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先是被服務生“轟炸”式推銷,付錢時又被游說辦張會員卡

      超六成受訪者承認曾被理發店“坑”過

      元旦來臨,不少人為了美美地出行、過節,都想在發型上下點兒功夫??刹簧偃吮г梗戆l時免不掉被服務生“轟炸”式推銷各種項目和產品,付錢時又少不得被游說辦張會員卡……現在要能找到一家理發店安安靜靜理個發還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8%的受訪者被理發店“坑”過。67.6%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美發業常見的“會員卡”是一種變相的強制消費,消費者應該抵制。

      受訪者中,居住在一線城市的占33.2%,二線城市的占44.7%,三四線城市的占17.5%,小城鎮、縣城的占3.9%,農村的占0.6%。

      63.3%受訪者理發時一直被游說追加項目或購買產品

      19歲的李艾潔今年夏天跟媽媽一塊去理發,辦了一張500元的會員卡,剛過半年,那家理發店就關門了,“卡里還有300多塊錢沒花,店面撤了沒人管售后的事情,根本找不到人退錢。”

      “到理發店被游說追加各種消費、辦會員卡是最常見的情況”,26歲的某高校研究生雷臻蔚介紹,“我閨蜜去學校旁理發店,本來就想簡單剪個發,可理發師說她發質不好,得保養,一番游說后最終加了幾個消費項,還辦了卡,買了營養液,消費小1000元。”

      “當時去理發店只是想剪個劉海,但旁邊服務生一直建議我燙染,說‘這個造型更適合你,顯氣質,顯年輕’,最后我沒能扛住各種‘糖衣炮彈’的‘轟炸’,按理發師的要求做了造型,辦了1000元的會員卡。” 家住北京密云的李萍女士后悔地說。

      本次調查顯示,63.3%的受訪者理發時遇到過一直被游說追加消費項目、購買店內產品等情況,46.2%的受訪者遇到過夸大效果、虛假宣傳情況。其他還有:辦理會員卡后理發店消失(38.6%),被忽悠辦理高額消費卡(38.1%),消費、辦卡前后說法不一,存在欺詐嫌疑(27.8%)等其他情況。

      “辦會員卡充1000燙發打三折,充500打五折”,李萍坦言,起初她認為挺劃算,但事后回想才感到被忽悠了。“辦了卡,以后無論這家服務好壞,每次都得去他家了。理發店太‘精’了。”

      “理發店辦卡消費模式本沒錯,也是為了攬客,增加回頭客。但如果顧客已經明確拒絕推銷,卻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游說,讓消費好感大打折扣。”雷臻蔚坦言,她之前曾遇到過幾家瘋狂推銷的理發店,都沒再登門。

      民調顯示,62.8%的受訪者有被理發店“坑”過的經歷,遠高于沒有被“坑”過的受訪者(25.4%)。當理發店店員不停推銷服務項目和產品時,80.6%的受訪者表示消費體驗大打折扣。67.6%的受訪者認為理發店不斷推銷辦卡的行為是一種變相強制消費行為,應該抵制。

      “理發店這些‘強買強賣’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消費者協會原副秘書長武高漢表示,理發店主要存在三種違規或違法情況。“首先,廣告宣傳是經營者的自由,但看不看廣告、信不信廣告是消費者的自由。一些理發店在不征求消費者意見的情況下一直游說,甚至消費者已明確拒絕后仍不停推銷,涉嫌強制廣告宣傳。其次,更加嚴重的,消費者沒辦卡,有些店‘不放棄’,拖著顧客不讓走,這是涉嫌強買強賣行為、是霸王行為。第三種,是以各種謊言、借口,欺騙消費者辦卡、消費,這屬于欺詐行為。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欺詐應當退一賠三。在法律上,這個規定非常清楚明確。”

      66.8%受訪者建議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巡檢

      雷臻蔚認為,現在很多消費者抱著“差不多得了”的心理,即便后悔辦了高額會員卡也多是自己想辦法“消化”,“比如同學間互相借用盡快截止,或低價轉讓出售等,不會去理發店退卡,對方也不會愿意退卡。”

      辦卡后發現理發店關門后,李艾潔感覺很無奈。“卡上注有前臺電話,但理發店關門后,根本找不到能負責的人。去找有關部門舉報吧,自己又得花費一定的時間、人力成本,覺得不值當,而且卡里也就幾百塊錢,人家也未必愿意管”。

      本次調查顯示,在遇到不合理情況時,58.3%的受訪者認為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舉報,其次是提高警惕、不隨意消費(54.6%)。其他措施還有:結賬時索要發票和收費明細(53.4%),先咨詢清楚再消費(50.8%)和堅定態度、不被游說(39.0%)等。

      武高漢承認,美發行業消費者維權確實是個老大難。“就說舉報,消費者往往存在取證難的問題,就算消費者拿到了有效證據,工商部門沒有辦理或即便下達了執法命令而經營者拒不執行,也是難點。”

      怎么看美發行業這種持續多年的亂象,77.2%的受訪者認為商家唯利是圖,59.2%的受訪者認為監管缺位,50.5%的受訪者認為消費者維權意識薄弱。

      武高漢提醒消費者一定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預付費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有沒有合理的退出機制,沒有的就涉嫌欺騙、違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更應加強市場監管,規范預付式消費必須有退出機制。”

      武高漢認為,美發業經營者的誠信、自律意識也應該提高。“另外,強有力的輿論監督也很重要。如果強買強賣的違法經營者被及時向社區、社會曝光,或被列入商業誠信黑名單,相信美發業的經營亂象應該不會沒玩沒了。”

      如何治理美發行業亂象,66.8%的受訪者建議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巡檢。其他還有:加大處罰力度、殺一儆百(61.6%),消費者主動監督舉報(50.0%),加強行業管理、促進價格透明(47.0%)等。

      實習生 汪岳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wwwxxx亚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