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通州區宣布,將與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建立“通武廊房地產治理工作組”,三地將從哄抬房價、操縱市場價格,虛假宣傳、誤導市場預期,壟斷房源、擾亂市場秩序等方面,打擊投機炒房炒地行為。此外,“異地散發小廣告”“跨省開辦售樓處”等現象也是重點清理對象。樓市何去何從?
環京津樓市調控全面升級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是我國房地產調控首次出現跨省調控,三地共同治理有利于協調發展,避免炒作資金跨域影響市場。
“過去一年多,因為通州房地產市場的嚴控,導致大量資金進入周圍區域,促使這些區域的房價快速從過去的不足1萬元,上漲到當下的2-3萬元。而這些高位的價格又反過來助推通州房價上漲。”張大偉說。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通州區普通住宅和別墅的成交來看,2010年通州住房成交量83.83萬平方米,均價16953元;2011年成交38.3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20065元/平方米;2014年成交159.08萬平方米,成交均價21125元/平方米;2015年成交均價23720元/平方米。但到了2016年,通州住房成交均價大幅升至35105元/平方米,2017年成交均價已升至5萬元/平方米。
也正因為此,通州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的住宅去化周期較短,需要盡快增加住房供給,以平衡供需矛盾。通州區住建委梳理了30余個潛在供應項目,即“拿地未開工”和“開工未入市”的,對于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督促盡快開工形成投資,對于具備入市的住宅項目要督促盡快入市形成供應。
此外,為避免炒房炒地,通州啟動了房地產經紀機構清理整治行動,在日常檢查的基礎上,與市區兩級的住建、發改、工商、稅務、經信等多部門,形成了市區聯合、多部門組合的查處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開展執法檢查289次,約談告誡37次,清理異地經營房地產經紀機構113家。
據悉,通州區住建委通過與區工商部門數據交換分析發現,通州有近千家公司經營范圍內登記了房地產經紀業務但未進行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這些公司均為潛在的房地產經紀從業機構。
通過調查分析,此類公司多存在異地經營或未實際經營的行為。因此,聯合工作組將采取分類清理的方式,對于異地經營的責令限期改正,對于未實際經營的注銷房地產經紀業務經營范圍。
跨省聯動打擊炒房炒地
有消息稱,河北省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全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并統一了限購政策,特別提出環首都重點地區更要提高門檻、從嚴調整限購措施。意見明確了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穩定房價不力將實施問責。
意見指出,原則上對已擁有1套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當地一定年限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售房。值得一提的是,外地戶籍人口在環首都、環雄安購房須提供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
意見還要求,開發商不得超出備案價格對外銷售;打擊中介機構發布虛假房源及不實價格;建立健全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堅決防止出現區域性新“地王”等。
對于該政策是否屬實,記者求證相關人員,該人士表示,前幾天省里已對相關政策進行通報,但還未收到正式的紅頭文件。
張大偉表示,針對環北京區域,預計后續將有更多更嚴厲的調控措施。而這些區域因為之前的投資氛圍濃郁,市場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在新政下,預計將出現比較明顯的量價調整。
綜合近期通州及其河北環京區域出臺的政策看,除了對限購政策進一步強調之外,對行業整頓也在加大力度。
責任編輯:肖舒
- 京津冀等7省局地大暴雨 北京多區升級防汛應急響應2017-08-03
- 京津冀等地環保督查:80家涉氣企業存在環境問題2017-07-25
- 環京樓市跌至“2字頭” 炒房客開始降價拋售2017-07-13
- 合肥房價過山車 炒房客組團控制房源再約定坐地起價2017-07-04
- 京津冀迎入汛來最強降雨 或為6年來華北地區最大冷渦暴雨2017-06-21
- 發改委:正編制京津冀空間發展規劃 打破行政藩籬2017-04-25
- 雄縣政府樓成景點原因是什么 雄縣遏制炒房取得明顯成效2017-04-10
- 雄安新區炒房者聚集 周邊地區房價也瘋漲2017-04-05
- 雄安新區回應“炒房人員密集”:三縣已依法管控2017-04-05
- 雄安新區安新縣:24小時巡查炒房者 私下賣房將立案2017-04-0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