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聞網訊 眾媒發聲,聚智共贏。11月9日,中國城市新聞網站新媒體發展報告會暨網絡媒體南昌行活動在南昌開幕,來自全國互聯網新媒體行業的“大咖”們齊聚南昌,碰撞出智慧火花,攜手探討新形勢下城市新聞網站如何抓住歷史性發展機遇,共同推動全國網絡媒體實現共贏、共享、共同發展。
南昌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良生
做強優質內容 錘煉品牌優勢
南昌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良生作了主旨發言。他認為:“要做強優質內容,錘煉品牌優勢是關鍵。無論傳播形式和渠道怎么變,新聞網站對優質內容的追求始終不會變。我們將提供更多有活力的內容,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用戶在快速瀏覽中汲取最新鮮、最營養的新聞信息;提供更多有情懷的內容,主動把脈社會情緒,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讓用戶內心更加溫暖、更加踏實、更加振奮;提供更多有深度的內容,以分眾化的視角激勵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盡情描繪和展現各自領域的中國夢,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李良生說:“堅持正確導向,生產優質內容,是檢驗媒體價值的核心要義。城市新聞網站始終堅守‘內容為王’,堅持內容定力,才能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實效性,持續打造媒體特色品牌,把中國故事講得越來越精彩。同時,還要創新傳播手段,重構傳播格局。建立適應互聯網和新媒體傳播的新‘編碼方式’,通過H5、VR、視頻短片、手機直播、網絡流行語、熱點話題等,切實提升優質內容的內在二次傳播價值,形成主流輿論矩陣;另一方面,在確保網絡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探索和推動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投入到‘中央廚房’建設、用戶體驗系統、內容分發系統等領域中,重塑媒體發展新模式,不斷鞏固和壯大主流陣地,讓新聞傳播煥發新的生機。”
最后,李良生建議,中國城市新聞網站聯席會所有成員單位共同發起如下自律倡議:
1、不忘初心,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
2、國家至上,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最基本的信仰。
3、依法辦網,堅持以法律為準繩,規范網站運營。
4、客觀報道,堅持以事實為依據,講真話寫真事。
5、成風化人,堅持以道德為指針,擔當媒體責任。
華龍網副總裁兼執行總編輯周秋含
專注新聞本質 發展互聯網生態+產業集群
華龍網副總裁兼執行總編輯周秋含作了題為《市場趨勢與盈利模式——堅守本業 裂變破局》的主旨演講。
周秋含表示,新聞網站要站穩根基,須以內容為王,在確定了地方新聞網站的內部優勢、劣勢的前提下,建立起長期的戰略目標。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傳播正能量,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有效提升傳播力,讓老百姓知曉天下事。”周秋含說道,依靠新聞網站的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依托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強大技術和創新能力,用創新服務和技術集成為政府部門搭建政府與百姓之間網絡服務云平臺。
周秋含認為,制定戰略,打造生活萬事通,整合網站資源,共享互聯生態,發展互聯網生態+產業集群,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各種公眾服務平臺,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讓他們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生活便利和文化體驗。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周秋含表示,在有效的條件和資金下,專注新聞的本質,持續激發市場,保證新聞的發言權。
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輯陳小松
用足用好地方黨網公信力 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輯陳小松作了題為《青島新聞網運營分享暨網盟研究院發展規劃》的主旨演講。
互聯網的本地化怎么走?陳小松表示,需要做好媒體創新,地方新聞門戶必須牢牢占據當地媒體傳播高地,用足用好地方黨網的公信力、品牌,緊緊依靠政府,實現技術驅動、開放共贏。“近年來,青島新聞網主動與國內主流站點形成良好合作關系,主動尋求與金融、教育、旅游等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聯網+產業轉型,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陳小松說道。
當前新聞傳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歷史分界點,如何推動新興媒體煥發出更大生機,是各地新聞網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戰略任務和緊迫任務。陳小松認為,“互聯網+”公式將是所在行業所擁有的產品和服務,在與遠程實時多媒體多邊交互場景結合之后產生的一種化學公式,互聯網+產業剛剛開始,互聯網+政務更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青島新聞網積極探索‘互聯網+’所在行業擁有的產品和服務,在互聯網+行業、互聯網+工具門戶、互聯網+電商、互聯網+教育、互聯網+交通、互聯網+協會組織等領域都取得不錯的效益。”陳小松說道。
膠東在線總編輯助理楊淑華
融合創新鍛造新聞網站發展新優勢
膠東在線總編輯助理楊淑華的發言主題是“融合創新鍛造新聞網站發展新優勢”。楊淑華認為,新聞網站在發展中會很受束縛,很多創意、想法難以得到快速落實。在移動化的浪潮中,面對購買和自主研發兩條路,膠東在線最終選擇緊緊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果斷組建了一支精干的研發團隊,在地方網絡媒體中較早地推出了自己的移動客戶端平臺,滿足了本地網民的多樣化需求,開辟了新的陣地和窗口。
“強化技術創新,積極拓展移動傳播主陣地打造新的影響力是網站謀求發展的一條出路。”楊淑華說,“依靠這種思路,不僅實現技術自用,還能向省外網絡媒體進行輸出,目前已經與國內多家網站建立了開發合作關系,這也使得網站在這一輪的競爭中,掌握了更多的技術創新優勢,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前,互聯網競爭大潮洶涌激烈,新聞網站要做到長袖善舞,就要敢于迎接新挑戰,構建新產業,才能不斷增強自我造血的能力。楊淑華坦言,近年來,膠東在線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先后搭建了“互聯網+交通”、“互聯網+安全”、“互聯網+教育”等平臺,用互聯網的創新方式服務于市民,讓市民感受到更便捷的服務體驗。
楊淑華舉了個例子,今年4月,膠東在線正式成立了煙臺中高考服務中心,向中學生和家長提供最新的中考、高考招生政策解讀、職業生涯規劃、志愿填報指導和出國留學咨詢、升學規劃指導等系列服務。中心的成立,吸引各界關注,獲得了社會好評,此舉不但可以與家長共同探索家庭教育,解決了家長們的困惑和需求,也為教育產業化開辟了美好前景。(記者鄧微 劉文君/文 魏勇劍 王飛波 王旭/圖)
責任編輯:肖舒
- 融入新時代 展翼新征程2017-11-10
- 發揮“新”優勢 傳播“好”聲音2017-11-10
- 新華社10w+引圍觀,官媒們是怎么玩新媒體的?2017-06-22
- 技術連接政務,一點資訊“e·政”移動政務研討會召開2017-04-06
- “最強聲波”靈犀新媒體主播大賽啟動儀式 在廈門舉行2017-01-11
- 峰火文創論壇探索新媒體+文化產業鏈2016-12-05
- 公益文創論壇 激蕩產業思維 2016-12-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