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第18個、中部地區第2個國家級新區,贛江新區肩負著長江中游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重要開放高地、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先行區的艱巨使命,這里正被逐漸打造成為全省創新的引領區、開放的先行區、改革的試驗區、合作的示范區和發展的重要增長極。11月11日,參加2017中國城市新聞網站新媒體發展報告會暨網絡媒體南昌行的媒體“大咖”們,來到贛江新區,親身感受新區經濟發展“加速度”的強勁脈搏。
贛江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占勇陪同參觀
綠色發展“贛江理念”
2016年6月6日,國務院批復設立江西贛江新區;同年10月20日,贛江新區管理機構正式成立。
贛江新區包括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臨空經濟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街道、鄉鎮,規劃范圍465平方公里,呈現“兩廊、一帶、四組團”的發展格局。
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贛江新區作為引領全省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出臺了支持新區加快發展的30條意見,形成了舉全省之力建設贛江新區的強大合力。省委書記鹿心社、省長劉奇多次深入贛江新區調研并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將新區打造成改革的試驗區、開放的先行區、創新的引領區和合作的示范區。贛江新區成立以來,相繼獲得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靚麗的“國字號”名片。
贛江新區秉持的綠色發展理念,立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產業優勢、創新優勢和生態優勢,聚焦“一年打基礎、三年成規模、五年大發展”的目標任務,舉綠色發展之旗、走改革開放創新之路、出政策組合之拳,全面推進“1+5+4”三大工程,即建設集中起步區儒樂湖新城,搭建行政服務、人力資源、金融資本、創新創業、人流物流和對外開放五大功能性平臺,促進四個組團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
做好人才文章 支撐發展升級
網媒代表參觀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網媒代表參觀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11月11日,媒體團一行參觀了贛江新區科技味濃郁、現代感十足的中國南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位于贛江新區的中國南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是全國第10個、中部地區第2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產業園立足南昌,服務全省,并將打造成為面向國際的人力資源服務高地。這里設置了47個公共服務窗口,既有針對個人用戶設置的出入境、戶政、社保、招聘、勞動仲裁窗口,也有針對人力資源企業用戶設置的工商、國稅、地稅等審批窗口。
原中宣部輿情局副局長孫瑜很認真地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他說:“所有機構都集中在一起,而且服務項目比較全,還有一些優惠的人才引進政策,為高端人才搭建全面的服務平臺,贛江新區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在中部地區的國家級新區建立起一個集產業集聚、企業孵化、入駐交流、公共服務為一體的‘人才園’十分必要,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贛江新區唯有施展多股力量加強人才建設,加大人才投入,才能在新時代的發展中走上成功之路。”
“人才產業園不僅有先進的硬件設施,還有貼心的服務、優惠的政策等配套‘軟件’,這為贛江新區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為城市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在贛江新區,中國城市新聞網站聯席會會長胡寶祥實地參觀和考察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之后,對產業園完善的服務贊不絕口。
胡寶祥表示,人才是一座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一座城市經濟社會能否持續快速發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好人才作用最為關鍵。“從目前考察的情況來看,我深深地感受到,贛江新區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起點高、步子穩、方法新,值得各地借鑒和學習。”胡寶祥希望,未來贛江新區推出更多的優惠政策,吸引來自海內外的高端人才來贛江新區發展,共同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的產業集群,讓人才實現夢想,在新區創造價值。
制度改革 創新引領 打造發展新引擎
網媒代表參觀贛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媒代表參觀贛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隨后,媒體團一行走進贛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參觀,這里通過成立行政審批局,正構建起“一口式受理、一條龍辦理、一顆印章審批”的行政審批模式。這一模式的出現,就得益于這個行政審批局,將在全面行使省里賦予的設區市級和57項省級審批權限的同時,率全省之先開展“備案制+承諾制”的審批制度改革,并探索“集中審批、承諾先批、全程監管、失信懲戒”的投資項目審批改革。
“贛江新區的行政審批模式體現了政府很好的服務意識。同時,贛江新區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產業發展規劃,發展潛力十足。”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輯陳小松表示,相信江西和南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贛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一站式”服務也讓舟山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新奮印象深刻,“所有辦事流程都在一個大廳內完成,大大提升了行政審批效率,優化了發展環境,這樣的服務對企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何新奮說。
借生態東風 產業發展正當時
網媒代表參觀鴻利光電公司
網媒代表參觀鴻利光電公司
網媒代表在贛江新區合影
贛江新區成立以來,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20個,合同金額2000億元,進一步壯大了光電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有機硅和現代輕紡六大主導產業,主導產業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70%。在集中起步區,儒樂湖新城基礎設施、湖體及周邊生態整治、地下綜合管廊、協同創新體、市民中心、總部基地等項目正加快推進,處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作為一個國家級新區,贛江新區給人最直觀的感受便是一個產業新區。如果把贛江新區和湖南湘江新區縱向對比,贛江新區除了規劃面積非常大、在優惠政策方面傾斜力度也非常大,這其中有包括稅收上的減免、土地政策上的優惠以及其他經濟社會發展中方方面面的先行先試權,能讓企業盡快落戶。”星辰在線編委、副總編輯王重浪認為,贛江新區對南昌市增大經濟體量、提升競爭力也有巨大推動作用。
看到贛江新區廠房林立的景象,何新奮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贛江新區去年成立,如今已經有這么多企業落戶,新區建設初具規模,發展步伐很快。”
“贛江新區的產業園布局和服務都做得非常好,通過發展‘互聯網+’讓老百姓少跑腿,體現了南昌致力于為老百姓提供便民服務的意識。同時贛江新區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規劃,我相信江西和南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在參觀完位于贛江新區的鴻利光電公司后,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輯陳小松表示,作為國家級新區,贛江新區建設得非常好,發展前景廣闊,江西的發展空間也很大。
“通過實地考察,尤其是了解到鴻利光電公司的發展前景后,我切實感受到了贛江新區蓬勃的發展態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看到了這片發展熱土光明的前景。”遵義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副總編陸天強說。
“贛江新區以鄱陽湖水系為依托,打造成為江西對接‘一帶一路’的戰略通道,在規劃上大手筆。”遂寧新聞網總編輯杜波認為,南昌依托贛江新區建設開放高地,發展勢頭強勁。(首席記者 徐景)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天鷹”展翅,它在3000米高空能捕捉到汽車車2017-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