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就診幾分鐘,候診幾小時

      兒科資源短板待補齊(聚焦·追蹤兒童看病難(上))

      本報記者 申少鐵

      就診幾分鐘候診幾小時 兒科資源短板待補齊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有13名醫生,一天最多要做16臺手術,醫生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10個小時。該院前段時間成功為一名患腎母細胞瘤的2歲女童完成腫瘤切除手術。圖為該院小兒外科醫生黃文華(左)和手術室護士鄭偉熙在手術前安撫女童。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攝

      “候診3小時,看病3分鐘”是很多家長帶孩子看病的感受。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千名兒童擁有的兒科醫生數僅為0.53,遠低于發達國家的0.85—1.3,兒科醫生缺口很大。目前,我國兒科醫生供給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很多醫學生不愿選擇兒科專業,畢業后不愿去兒科工作,兒科醫生流失率較高。兒童看病究竟有多難?兒科醫生為啥供不應求?如何破解兒童看病難?從今天起,我們推出“追蹤兒童看病難”專題報道,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

      ——編 者

      孩子看病候診長

      我國兒科醫生本來數量就不夠,加上二孩政策放開,兒童數量增加,兒科醫生緊缺問題更突出

      “帶孩子看病真難。”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張女士對記者說,一天凌晨,3歲的女兒樂樂突然發燒,張女士當時用濕毛巾給樂樂擦拭了額頭和手腳,還喂了一些退燒藥,希望她能好起來。

      早上7點多,張女士給樂樂喂早飯時發現她的牙齦紅腫,舌尖上出現了皰疹。“當時,害怕樂樂得手足口病,決定趕快帶她去附近的醫院。”張女士說。

      “當天排隊掛號的人并不多,心里暗自慶幸這次看病應該不折騰。”張女士說,帶女兒到醫院,一會兒就掛上了號。“當發現樂樂的就診序號是280號時,心里的慶幸瞬間消失。”張女士說,根據以前看病的經驗,女兒可能要到下午才能看上病。

      張女士帶著女兒去護士臺分診,發現候診區的椅子上坐滿了帶著孩子的父母,正在就診的序號剛到69號。原來,張女士雖然避開了掛號的高峰,但趕上了候診的高峰。

      負責分診的護士讓張女士帶樂樂先去做指血檢驗,以確定皰疹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等了1個小時,張女士拿到檢驗結果,發現才叫到132號。“這時樂樂病懨懨的,趴在我的肩膀上,一動不動,說醫院太吵想去外面。”張女士說。

      中午12點,張女士帶著樂樂到候診區查看叫號情況,發現剛到187號。中午下班時間到了,專家門診和兩個普通門診已關閉,剩下的兩個門診還在加班接診,分診臺的護士也在值班。

      “整個上午,樂樂很聽話,但中午越來越不安,哼唧不停。我感覺她的小身體更燙了,測體溫已經燒到39度。”張女士回憶,一旁的分診護士建議她們找個相對安靜的地方休息,讓小孩子放松下來,下午2點再來等。張女士帶著女兒在醫院一個角落找了椅子坐下,叫了外賣,草草解決了吃飯問題。

      “一直等到下午2點多,樂樂才看上病。”張女士說,醫生確診樂樂是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皰疹型咽峽炎,開了一些退燒貼和消炎藥。張女士計算了一下時間,算上排隊掛號,醫生看了不到10分鐘,自己花了近5個小時。

      “兒童看病難的根本原因是兒科醫生太少。”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會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楊健認為,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兒科醫生本來數量就不夠,加上二孩政策放開,兒童數量增加,兒科醫生緊缺問題更加突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主任秦炯分析,上世紀90年代,兒科萎縮很厲害,很多醫院甚至撤了兒科。近幾年來,不少大醫院逐步恢復兒科,但恢復的速度和數量有限,床位數和專業科室仍太少。很多高齡父母加入生育隊伍,孩子出生患并發癥的風險加大,就醫需求更大,進一步加劇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

      “兒童專科醫院缺乏,也是兒童看病難的原因。”楊健說,以北京為例,在公立醫院中,地方兒童專科醫院有2家,部隊有1家,總共3家。相對于龐大的人口規模,兒童專科醫院太少。

      兒科資源缺口大

      全國廣義兒科醫生總數只有13.5萬人,兒童專科醫院共73家,且分配不均衡

      今年6月,中華醫學會發布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基礎數據)》顯示,全國廣義兒科醫生總數只有13.5萬人,兒童專科醫院共73家,其中東部41家,中、西部加起來才32家,兒科資源稀缺,且分配不均衡。

      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兒童職業(助理)醫師數達0.69名。專家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預計到2020年,我國兒童數量超2.9億人,若要實現每千名兒童0.69名兒科醫生的目標,兒科醫生缺口近9萬人,若按發達國家每千名兒童0.85—1.3名兒科醫生的標準,我國兒科醫生缺口在20萬人以上。

      “兒科不掙錢。”楊健說,過去醫院發展比較均衡,兒科還是發展的重點。當很多醫院開始以經濟效益為導向時,兒科發展就出現困難。兒科收入相對低,檢查少,用藥少,特別是在原來以藥補醫的政策下,醫院要發展、要營利,不掙錢的科室就要減少,所以兒科就成為被削弱或取消的對象。

      秦炯認為,兒科的人力、物力、技術等成本更高。比如采血,給成人患者抽血,他們不會抵觸,最多2分鐘就結束。而小孩會害怕甚至哭鬧,拒絕抽血,需護士過來幫忙控制,強制抽血。如果小孩掙扎,可能沒有抽到血,反而碰壞針頭,需再次抽血。這些多耗費的人力、物力在原來的醫療定價體系里面并沒有體現,醫院發展兒科的積極性不高。

      過去,兒科醫生的教育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從1999年開始,教育部為拓寬兒科醫生的專業知識面,決定醫學院不再招收兒科本科生,到研究生階段才細分兒科專業,從此本科層次兒科醫生的來源被切斷,一些醫學院甚至取消了兒科系。從1999年到2015年,全國兒科醫生僅增加5000名。近幾年,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多所醫學院校開始逐步恢復兒科系。

      “當時醫學院取消兒科系,出發點是好的,因為從事兒科工作也應有通科的醫學知識,但是改完后問題就來了。”秦炯說,醫學畢業生選擇兒科的非常少,導致兒科醫生供給減少,而且選擇兒科的普遍是成績相對較差的畢業生,導致兒科醫生整體質量不高。“許多醫學院陸續恢復兒科系,將會增加兒科醫生供給,但還需要一段時間。”

      兒科醫生流失多

      兒科不是“小兒科”,接診患兒時,需要醫生有更好的判斷能力和溝通能力

      家住河北保定的4歲患兒小堯咳嗽了一個多月,吃了消炎藥也不管用。為了讓小堯得到更好的治療,媽媽王女士帶他到北京兒童醫院就診,該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郭琰接診了小堯。

      小堯由于年齡小,不會表達,就診過程中都由王女士來描述病情。郭琰用聽診器測小堯的心跳和呼吸情況,診斷病情為哮喘,左眼患有輕微的結膜炎。郭琰給小堯開了一些藥物,并向王女士介紹哮喘的癥狀特點和未來的治療要求。

      王女士拿到藥又帶著小堯回診室。原來,郭琰開的藥中有一種氣霧劑叫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患者未經醫生指導都不知道怎么吸。郭琰要小堯拿著比鼻煙壺稍大的小藥瓶先模擬吸一次,看是否正確。果然,小堯的吸入方法完全錯誤。

      “吸藥之前先盡量把肺內的氣體呼干凈,吸氣的時候要用力而且連續,有一定的爆發力。吸氣完畢后不要著急呼吸,憋氣盡量長一些,給藥物一個沉降到小氣道的時間。”郭琰說,如果吸藥方法不對,藥液不能很好地到達肺部,治療效果會打折。郭琰接過小藥瓶,親自示范。然后,他又建議小堯按照正確的吸入方法再練習兩次。

      “回家的時候一定要按正確的方式吸藥,不然藥都浪費了。這么小的一瓶布地奈德價值170多元。”郭琰說。王女士不斷點頭,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盯住兒子用藥。

      “兒科不是‘小兒科’,接診患兒時,需要醫生有更好的判斷能力和溝通能力。”楊健說,很多人認為兒科很簡單,其實不然。兒科又稱“啞科”,因為患兒表達能力差,有的患兒只有幾個月大,病情的描述幾乎全靠家人。兒科的疾病嚴重程度和復雜程度不亞于成人,有很多成人疾病在兒科也有,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但很多兒童的病,成人不一定會得,比如一些復雜的先天性罕見病,這對兒科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給兒童看病最大的風險,是一些很重的病沒有看出來。”秦炯說,兒童很多重病的癥狀表現跟常見病差不多,比如咳嗽、發燒、皰疹等。例如夏秋季節兒童容易患細菌性痢疾,很簡單的病,但是有10%的患兒是中毒型的,發病癥狀是抽風、休克、高燒,沒有痢疾的癥狀,如果24小時內不能及時正確救治,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醫生經驗不豐富,很難想到是中毒性痢疾。這種痢疾很容易治,患兒注射或者服用抗生素,很快就能康復。“關鍵是這種痢疾一開始沒有腹痛腹瀉的癥狀,所以考驗著醫生的判斷力。”秦炯說。

      每天早上7點半,郭琰就趕到病房,查看患兒的狀況,與家屬聊聊病情;下午六七點才下班,開車到北京東四環附近的家將近8點,如果遇到堵車會更晚。“患兒太多,加班是常態。晚上回到家吃完飯,兒子都準備睡覺了。”郭琰表示,兒子上小學一年級,自己從來沒時間去接送,也沒時間教兒子看書學習,這些都由妻子完成。“盡管兒科很忙,但收入相對較低,有很多兒科醫生都辭職轉行了。”郭琰說。

      “兒科醫生的收入,確實不如其他科室的醫生。”秦炯說,按照工作量來算,兒科醫生的付出更多,但回報太少。同樣是看病,兒科醫生需要花更多時間哄孩子,控制孩子情緒。

      《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基礎數據)》顯示,最近3年,我國兒科醫生流失人數為1.43萬人,占兒科醫生總數的10.7%,其中35歲以下醫師流失率為14.6%,占所有年齡段醫師流失的55%,綜合醫院的流失率遠大于兒童專科醫院的流失率。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youjizz|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