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慶、中秋雙節臨近,警方提醒這些騙術一定要小心
今年的國慶和中秋雙節很快就要到來,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機大干一場。南京警方梳理了往年假期常見的騙術,有的不法分子還利用月餅做文章行騙。
騙術一:“媽媽”寄的月餅竟是雜物
月餅是中秋賞月、探親訪友的佳品,許多市民會選擇月餅寄給遠方的朋友,而這中間的“快遞小哥”便被詐騙分子充分利用。去年中秋,南京市民李先生在家時突然一名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上門,手中還拿著一個快遞,聲稱這是張某某寄的食品快遞,需要李先生簽收。李先生聽到張某某是自己母親的名字,以為是母親寄給自己的月餅,沒多想就簽收了,同時支付對方30元的快遞運費。當他將快遞打開,發現所謂的“月餅”只是一個裝了雜物的盒子。發現被騙,打開門追“快遞小哥”,可早已不見蹤跡,只好報警。
警方提示:市民在收到貨到付款的快遞,一定要在檢查了貨物的基礎上,與寄件方取得聯系之后再給錢,千萬不要隨意交付錢財。
騙術二:中秋節防“在線抽獎”陷阱
去年中秋,市民陳某和老伴在家休息時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電視臺工作人員,中秋佳節節目組織在線抽獎,陳某的手機號抽到一等獎液晶電視加智能手機組合,現在節目組需要陳某提供住址。陳某拿不準對方是不是騙子,但想到這個節目確實是自己愛看的,便將自己的住址告知對方。過了一會兒便收到快遞信息,確實有快遞已在途中。此時陳某相信自己中獎了。第二天,對方以路途中出了些問題,需要繳納稅費及手續費為由,要求陳某匯款4.5萬元。陳某信以為真匯款后,始終沒有收到快遞,打電話詢問,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打通電話了,意識到被騙的陳某立即報警。
警方提示:市民在接到來歷不明的中獎郵件或電話時,一定要警惕,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更不要輕易向陌生人匯款,即便是熟人,也要與對方核實后再匯款。
騙術三:釣魚網站利用“月餅”設騙局
中秋將至,要防范釣魚網站以所謂的優惠活動設置陷阱。市民郭先生想著中秋即將到來,除了需要買些月餅自家吃,還要買一些送人,于是他在網上查找性價比高的月餅,在搜尋時跳出一個網頁彈窗“中秋好禮大促銷,買必送!”郭先生看到頁面各種各樣的月餅,且有大促銷活動,他在網站上填寫信息后準備買一盒試試,沒想到對方的客服馬上打來電話告知買10盒可以包郵還送大禮包,包含精美茶具一套。郭先生便購買了10盒月餅,一共支付了2980元。幾天過后,郭先生依然沒有收到月餅,于是打電話找客服,卻發現電話無法接通,網站也打不開。
警方提示:此類釣魚詐騙是不法分子在節日熱點時期制作精美的網頁,打出令人動心的促銷廣告,誘使受害人點擊,輕則個人信息遭泄露,重則被騙取錢財或電腦被植入病毒。市民購物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或選擇口碑好的電商平臺。
來源:揚子晚報
記者:任國勇 通訊員:棲公宣
責任編輯:肖舒
- 老人參加保健講座花七千多元買名醫中藥 一查竟然是糖果2017-11-10
- 青島:已婚男同時交6個女友騙財 有女子交往4年從未懷疑2017-11-09
- 5人團伙專騎共享單車碰瓷 分工明確合伙詐騙2017-11-08
- 長沙一女子遇“網購理賠”騙局 掃個二維碼丟了萬余元2017-11-03
- 發三條朋友圈能賺50元 推薦朋友加入有獎勵 有這好事?2017-11-03
- 男子一見鐘情轉賬200多次被騙 所愛女神還是大叔2017-10-31
- 臺灣破獲倒賣骨灰塔位詐騙案 涉案金額逾12億新臺幣2017-10-17
- 祖傳古幣被估價120萬?花1萬8鑒定后縮水成幾百元2017-10-13
- “高收入、低要求”成網絡招工詐騙慣用套路2017-10-13
- 國慶黃金周:19年間旅游人次從2800萬漲到7.1億2017-10-0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