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守護可可西里,他們交出這樣的答卷……(2)

      這是2016年12月1日航拍的可可西里地貌。新華社記者 吳剛攝

      “只要融入這支隊伍,你就會找到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龍周才加說。

      進山了,隊員們就會擰成一股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給了隊友。

      進山了,隊員們最喜歡的,不是牢騷抱怨,而是放聲高唱著嘹亮的藏歌。

      “更何況,到了山里,看到藏羚羊在你身邊奔跑,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有對大自然深沉的熱愛,才有無怨無悔的付出。

      記者到索南達杰保護站時,龍周才加和同事正在給今年救助的7只小藏羚羊喂晚飯——每只小羊一瓶牛奶。

      喂完奶,兩個人坐在羊群里。不時有一兩只小羊湊到跟前,龍周才加伸出一只手摩挲著它們的頭。小羊“咩咩”地叫,他也“咩咩”地回應著。

      “小羊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要放生的時候,肯定不舍得,但它們畢竟是屬于可可西里的。”他說。

      2001年,保護站成功救助并人工飼養了第一只藏羚羊“愛羚”。多年來,被救助成活的藏羚羊已經有500多只。

      天天在山里,家里人咋辦?

      “還沒結婚呢!跟藏羚羊打交道有點多,跟女孩子打交道就少了!”龍周才加說。他今年才28歲,卻已在可可西里工作11年。

      上站、巡山,一個月下來,他只有三五天時間能在格爾木。“就算成了家,我們也沒有多少時間能照顧家人。”他說。像他一樣,這里的小伙子普遍結婚都比較晚。

      趙新錄想了半天,還是說“家里人挺支持”。盡管兒子小的時候,兩三個月才能見一面。但家人都覺得,他做的是跟英雄索南達杰一樣的工作,從來沒有一句抱怨。

      但家里人知道,每次進山,吉兇未卜。這里至今延續著一個神圣而莊嚴的儀式——巡山隊員出發前,家人、同事都要前來送行。

      巡山隊員和親人、同事一一擁抱、貼面。這是藏族人的傳統禮儀,也飽含著祈愿平安歸來的最深的祝福。

      有人說,隨著監測技術的應用,現在的可可西里巡山隊可能是最后一批巡山隊員。

      秋培扎西說,科技手段再發達,人的作用也不可替代。更重要的是,可可西里人的堅守精神永遠不會消失,那是對自然的無比敬畏,對美好生態的永恒追求。

      希望樂土——從自覺意識到制度保障,可可西里的綠色發展之路必將更加寬廣,成為展示美麗中國的一扇生動窗口

      曲麻萊縣多秀村,地處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域。

      藏羚羊、藏野驢時不時光顧,草原狼、棕熊等食肉野生動物也常常出沒,不少牲畜死于它們口中。

      “牛羊吃草,狼吃牛羊,這是自然規律。這里是牧民和牲畜的家,也是野生動物的家,我們共享著一片草原。”牧民江巴才成說。

      在可可西里周邊的牧民心里,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正在生根、發芽。

      人們領悟到,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件事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多秀村村民青次扎西去年成為政府聘用的一名生態管護員。

      每周一,他都要騎摩托車沿著村里到可可西里的道路進行生態巡護,早晨出發,晚上回來,往返近300公里。

      記者在109國道遇到正在巡護的青次扎西時,他的摩托車后座上載著一個已裝滿垃圾的編織袋,旁邊放著一個破舊的小書包。

      青次扎西打開書包,里面有幾塊糌粑、一杯茯茶,還有一個記滿了藏文的日記本。

      “上面寫著每次巡護的發現,如路邊的垃圾是多了還是少了,草原上的招鷹架等生態基礎設施是否完好,有沒有發現生態違法行為等。”青次扎西說。

      不到1年的時間里,他記完了5本日記本,用壞了16個編織袋。

      守護可可西里,他們交出這樣的答卷……(2)

      這是2016年12月2日航拍的位于可可西里地區的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

      36歲的青次扎西原本是一位牧民。迎著朝陽將牛羊趕至沾滿新鮮露珠的草場,曾是他一天最快樂的時刻。但好景不長,由于盜采分子涌入、牧民過度放牧等因素影響,可可西里的草場被嚴重破壞,湖水也遭到污染,越來越多牛羊無草可吃、無水可飲。

      放下牧鞭、保護草原,是青次扎西從那時起就萌生的念頭。如今,像青次扎西這樣的生態管護員在可可西里、在三江源地區越來越多。他們停止放牧或減少牲畜數量,領起了政府發放的工資,家里收入有一定保障的同時,草原生態也得到保護。

      “第一次來可可西里時,看到沿著路邊徒步撿拾垃圾的牧民,內心很震撼。”游客牛浩說,這里是足以讓每個外來人都心生觸動的生態教育課堂。

      布周說,越來越多的游客也選擇緊緊攥住手中的垃圾袋,不愿辜負眼前的美景。

      穿越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線分布著8座綠色驛站,大部分騎行、自駕的游客自覺來此丟棄垃圾,不少人還主動在驛站當起了志愿者。

      來自北京的生態志愿者馮啟芳說:“很多人發自內心地熱愛可可西里,愿意為這里做一點自己微小的貢獻。”

      聚流成川。各方力量匯集在可可西里,共建、共享、共同守護這片美麗荒野。他們身體力行,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付諸實踐。

      申遺成功后,可可西里獲得新的機遇,她將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生態理念和綠色形象。

      知名度更大了,可可西里生態被破壞的風險是不是更高?

      “申遺成功并不意味著可可西里能安享其成。”布周說,世界遺產地每年都要接受動態考核,必須在機制、科研、管理等方面達到極嚴格的世界標準,始終完好保存自然風貌。

      巡山隊員們坐進課堂、捧起書本,開始學習野生動植物分類、生態本底調查等基礎知識。“未來,我們既要當好可可西里的守護者,也要做好當地的生態觀察員和宣講員。”龍周才加說。

      “在不斷理順完善機制的基礎上,可可西里還將努力強化區內的科研支撐。”李曉南說,目前,中科院、清華大學及青海省政府正籌劃組建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有望為包括可可西里在內的自然保護地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培養專業人才。

      今年,可可西里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及大數據分析系統也進入籌建階段,未來所有衛星和野外調查數據將在這里匯總,向相關研究機構開放。

      李曉南說,“拿拳頭保護生態”的模式將成為歷史,當地將在生態教育、生態科研等領域發揮更多作用。

      “我們正努力將可可西里打造成展示美麗中國的窗口。”他說。

      從這個窗口,人們將看到什么?

      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好的共同家園,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壯美前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來源:新華社

      記者:毛磊、高敬、陳凱、張濤、李琳海、李亞光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www.91亚洲|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