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安提醒!這類微信群別進,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警惕
廈門警方提醒,來路不明的微信群會給個人信息甚至錢財帶來安全隱患。
近日,廈門某小區樓道內、電梯里突然張貼了“加入業主群”的布告通知,通知的標題為“關于加入XX小區業主群的倡議書”,倡議書末尾有群二維碼,并要求業主進群后必須修改昵稱“X樓+X室+姓名”。
小區最近正好要成立業委會,也有熱心的業主在張羅著組建業主微信群。所以,看到這樣用詞頗具“正規”的倡議書,大家也沒多想,陸續通過掃群二維碼、互相推薦的方式進群。
但進群后,群里根本沒有涉及組建業委會的事宜,而是不斷發送各種推銷廣告等信息,隨后小區黨支部和物業發布緊急聲明,宣布這個所謂的“XX生活交流群”是假冒業主群。
誰建的“李鬼”業主群?圖什么?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分析,不法分子組建該假冒“業主群”,可能有以下三個目的:
1、在群內推銷廣告:這可比挨家挨戶去發放傳單、推銷廣告方便得多,成本也小得多。
2、獲取小區業主信息:根據“入群要求”,一旦業主將昵稱修改為“房號+姓名”,對方就輕松獲取業主的個人信息,之后可能從事如詐騙等非法活動。
3、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在取得業主信任之后,不法分子會在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等,業主一旦點擊,可能引起手機中毒,進而手機內信息被竊取,甚至導致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錢款損失。
民警提醒廣大群眾,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要添加陌生微信好友、加入陌生微信群,更不能隨意點擊不明鏈接等,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微信群非法外之地,以下請務必注意!
1、任何發言要擔負法律責任 這些消息千萬別發!
2017年9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圖自網絡
2016年9月4日晚,張強(化名)在北京昌平區回龍觀半壁店一出租房內玩微信。當他使用“本·拉登”頭像在某微信群聊天時,一個網友說了句“看,大人物來了”。于是,張強就順著這句話,發了一句“跟我加入ISIS”。因這一句開玩笑的話,他被追究刑事責任,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微信上任何發言都要擔負法律責任,所以群里的伙伴們今后說話一定要注意!以下這9種消息千萬別發!
1、政治敏感話題不發;2、不信謠不傳謠;3、所謂的內部資料不發;4、涉黃、涉毒、涉爆等不發;5、有關港澳臺新聞在官方網站未發布前不發;6、軍事資料不發;7、有關涉及國家機密文件不發;8、來源不明的疑似偽造的小視頻不發;9、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2、速退這類微信紅包群!
3月2日,微信團隊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中表示: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利用網絡從事賭博活動。
在微信團隊公布的違規群示例中可以看到,利用微信群進行的賭博,通常以搶紅包的形式進行。與普通親友群偶爾搶紅包不同,這些違法的微信群從建立開始就以賭博為目的,群成員的主要活動是搶紅包,群主還會從中抽成。
如不慎被邀請加入,請速退群!
責任編輯:趙睿
- “夸夸群”“懟懟群” 這些奇葩微信群你聽過沒?2019-03-13
- 建“黑名單”關停逾2萬電話號碼2019-03-11
- 日本收二維碼費用謠言是怎么來的?日本收二維碼費用背后真相是什么2019-02-23
- 日本人提出向中國收二維碼使用費合理嗎?中國有權說No!2019-02-22
- 日本二維碼使用費怎么回事?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2019-02-22
- “掃一掃”時代!永泰65歲老人用竹條編出二維碼2019-02-13
- 這些微信群禁止發紅包…網友:建議全國推廣2019-01-30
- 福建查獲多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責令企業整改58家次2019-01-08
- APP權限“越界”:隱私條款非“空頭支票”2018-12-06
- 福州碼商一年翻兩番 聽聽他們的致富經和意外驚喜2018-10-2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