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兒童過敏 診治當規范
當下,是過敏的高發季節。哮喘、濕疹、蕁麻疹、結膜炎、鼻炎……看似不同部位、不同癥狀的疾病,都可能源自于同一個病因——過敏。特別是兒童時期的過敏,如果得不到控制,有可能逐步發展成為鼻炎、哮喘等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而食物過敏如果得不到控制,也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統計,全球過敏性疾病的總發病率高達22%,其中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為17%,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的發病率為11%,而且發病率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對此,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過敏性疾病已成為21世紀影響人類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在我國,針對兒童支氣管哮喘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其患病率從1990年的1%增加到2000年的2%,2010年又增加到了3%,上海、香港則分別達到了7%和10%。盡管如此,目前來看,家長和兒科醫生對兒童過敏的認知和治療普及率都相對較低。
兒童過敏有哪些具體癥狀,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把好兒童過敏預防、診斷和治療的第一道關口,減少過敏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日前,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過敏性疾病在不同病程有不同癥狀
“在嬰兒時期的過敏表現就是濕疹。引起濕疹的原因一般是對牛奶蛋白過敏,此時也會出現腹瀉、便秘等胃腸道不適癥狀。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就可能進一步表現在呼吸道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打噴嚏、流鼻涕、鼻子堵,如果過敏繼續發展就有一些人會出現哮喘的癥狀。”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亞洲兒科呼吸學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申昆玲教授表示,過敏性疾病在不同的病程分別出現濕疹、鼻炎、哮喘等不同癥狀。
那么,患過濕疹的孩子在以后出現呼吸道過敏的比例是多少呢?申昆玲介紹說,研究顯示,在嬰兒時期由牛奶蛋白引起濕疹的孩子,在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大概有40%會發生呼吸道過敏。
“隨著病程的發展,一部分過敏性疾病患兒的氣道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慢性損傷,使得他們成年后出現慢性過敏性氣道疾病。”申昆玲說,過敏引起兒童的鼻炎和鼻竇炎不僅會影響到呼吸,還有可能導致兒童整夜不能入睡、張口呼吸、打呼嚕等,甚至引起頭疼,影響注意力,而哮喘嚴重發作時可以導致氣道突然關閉,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甚至危及生命。“這對于家庭和整個國家來說,無疑會加重負擔。”申昆玲說,在她看來,從嬰幼兒時期就注意防治過敏疾病,從喂養、藥物治療等多個方面幫助家長防治兒童過敏,阻斷其病程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是當前兒科醫師面臨的挑戰。
對于過敏性疾病發生的原因,世界各國也給予了很多關注。據世界過敏組織前主席蘭尼·羅森瓦瑟教授介紹,通過既往的研究發現,順產的嬰兒會比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更低,純母乳喂養也會降低過敏的風險,而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則會加大兒童過敏的風險,家里面飼養寵物也能導致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對過敏的防治是一個牽涉到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綜合治療方案。”他說。
多數兒童過敏未得到規范治療
據申昆玲介紹,他們針對支氣管哮喘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國范圍內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在1990年為1%,2000年增加到2%,到2010年又增加到了3%。“中國兒童的過敏性疾病,食物過敏、哮喘、濕疹、過敏性鼻炎都呈非常顯著的增長趨勢,其分布和發病率已經與國際水平接近。”申昆玲表示,與此相對應的卻是,父母和兒科醫生對兒童過敏的認知和治療仍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目前大部分兒童的過敏性疾病未得到規范、及時的治療。
“我們也收治過很多由于食物過敏導致營養不良的嬰兒,例如牛奶過敏引起來的消化道出血,有的孩子血色素只有不到6克,這是很嚴重的貧血,做了腸黏膜活檢之后發現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停了牛奶之后,所有過敏癥狀都沒有了。”申昆玲說,“這些過敏癥狀,其實需要我們不斷地科普,讓家長來了解。”
另一方面,兒科醫生作為家長接觸最多的兒童喂養和疾病治療指導者,在過敏性疾病治療方面也一直未曾獲得系統的培訓和理念的更新。
據蘭尼·羅森瓦瑟介紹,很多國家都將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來對待,與過敏相關的疾病都會在這個科室得到治療。
然而,我國的兒科醫生培養體系里并沒有過敏這個專業,而過敏性疾病在診療時會被分到各個專業科室,例如,鼻炎要去耳鼻喉科,濕疹會被分到皮膚科,食物過敏要到消化科,哮喘到呼吸科。
“這使得我們的兒科醫生對過敏性疾病的知識是比較分散的。當嬰兒因喂養不當而出現食物過敏、引發濕疹時,往往只能在皮膚科得到針對皮膚疾病的治療方案,對于引起濕疹的真正原因卻無法得到有針對性的喂養指導,而能夠給予喂養指導的內科醫生卻基本不會診治過敏性鼻炎或者是濕疹。”申昆鈴說,有鑒于此,面對過敏性疾病發生率增長如此之快的現狀,跟上國際對過敏性疾病診治的形勢,加強父母的認知水平、提高醫務人員對兒童過敏的臨床診治能力,就成為現階段兒童過敏防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補兒科醫生防治過敏的短板
“目前,有很多家長會把過敏引發的流鼻涕、打噴嚏等鼻炎、鼻竇炎乃至哮喘的癥狀當成普通感冒來治療,反復給予抗生素治療,而這種治療方法是不恰當的。”申昆玲說,對那些曾經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發濕疹的孩子,家長應該密切注意觀察,當孩子出現呼吸道不適癥狀時,首先應該區分其發病原因是過敏還是感染,然后才能對癥用藥。
對于未來如何更好地防治兒童過敏,申昆玲認為,既要通過各種網絡和移動端等傳播手段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兒童過敏的癥狀、預防和治療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補上兒科醫生在過敏性疾病防治方面的短板,讓更多過敏兒童得到規范有效的治療。“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醫生來診治不同的過敏性疾病,讓過敏性疾病在嬰幼兒時期得到控制,從而把好其防治的第一道關口。”
據她介紹,在這方面,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例如,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聯合世界過敏組織在北京啟動了我國首個國際認證的兒科醫師過敏培訓項目,預計至2018年年底將培訓1000名兒科醫生,將兒童過敏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知識普及到一線骨干醫生。未來3年到5年還會逐步搭建中國兒童過敏領域中青年梯隊,使中國兒童過敏類疾病的診療水平早日與國際接軌。
“盡管沒有更完善的過敏專業科室,但我國有較為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這意味著過敏患者會最先接觸到基層的醫生。”申昆玲說,她相信我國會進一步完善醫護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和臨床專科領域的認證體系,促使更多基層醫生參與具備國際標準的系統化、規范化培訓,加深他們對過敏性疾病的了解,及時更新基層醫生對過敏性疾病的認知,從而讓更多病人、兒童可以在診所或者社區就能得到適當、及時的診斷和治療。(記者 詹媛)
責任編輯:趙睿
- 世界提高自閉癥意識日:中國科技企業走上聯合國講臺2019-04-03
- 美國研究:兒童越喜愛恐龍 智力水平或越高2019-04-01
- 宋林:退而不休,康復事業是我一輩子的事情2019-03-27
- 5歲娃鼻炎作怪 把玩具塞進鼻子“止癢”2019-03-22
- 聯合國稱戰爭造成也門平均每天有8名兒童死傷2019-03-21
- “倫敦病人”或成為世界第二例擺脫艾滋病病毒患者2019-03-06
- 艾滋病治療奇跡再現 “倫敦病人”或被治愈2019-03-05
- 免費迪拜游時被查出“患癌征兆” 5名游客被騙150余萬2019-02-22
- 巴西圣保羅發生山體滑坡 已致4名兒童死亡2019-02-18
- 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將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2019-02-1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