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4億
捐贈收入居榜首
在統計中,北青報記者發現,北京2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有15所高校在其他收入項目中公布了捐贈收入。捐贈收入排名前五的學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以40666.24萬的總額遙遙領先,剩余四所學校的捐贈金額分別是8558.55萬、1748.47萬、1470.98萬、523.24萬。此外,多次以校友捐款新聞上熱搜的中國人民大學未公布捐贈收入。
捐贈收入或多或少影響著學校的整體收入情況。以清華大學為例,該校2016年的收入較2015年度增長7.65%,其他收入就增加了37053.79萬元,達到282929.18萬元,占總收入的17.55%,而捐贈收入就占到了其他收入的14.3%。此外,清華大學也是全國高校中獲捐贈最多的學校。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統計,清華大學校友累計捐贈25.29億,問鼎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冠軍,刷新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最高紀錄。
相較捐贈收入多的學校,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捐贈收入只有百萬左右,分別是158.4萬、116.4萬、81.8萬。由此可見,高校接受社會捐贈的多少與其綜合辦學實力、教育教學水平、社會服務水平、社會影響力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
文/本報記者 李夢婷
3校增加“雙一流”
大學建設經費
在2016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制訂“雙一流”實施辦法。北青報記者從在京24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決算里發現,人大、北師大、北郵三所高校增加了“雙一流”大學建設經費,以此來響應“雙一流”大學建設的政策。
北師大在決算表說明的“高等教育”欄里指出,2016年度收支決算數為174864.38萬元,比2015年度決算數增長0.23%。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財政撥款收入較上年增加,項目支出中由于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等財政撥款收入增加、支出增加。
中國人民大學則在2016年度追加了“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經費。同樣,北京郵電大學也增加了“雙一流”專項撥款。
文/本報記者 李夢婷
購房補貼多增長
清北超6千萬
北青報記者發現,24所高校均有購房補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的購房補貼支出也遙遙領先,四所學校的購房補貼分別是6981.61萬、6266.69萬、4181.87萬、3734.72萬。
高校的購房補貼支出也影響著學校的總體支出。比如,清華大學的住房保障支出增加了2574.16萬元,北京大學的住房保障支出增加了2643.94萬元。同樣,這兩所大學的2016年度支出也都有所增加,清華大學增加了44911.27萬元,北京大學增加了52000.11萬元。
也有學校說明了購房補貼增加的原因。中國政法大學在決算說明里提及,學校增加住房保障支出是在執行“保障養老保險改革并適當提高職工福利”的支出預算工作宗旨。
文/本報記者 李夢婷
專家觀點
(對話專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高中小學教育”具體細目應更細致地公布
北京青年報:從決算表上看,部分大學的“小學教育”“高中教育”支出金數額非常大,這是為什么?
儲朝暉:首先要說,我們國家強調的教育資源均衡化,主要是指義務教育。當然高中的發展也不應該過于集中在少數學校。但是不可否認,有些知名大學憑借自身資源,對其附屬中學有多種、強大的經費籌措渠道。比如清華的“高中教育”支出很高,有3億多元,但清華在這一項上的收入更高,達到4.1億多元,其中只有5000多萬是來自財政撥款——這5000多萬財政撥款可能是來自北京市的,也可能是來自國家給清華大學的撥款中的一部分,或是二者之和。你如果上清華附中教育基金會的網站,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僅僅依靠政府對學校的財政撥款,已經無法滿足清華附中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支持西部師資培訓、資助貧困特優學生、助推寒門英才圓夢、培養高水平拔尖創新人才的經費需求,因此學校的發展需要凝聚社會各界多方面力量的支持”。所以說,清華附中的年度支出雖然高達3億多元,但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自籌經費,而非財政撥款。
熊丙奇: 大學附屬學校的“高中教育”、“小學教育”一項的收支超過上億,我們一般公眾看到這樣的巨額,顯然是會超出預期的。在決算收支表格中,我們并沒有看到針對“高中教育”、“小學教育”更具體細目的開支,“高中教育”的收支并不完全等于某大學附中一年的收支,像大學與高中合作的項目經費、高校與中小學銜接課程的經費是否算在其中,這個我們無法得知,應該“高中教育”、“小學教育”的具體細目更細致地公布。
北京青年報:長久以來,高校預決算中“三公經費”的公開情況一直不好,是為什么?
儲朝暉:高校的經費管理中一直有一個誤區:把行政人員和科研教學人員一刀切、一起管。因為科研教學人員的科研活動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用行政命令一刀切,其后果往往是他們的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在科技界進行改革。我認為高校科研教學人員的經費應該由其項目負責人負責分配和管理。
北京青年報:國家推動高校改革、教育資源均衡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為什么從收入、支出的賬面看,高校的排名幾乎沒有改變?
儲朝暉:我們國家的高校財政撥款對大學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在這方面,政府扮演了主辦者的角色,直接決定了大學的權利榜。
北京青年報:在決算里公布捐贈收入的大學比較少,也不寫是如何使用的,對此您怎么看?
儲朝暉:現在各個大學的捐贈收入來源比較多元。可能有些學校對財政經費執行得非常嚴格,對非財政收入就不是那么嚴格了。一些著名學府的校辦企業的開支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在目前的情況下,公立大學要嚴格執行政府規定,力求做到公開透明。
北京青年報:一些高校的“其他收入”一項數額比較大,占總收入的比例也很大,又沒有詳細公布“其他收入”的組成,是怎么回事?
儲朝暉:這跟前一個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問題:監管不到位、學校做不到公開透明,會計的賬上自然就不精細。
文/本報記者 雷嘉 劉旭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建21所高校獲專項補助 重點實驗室補助275萬元2017-10-24
- 游戲創造聯系:王者榮耀高校行組建文化矩陣2017-10-09
- “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 廈大福大上榜2017-09-21
- 權威發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2017-09-21
- 3000年周禮佾舞翩躚入高校2017-09-14
- 韓青年掀“素食旋風” 高校出現素食愛好者社團2017-08-25
- 法國高校錄取系統飽和 6000名高中畢業生沒學上2017-08-25
- 教育部解決高校高層次人才及家庭住房醫療等問題2017-08-22
- 臺灣“高考”放榜 缺額量創8年來新高達3488人2017-08-08
- 福州市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座談會召開2017-08-0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