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個轉變合力治本 云南:九湖治理算大賬看長遠
高位推進動真碰硬 三個轉變合力治本
云南:九湖治理算大賬看長遠(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本報昆明5月10日電 (記者張帆、徐元鋒、楊文明)“不下雨,排水溝就‘下崗’了。”云南大理永興村如今連蚊蠅都少見,村民段品吉領著記者四處查看,一條白色的PVC管連接起院壩、廚房、衛生間,洗碗水、洗澡水等流進沉淀池,再接進剛修好的排污管網。“現在才叫‘不讓一滴污水進洱海’。”
云南高原湖泊眾多,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湖泊治理成為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中重、難中難。2016年底,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明確列出系列問題,指出云南高原湖泊治理與保護的力度仍需加大。
把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民生工程來抓!云南壓實責任,促進湖泊治理邁向“三個轉變”:責任上“九龍治水”向“合力治水”轉變;管控上“末端治理”向“流域治理”轉變;系統性上“污染防治”向“生態治理”轉變。
“‘合力治水’就是從部門之治到主要領導掛帥出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管理局負責同志表示。云南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治理任務最重的撫仙湖、洱海的河長;全省六大水系、牛欄江和九大高原湖泊的河長全由省級領導擔任;省級環保督察覆蓋所有州市。高位推進動真碰硬,許多老大難問題得到破解。撫仙湖展開治理“雷霆行動”,沿湖所有中央省市縣企事業單位全部退出。洱海開啟“搶救模式”,暫時關停海邊近2500家客棧餐飲。滇池流域569個自然村全部安裝了污水處理設施。
洱海治理已從近水的客棧、村落,輻射到包括“洱海之源”的全流域。今年6月30日前,洱海周邊城鎮農村污水將全部收集處理。在著名旅游勝地雙廊,密密麻麻的房子“擠成一鍋粥”。“旅游聚集區只有0.96平方公里,背后山區則有218平方公里,”雙廊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施國東介紹,雙廊正“以海為弓、以山為弦、以路為箭”,引導旅游業“從海邊上山”,“客棧聚集區是雙廊的‘臥室’,放開視野把旅游引入背后的‘客廳’,既帶動山區扶貧還減輕洱海壓力。”
超常舉措要凝心聚力才能最終落實,云南舉起生態考核“指揮棒”,把縣級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所占權重由5分提到9分,實行“一票否決”,引導干部、群眾算大賬、看長遠。昆明市官渡區水務局局長姚啟說:“以一個每天3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為例,月運行成本約12萬元,但若舍不得這投入,污水直排的后果難以估量!”大理喜洲鎮桃源村王柏家的客棧至今已關閉近一年,損失不小,他說:“現在少掙點錢不打緊,洱海水質改善,能賺長遠錢。”
九湖清,云南興。截至2017年底,九大高原湖泊“十二五”規劃治理項目完工率過九成。“十三五”期間,云南每年安排6億元資金治理滇池;2017至2021年,每年分別籌措6億元資金治理洱海、撫仙湖。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總體水質企穩向好,已由去年同期的Ⅴ類上升為Ⅳ類。
責任編輯:趙睿
- 云南在建隧道爆炸怎么回事?云南在建隧道爆炸嚴重嗎傷亡情況最新2019-04-02
- 夏航季云南各機場共新增航線67條通航點41個2019-03-29
- 云南投訴量明顯下降 機票不退不改仍是投訴重災區2019-03-15
- 昆明市旅發委發布2月紅黑榜 兩家旅行社被吊銷營業執照2019-03-11
- 力斬灰色利益鏈——云南探索建立旅游購物長效監管機制2019-02-19
- “北回歸線上的滇臺緣”兩岸自媒體人看云南活動啟動2018-12-12
- 昆明11個景區擬獲獎補2400萬元2018-12-07
- 云南80后白發干部怎么回事?李忠凱:作息不規律常下鄉2018-11-17
- 暖心!云南游客福建自駕高速爆胎 民警秒變“修理工”施援手2018-11-01
- 發展鄉村旅游、打造草海濕地宜居宜游宜業新鶴慶2018-10-3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