層次的東西,”丁丁說,“我媽媽的一句口頭禪是,‘別問我,我是文盲’。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教育理念。”
“我留下孩子,就會陪他到底。養孩子特別辛苦時,我也曾想過,如果哪天撐不下去了,我就帶他一起走,絕不留他一個人在世上遭罪。”就是抱著這樣的決心,鄒翃燕一路披荊斬棘,帶兒子闖過人生的重重難關。
精神的“導師”
在母親精心陪伴和嚴格要求下,丁丁2011年從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同年進入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就讀。去年3月,已經工作兩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
“我從來沒敢想過申請哈佛,是媽媽不停地鼓勵我讓我試試。我每次遲疑不前時,媽媽都會伸出有力的雙手,護我前行。”丁丁說。
談到培養兒子的成功之道,鄒翃燕覺得兩點最重要:尊重孩子和家長的自我成長。在兒子面對重大人生抉擇時,鄒翃燕都把丁丁當成平等的“談判對手”。
丁丁也認為,平等協商是他們母子健康關系的基石。“很多家長在職場上可以雄辯滔滔,面對孩子不是溺愛成性,就是缺乏耐心,不會用平等而嚴肅的態度來和自己的孩子討論。我媽媽則不同,意見相左時,她會引經據典讓我心悅誠服接受她的觀點。”
在丁丁眼里,媽媽是“精神導師”。鄒翃燕則稱自己是孩子的摯友。“我從不覺得自己偉大。我更愿意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為了孩子而不斷成長進步的媽媽。”
責任編輯:肖舒
- 陜西銅川:單親女孩獨自照顧癱瘓媽媽 從5歲開始已近7年2017-10-25
- “差生學校”校長楊昌洪哈佛演講 很多人聽哭了2017-09-25
- 腦癱男孩15歲才能下地走路 考入南林大 學校為他拆桌子2017-09-20
- 美國司法部調查哈佛 亞裔入學遭歧視到底有沒有2017-08-17
- 《搜捕炸彈客》上線揭秘哈佛高智商連環殺手 搜捕炸彈客內容介紹2017-08-02
- 四川:單親爸爸患病生活難自理 稱虧欠女兒太多太多2017-07-25
- 父親培養腦癱兒成拳擊冠軍:別人學一次,我們就學100次2017-07-10
- 校址在荒漠、每年招13人 揭秘美國頂尖神秘學府2017-07-10
- 不是學霸卻被麻省哈佛搶著要原因是什么?曾佳旎個人資料照片2017-06-14
- 杭州女孩曾佳旎個人資料家庭背景 為什么被麻省哈佛搶著要2017-06-1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