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近日,《京華時報》的一篇新聞報道稱,有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曾發布歧視性招聘要求,說明以下五類人不要:簡歷丑的;研究生博士生;開大眾的;信中醫的;黃泛區及東北人士。消息一出,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一些網友指責該企業涉嫌就業歧視。對此,企業方面回應,涉事人員已被辭退,同時對其不當言論表示歉意。

      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飽受社會各界關注。去年11月,在教育部召開的“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中,陳寶生部長強調,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795萬人。

      這樣一出“鬧劇”再次將就業歧視問題推上風口浪尖。根據我國“勞動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在種種明文禁止的法律條款和規定之下,隱藏的就業歧視依然在行業間盛行,成為畢業生就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對此,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來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7%的受訪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的對待。

      女生遭遇就業歧視相對嚴重

      柳藝秋是四川大學的一名應屆畢業生,最近,她辦完了畢業手續。因為早早就確定本科畢業后不再讀碩士研究生深造,她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就不斷向各大公司投遞簡歷,但結果皆不盡如人意。

      “我學的是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一開始只找專業對口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工作。但后來沒收到回應,自己也就降低了要求,不對口的公司也會投遞簡歷。”在眾多的意向崗位中,柳藝秋通過了兩家企業的篩選簡歷環節,其中一家,她還進到第三輪面試。她花了大量時間準備那次面試,依然沒有被錄用。反復修改簡歷的糾結,每次面試前的緊張,一年多找工作的經歷讓柳藝秋感到有些疲憊。

      “感覺所有面試官對男生的態度更好一些,當時和我一起面試的那組,3個男生全都被錄用了,其中有一個是我同學。說真的,他各方面都很難說比我好。得知這樣的結果,我特別崩潰。”比起可以擺上臺面的“能力不足”這個理由,因為性別原因而被淘汰,柳藝秋難以接受。

      我國“勞動法”第十三條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33.0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遇到過用人單位有性別歧視現象,而這種現象絕大多數發生在女性畢業生身上。

      李曉夢在廣東一所高校就讀碩士研究生,她將在今年7月畢業。可是現在,她還沒有找到工作。

      “我在廣州的一家媒體實習了很久,寫過一些重要的報道,前輩們對我印象很好,說我一畢業就可以入職。我以為自己可以順利進入這家媒體,可臨近畢業,這家媒體卻沒有與我簽約的意向。”后來,李曉夢從在那里工作的師兄處打聽到,考慮未來可能有夜班,他們就招入了一名男生。

      “女生就不能上夜班了嗎?”她表示不理解。

      陳寧是浙江一所高校英語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從小就有一顆教師夢的她早早就把理想單位定在中學,但在應聘時,她發現不少學校都對男女應聘者“區別對待”。有些注明“男性優先”,有些則變相要求“女畢業生學分績點需在全系前10%,男畢業生則只要前30%”。

      大一時,陳寧就對“女師范畢業生找工作難”有所耳聞,因為從整個師范類畢業生的性別比例來看,女性數量已經遠遠超過男性。“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足夠優秀,才能得到和男性畢業生同樣的機會。”陳寧也承認,男老師精力、體力和時間更充足,更容易出教學骨干。可當看到類似就業歧視的消息時,她也深感不公。同時,陳寧也多了一層反思:“很多 歧視 存在有各種各樣的社會原因,他們和我們都有無奈的地方,怎樣用實際行動去破除這些偏見壁壘,才是我們這些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需要考慮的。”

      985、211成固定標簽

      如果說先天條件——性別因素導致的不公平,讓女畢業生耿耿于懷,那么是否出自名校,更是讓一些畢業生發出“輸在了就業起跑線上”的無奈感慨。

      陳偉昊即將從福建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畢業,他所在的學校目前正在準備著二本升一本的相關工作。他心想如果學校能在他畢業前升成一本院校,他日后找工作或許會順利些。

      可現實往往不那么簡單,招聘單位對于求職者畢業學校的要求遠比陳偉昊想象的高。哪怕是在一些校招活動中,他依然強烈地感受到了擋在部分企業與求職者中堅不可摧的“名校壁壘”。

      “我參加過在福州大學舉辦的一場校園招聘活動,有很多不同的企業前來招聘。當時,我覺得一家深圳的企業還不錯,只是我人還沒坐下,面試官就問, 你是985、211高校的學生嗎? ”如此直接的提問,讓陳偉昊吃了一碗猝不及防的“閉門羹”。他坦言:“我連簡歷都來不及遞上去,就被無情拒絕了”。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7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凡校園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有限定院校、性別、民族等歧視性信息。盡管如此,企業依然將是否名校畢業作為隱含的條件。在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42.15%的受訪者受到了學校檔次不夠所帶來的阻礙。

      其實,非985、211院校不乏有能力的人才,浙江一所高校畢業的顧瑤瑤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不要說在正式就業上有歧視了,單純想拿到大公司的實習資格都很難。“在挑選實習生時,985、211出身的畢業生就具有天然優勢,而對于我這種沒有名校背景的,篩選條件就很苛刻。”顧瑤瑤曾憑借全系第一的績點爭取到了紐約投行實習的機會,而在同期的中國學生中,絕大多數都出身名校。“一開始和名校學生一起工作我也有點犯怵,但真正工作起來,我們都是一樣的。”在實習期間,顧瑤瑤和名校的學生同樣面對著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最后的實習成績不是靠 拼學校 ,而是靠我們實打實的努力和實踐得來的。”

      顧瑤瑤也承認,名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確實大部分有“質量保證”,但這不應該成為企業在招聘時區別對待的理由,大公司不能堵死非名校生的就業路,“如果讓我們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我們不一定就比名校的學生做得差。”顧瑤瑤提起了自己曾出國交換的經歷,和她同班的也有國內名校的交換生,還有國際名校的交換生,但在一門英文課程的期中考試中,顧瑤瑤以98分名列第一。“事實證明,如果有相同的平臺,非985、211高校的我們,依然有機會比名校學生做得更好。”

      但顧瑤瑤坦言,目前要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確實較為困難,她也不想在院校出身上“低人一等”,她選擇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

      家鄉、屬相、星座等也成被拒因素

      林承琦是浙江一所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他的戶籍地是河北。參加過浙江省內各大招聘會的他總結:“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對戶籍限制比較嚴。”他還發現許多口碑不錯的企業和機構的招聘海報上都寫著“本地戶籍優先”,有些甚至還強調“僅招收當地戶籍或附近地區的畢業生”。

      因此,林承琦不得不放棄浙江省內大型事業單位和企業,試著將簡歷投到了杭州當地一所對應聘者要求不算太高的民營學校,但在對方表露出簽約意向時,他還是退卻了。“民辦機構沒有保障,而且員工的壓力也大。我又不是杭州本地人,挺難 摸清 私營機構的底。”林承琦坦言,“如果我在杭州定居,就不得不考慮未來的買房的問題,而現在杭州又出現了購房限制。再加上我是家里的獨子,也得為父母考慮。”

      林承琦周圍的大多數非浙江戶籍的朋友大多選擇了回家鄉工作。“之所以回到家鄉求職,不僅是因為在家鄉也許可以得到更高的待遇,更因為遭遇著沒有當地戶口的無奈。”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結果顯示,應屆畢業生不僅在以上各方面面臨著就業不公平的待遇,更有人表示“顏值”不夠高導致找工作難,還有4.3%的受訪者遇到過星座、生肖等歧視。這些不可控的因素,竟然也成了一些應屆生就業過程中的阻礙。

      “現在立法部門亟須在法律上確定一個可操作化的歧視認定標準,以提高就業歧視的司法救濟能力。”浙江師范大學法學博士溫榮一直在關注就業歧視方面的問題,他帶領的研究小組,以浙江省公務員招錄為例,分析了浙江省從2008年至2017年的招聘要求。研究小組發現,在公務員招聘中,性別歧視的情況仍然存在,但公開歧視已經越來越少。

      此外,溫榮認為,凡不符合崗位需求、糾偏需要,因而造成社會隔離的行為均屬非法的就業歧視。“特別是在公務招聘中,歧視行為需從嚴限制。對弱勢群體的傾斜保護政策也需要有期限、范圍、手段及程度限制,否則容易構成逆向歧視。”他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柳藝秋、李曉夢、陳寧、陳偉昊、林承琦、顧瑤瑤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真我 GT7 屏幕參數:邊框比iPhone 16 P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性猛交XXXX|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