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開始,恒大集團開始了結對幫扶大方縣,三年無償投入30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和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確保到2018年底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目前,已幫助12.73萬人初步脫貧。
2017年,恒大集團又將幫扶范圍擴大至畢節全市10縣區,再無償投入80億元,累計投入110億元資金。截至目前,已有60億元捐贈到賬。
直到目前為止,“外生性脫貧”依然是這場戰役的主要戰斗方式,從恒大目前在畢節已經取得的扶貧成效上看,恒大扶貧絕非貧困戶“等、靠、要”,捐贈資金到位就“脫貧”,捐贈結束馬上形成返貧潮。它是更加具有可持續性的新模式。
5年投入110億元
派駐2108人扶貧團隊
要在畢節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方式、方法及效率。2017年5月14日,在恒大集團幫扶烏蒙山區扶貧干部出征大會上,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再次強調:“5年無償投入110億元并不是一件難事,最難的是要派出一支能吃苦、能奉獻、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辦法、能出技術、能促進當地群眾內生動力的一支優秀的扶貧團隊。”為此,恒大首創“出人才、出技術、出管理、出思路”的新模式,派出2108人的扶貧團隊,派駐到縣、鄉、村,與當地干部群眾聯合行動。通過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就業扶貧等措施,“多管齊下”以實現2020年幫扶畢節全市近百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的目標。
與此同時,恒大運用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讓這兩千余名扶貧人員工作到村、包干到戶、責任到人,使得恒大掌握了畢節扶貧第一手的信息。僅以入戶調查為例,自結對幫扶以來,恒大扶貧隊員和當地干部員工一起,已累計走訪了畢節全市100多萬貧困百姓,通過逐家逐戶、拉網式摸查、核實和宣傳發動,實現了精準識別貧困戶,形成了恒大精準扶貧的數據庫。
多措并舉產業扶貧
提升地方“造血”能力
在幫扶的模式上,恒大“輸血”與“造血”并舉,探索出了長效持久的扶貧、脫貧機制,為企業參與脫貧攻堅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新路子。
在許家印看來,要實現永久脫貧,關鍵在于提升“造血能力”,因地制宜的產業扶貧,是實現永久脫貧的基礎。在畢節,恒大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果林等特色產業,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幫助貧困人口就地脫貧。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 是拔除窮根的關鍵,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恒大通過建學校、強師資、設基金,全方位補足當地教育資源缺口,已建成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并全部投入使用。此外,通過吸納就業扶貧,恒大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到恒大集團及戰略合作企業就業,目前已培訓19835人,已吸納就業15959人,就業人員年人均工資4.2萬元,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許家印特別指出:“恒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我們應該去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回報社會,我們必須回報社會。這不是空話,也不是虛話,這是我的心里話。我們幫扶畢節市,這是我們回報社會最好的平臺,也是我們回報社會最好的機會。”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情感積淀,恒大鐵軍在扶貧的道路上才走得堅決而自信。距離2020年全國脫貧的紅線已經越來越近,精準脫貧的任務更加艱巨,如何整合要素、建立機制,挖掘和激發貧困人口的生產力與創造力,使脫貧由“外生性”過渡到“內生式”,成為這場攻堅戰能否取勝的關鍵。我們相信徹底消除貧困這個夢想已經并不遙遠。
文/洪雅婷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與定西殘聯開展扶貧協作交流活動2019-03-29
- 推動鄉村振興 山西省百個旅游扶貧示范村“數字化”2019-03-28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金融扶貧側記 2019-03-12
- “光明扶貧”走近閩清:分級診療疏通“因病致貧”最后一公里塌方2019-03-11
- 國務院扶貧辦: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力度2019-03-08
- 傾盡福州所能助力定西脫貧2019-03-08
- 西藏3年完成產業扶貧項目1493個帶動21萬人脫貧2019-03-06
- 漳州市首次啟動電商助力扶貧政策申報 3月29日截止2019-02-25
- 國務院扶貧辦:過去六年間中國有10萬個貧困村脫貧2019-02-20
- 閩清縣完成“脫帽” 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02-1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