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4月13日電 題:打造十萬人才下海南“互聯網”版
新華社記者王存福
“海南環境優美,海域遼闊,旅游資源豐富,鐵路公路交通發達,這么多優勢條件疊加,有利于北斗應用的推廣普及,完全可以成為北斗產業鏈企業的聚集地。”這是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勛章獲得者、北斗導航之父孫家棟院士近期在北斗產業落地海南對接會議上表露的心聲,作為北斗產業落地海南的提議者,孫家棟在當日的對接會上關注度極高。
作為海南引進的高端人才,孫家棟院士去年底入駐海南陵水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專家樓。與他一起參會的中科院院士沈榮駿也一并被剛剛成立的陵水北斗導航遙感應用研究院長期聘請為技術顧問。
海南建省辦特區之初,形成了“十萬人才過海峽”的壯觀景象。如今,伴隨著海南互聯網產業的崛起,數萬互聯網人才正在涌入海南島,進入各大園區、機構。
在清水灣創業園區一隅,電磁場與微波專業出身的丁云波正在園區內埋頭進行數據分析。他所供職的宏晟同祥(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園區的企業,專注于物聯網等相關技術領域研發,作為公司的技術總監,丁云波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設計尤為在行。
“工作環境空氣清新,對家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這種閑適的工作環境更利于激發研發靈感,讓設計變得更純粹。”丁云波說,海南在互聯網軟件開發方面起步較晚,但市場前景更大,公司在園區內具有先行優勢,為員工個人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省會海口,各路人才涌入進行創業的氛圍不減。吳冰是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區內2000多名創業人才中的一員,如今是時云醫療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的創始人、CEO,從事人口與健康領域的工作。2016年,吳冰帶領時云落地海口,致力于海南省健康事業的發展,與海口市多家大型醫院、社區醫院合作,以推動“健康海南”建設。
自2015年12月16日開園以來,復興城創新創業園匯聚了以阿里云創客、光谷創業咖啡、微軟創新中心、車庫咖啡為代表的8家國內知名眾創空間,以酷秀等為代表的5家海南本土互聯網引領型企業,以超級船東、一號師傅等為代表的70家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初創型企業;同時,構建了集創業咖啡、孵化器、加速器、創投基金、公共服務為一體的互聯網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形成了獨特的熱帶濱海創新創業社區文化,成為非常集中的眾創空間聚集區,吸引了大批返鄉青年創客和國內外互聯網人才。目前已經有200多家企業入駐,入駐員工近3000名。
在海南西北部的澄邁縣,其重點培育的海南生態軟件園截至去年底,已吸納2481家企業入園,其中騰訊、華為、百度等龍頭企業先后選擇落地園區。
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淳至認為,微城市空間的打造和“多規合一”的具體落地是吸引企業入駐、人才落地的關鍵。
“園區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微城市空間,即15分鐘生活圈。”楊淳至說,15分鐘內員工可以從公寓到達辦公樓、幼兒園、商業街、美食店、公園等多個功能區,既有利于健康,又節省了大量時間。
自建省辦特區以來,海南對人才引進和培育高度重視。隨著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的提出,互聯網產業異軍突起,在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大量人才的涌入。
“營收過億的企業有43家,企業有6000多家,吸引了約6萬左右的人才就業。”海南省工信廳副廳長陳萬馨表示,2015年以來,海南互聯網產業一直保持25%以上增長,實現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翻一番,成為全省12個重點產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
海南省還出臺了互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互聯網人才落地海南可獲得的社保、租房、購房補貼及免費辦公用房等規定,鼓勵互聯網人才共同把海南互聯網產業這片“新土”開發成“熱土”。
三十而立。當年十萬人才下海南時的“人才墻”,如今已經變成照片封存在檔案館、資料室,但全新的海南特區,“巢”已筑好,只等“鳳”來。
責任編輯:趙睿
- 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規模繼續擴大2019-04-02
- 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第八督導組赴海南督導2019-03-28
- 奮力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開創網信工作新局面2019-03-22
- “未來制造”這張“網”能為制造業帶來什么?2019-03-22
- 四川爭取6月舉辦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2019-03-19
- 海南獲批在重點旅游區內設置通宵營業的娛樂演藝場所2019-03-15
- “一帶一路”建設進行時:織密航線網 拓展朋友圈2019-03-14
- 海南一飛機墜毀怎么回事?海南一飛機墜毀嚴重嗎有人員傷亡嗎2019-03-12
- 2019春招趨勢報告:“新新職業”人才受企業追捧2019-03-07
- 工業互聯網板塊直線拉漲 東土科技等多股漲停2019-03-0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