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那些攜手走過的路、一起鑄就的精彩永遠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中?;仡檨砺?、眺望前程,我們攜手同行,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夢想從腳下匯合延伸

      再過幾個月,一條鋼筋水泥織造的“夢幻絲帶”將在伶仃洋海域輕舞飛揚。

      從內地到香港,從香港到內地,就像從城市的一邊到另一邊,特別是粵港澳的人們,開始沉浸在這種“同城”的樂趣中——昔日的想象成真,兩地的血脈相連在全新的時空圖景上實體呈現。

      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世界最長的鋼結構大橋、擁有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的大橋,正是構筑這時空圖景的重要一環。

      基于合作不斷加強的過去、正在深化的現在、繼續提升的未來而催生的港珠澳大橋,既是密切合作的地理坐標和物理樣本,也恰是衡量、體現內地與香港合作再攀高峰的標尺和標桿。

      從共同組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到共同成立三地政府聯合工作委員會,緊密溝通一以貫之。面對三地法律法規、工程標準各異,友好協商一以貫之。“進度服從質量”“就高不就低”,共識達成,精彩紛至沓來。

      作為首個連接粵港澳三地及由三地“共建共管”的跨境運輸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在極險、極復雜、極具挑戰性的施工環境和要求下,創造出“海底穿針”多項工程奇跡,打造出世界唯一深埋隧道,填補了多個“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

      因加深合作而成的跨境基建項目,還有廣深港高鐵。一個例子饒有意味。高鐵內地段和香港段由跨境隧道連接,高鐵內地段項目隧道為“單管隧道”設計,而高鐵香港段按香港消防條例規定,南向和北向兩線必須采用“雙管隧道”設計。

      如何接駁?兩地的工程團隊坐在了一起。頭腦碰撞、智慧交響,經過多次分析研判、多次技術會議和專家評審,一個“雙管變單管”的連接器構想成形,跨境隧道以一端雙管、一端單管自然轉換、無縫接駁的方式一體建造,高鐵香港段自此匯入國家2萬多公里的高鐵網。

      相距2200公里的北京與香港在基建項目上的合作同樣多姿多彩。

      “可以用‘情投意合’來形容。”京港地鐵總經理邵信明如是感慨。4號線、14號線、16號線,北京的地下世界里,一條條融合北京元素、香港特色、國際標準的地鐵線盡顯現代氣質、藝術氣息和人文關懷。

      在深港陸路口岸,人們更是深切體會著暢行在兩地之間的便利,用匆匆步履、滾滾車輪為20年來的演進作證。

      1997年深圳口岸年出入境人次僅有6100萬,2016年增長至2.39億人次;1997年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僅有380萬輛(架、艘),2016年增長至1580萬(架、艘);原來通關可能要排隊一天,現在只需5分鐘,跨境學童自助通關快時只需要3秒。

      繁榮在相互成就中延續

      說起2003年3月10日的一則新聞,很多香港居民仍然記憶猶新。當香港無線電視臺播報出威爾斯親王醫院有7名醫生、4名護士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消息時,誰也不會想到一場災難性的疫病正在凌厲襲來。

      1755人感染、296人死亡,非典的沖擊波瞬間將香港拉入恐慌中,平時喧鬧的中環成了“倒著走都不用擔心碰到人”的光景,而香港的失業率急速攀升至8.7%。

      “假如特區有困難,例如在醫療物資及防護器材的供應等需要內地協助的話,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援”,同樣緊缺抗疫醫藥物資的內地伸出了援手,其后“個人游”開放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簽署了。救急與救困、輸血與造血,陷入極度困難的香港經濟短時間內硬是被拉了上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香港立時行動起來,震后不到30分鐘,香港紅十字會撥出50萬元人民幣馳援災區;不到8小時,特區政府向立法機關申請緊急撥款3億港元賑災。95%的香港居民捐款,援建資金累計達百億港元,親赴災區的義工達2000人次,8年再造、山河重整,今日挺立著的汶川,傾注了多少香港同胞之情!

      一系列的互助行動和舉措共御天災、消弭困頓,兩地的合作熱情持續升溫、合作機制不斷升級。

      2004年10月至2015年11月,CEPA的10個補充協議、2個子協議陸續簽訂。

      “CEPA大大加強了香港與內地的貨物和服務貿易關系,大大促進了兩地貿易及投資便利化,共商共贏,互惠互利,前所未有的服務貿易自由化讓兩地的開放與合作達至新高度。”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

      因為CEPA,內地對香港開放了153個服務貿易部門,占全部服務貿易部門的96%;因為CEPA,香港十家律師事務所得以在內地以合伙方式聯營;香港的醫療服務提供商在內地設立26家醫療機構;因為CEPA, 港產片不再受配額限制,香港方面可以控股合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港資旅行社可以獨資運營。

      政策溝通,貿易暢通,合作由點及面、由線成片,兩地在深度互通互融中書寫著20年來攜手走向繁榮發展的魅力篇章。

      2017年6月9日,香港恒生指數再度突破2.6萬點。中環某證券公司,坐在電腦前的資深股票經紀人劉先生輕松怡然。“1998年我就來了香港,歷經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動搖過信心。香港的經濟有底氣,內地的經濟夠蓬勃,向好的趨勢不會變。”

      翻閱經濟的“晴雨表”,從香港金融市場20年來的變遷之路上找尋發展的足跡,更能清晰、直觀地感受兩地合作之力度。

      20年,港股市值由3.2萬億元增至28萬億元,增長近8倍;上市公司數目由619家增至2000多家,增長近3.3倍;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由83家增至1013家,占全港上市公司總數50.4%、港股市值的63.7%。

      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2015年7月,香港與內地基金互認;2016年12月,深港通開通;2017年5月,債券通獲批。

      “炒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對記者說,“我們常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但20年前香港只是一個區域性的金融中心”;“一國兩制”成為“香港金融業過去和未來繁榮發展的基石”。

      共創美好明天

      落馬洲,河套地區,一塊87公頃的土地沉默了20年。2017年1月3日,時任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已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一個香港史上最大的創科平臺開始構建。

      2017年6月1日,香港科技大學內地事務主任施天藝博士在朋友圈里興奮地分享了一則消息:北京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牽頭成立的“京港大學聯盟”將在一年內成立。“緣,妙不可言;看,機遇無限。”他給自己發的消息點了個贊。

      2012年6月28日,《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關于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的意向書》簽署,“萬人交流計劃”啟動。僅香港科技大學每年就有500多名師生獲此扶持到內地60多所高校進行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文化考察和社會服務。“我來了,我看到,我感受著進步的中國和中國教育。”參與過此項目的香港大學醫學院陳天恩博士說道。

      香港宣基中學學生設計的“太空養蠶”實驗隨“天宮二號”飛天;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在香港設立;每個香港的中小學生都會得到至少一次資助到內地交流的機會;570所學校與內地學校結為“姊妹”;每年近4000名青年由特區政府組織到內地就業實習,700多名公務員赴內地培訓……

      人在互動,物在互通。當看到香港市場95%的活豬、100%的活牛、100%的河鮮、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和100%的天然氣、99.9%的石油氣都是由內地供應這樣的數字時,人們不難理解兩地合作關系的既是繁榮大計,也是生活必需。

      從1997年到2016年,內地赴港旅游人次從236萬暴增至4277.8萬,占整體訪港旅客的76%;而2016香港往內地的游客總數達8106萬人次,達到了內地入境市場的59%。

      特區政府在內地設有5個辦事處、11個聯絡處,內地在香港開辦4000多家中資企業,每年在香港注冊的婚姻中超過30%為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婚姻,兩地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決的安排;互為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和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之一,香港是內地的首選海外上市地,內地是香港的最大貨物供應地、最大出口市場……

      政府、社團、民間頻密互動,經濟、社會、民生協同發展,香港與內地關系從未像今天如此緊密,早已從割不斷的血緣、地緣共同體,深化為全方位的相互支撐與依存。

      近日,談及香港與深圳的關系,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譬如兄弟”;香港工商總會首席會長江達可帶著650人從貴州考察回來后,深感“大有可為”;在最近的某次論壇上,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對閩港合作評價:“舉足輕重”。京港、滬港、魯港、龍港……發生在兩地之間的互動每天都在進行。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又來了,實力超群、優勢集群打破瓶頸、打開格局,在領跑中開始了新的征程。

      一路向前!內地與香港,合作仍在繼續。

      2017年5月12日,一個關于香港認繳亞投行7651股股本的議案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獲審議通過。6月13日,特區政府正式宣布:香港已成為亞投行新的一員。

      2017年5月1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破格”作專題發言:“最國際化的城市”“一個十分好的伙伴”“超級聯系人”,一系列詞匯的背后是對香港優勢和定位的清醒認知,是為“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的信心和期待。

      一起走出去!在巴基斯坦真納光伏產業園、印度中央邦東西橫貫公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昆波碼頭、東非吉布提港,內地與香港,已經攜手,在向全球不斷擴展著的合作版圖上烙下越來越多的印記。

      “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是林鄭月娥去年在擔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期間,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選定的口號。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路上,內地香港同心同行,將一起共創、共襄這新的盛世。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8日 01 版)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春景上新 繁花似錦!就像莫奈的油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剧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