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夜接力獻血救產婦 “老驥伏櫪”為學子圓夢
【編者按】人生路上難免有挫折,有低潮,有不被人理解的時候。慶幸的是,沮喪灰心時,一句鼓勵會可讓人繼續前行;彷徨疲憊時,一個擁抱能讓人充滿力量;遇到困難時,一次伸手會讓人倍感溫暖。
謝謝“你”,帶來的美好與感動。“我”將用感恩之心,體味世間百愛。
人民網社會頻道推出每周正能量暖新聞,定期帶你感受那些溫暖與感動。
【溫暖人間】
“真沒想到,一條獻血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后,會引起這么多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深夜接力獻血 產婦成功脫險
“真沒想到,一條獻血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后,會引起這么多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5月21日,躺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的祝女士說,她產后大出血經救治后,身體恢復得不錯,她非常感謝那些未曾見面的好人。
5月17日晚,一條“求血”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為轉發,AB血型的祝女士因產后大出血,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ICU病房搶救,急需AB型血小板。消息擴散后,30位AB型獻血者爭先趕往市城區興隆步行街街頭獻血點獻血,最后一名獻血者獻完血已是18日凌晨。“祝女士當天上午從汝城縣轉至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當晚因產后大出血,繼而發生羊水栓塞,醫院迅速將她轉至ICU重癥監護室,緊急輸注血小板進行搶救。”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心醫院醫護人員介紹,當天該醫院北院還有一名白血病的患兒也需要AB型血小板,醫院的留存量已經用完,家屬心里著急,這才廣發朋友圈求助。
郴州市AB血型的人僅占8%,該血型獻血者相對較少,臨床用血者也較少。該市中心血站接醫院用血通知后,立即將采集的7袋血小板濃縮成祝女士所需的混合血小板1人份,第一時間將血液制品發出。并預約機采獻血者翌日趕到血站捐獻機采血小板,保障患者有充足血小板備用。18日早上,祝女士脫離了生命危險。
【齊心協力】
“單車很方便,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它成為胡同的一道風景,特別有成就感。”
齊動手清除胡同小廣告
5月19日,北京新街口地區開展“周末大掃除暨社區環境有我更美”活動,地區千余名黨員積極參加,為環境提升貢獻力量。
西四北三條社區屬于平房區,院落密集,基礎設施陳舊,配套設施不完善,雖然每條胡同都配有保潔員,可院門上還是時常出現小廣告,居民時常抱怨:“看不過來,都是半夜貼的,一次好多張。”
周末,居民、黨員、志愿者,40余人的隊伍分散到了轄區內的3條胡同,主要任務就是清理胡同墻壁和門上的“牛皮癬”。77歲的老黨員孔秀蘭不僅干勁兒十足,工具也足夠專業:鏟子、刷子、噴壺、抹布一應俱全。在孔秀蘭的帶動下,一會兒工夫,這條巷子里的小廣告都被他們消滅干凈了。
她的女兒劉紅梅也沒閑著,帶著志愿者們打掃胡同的旮旯地帶。他們抬起共享單車,清掃車輪下的樹葉、果皮等垃圾,再把車碼放整齊,還不忘用抹布把車擦干凈,“單車很方便,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它成為胡同的一道風景,特別有成就感。”經過一上午的勞動,胡同內小廣告消失了,雜物不見了,環境更美了。
【甘于奉獻】
“如果說我們想有什么回報,就是希望收獲愛的傳承。”
“老驥伏櫪”只為學子圓夢
在安徽滁州市關工委倡導下,以離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 “滁州市慈善愛心助學協會”于2011年成立,迄今已扶助3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據滁州市關工委副主任、市慈善愛心助學協會領導組組長李曉秋回憶,2011年以前,滁州市還沒有一個專門資助貧困學子的慈善組織,做慈善就得“化緣”要錢,并非易事。而他當時在工商聯工作,與民營企業打交道多,因此,市關工委就將此“重任”交給了他。
據悉,協會成立時僅籌資3萬元作為注冊啟動資金。很多人認為這個協會就是個形式,但李曉秋帶頭表態:一心一意做慈善、一絲不茍干工作、一清二白辦協會。他還與老同志們“約法五章”:忘記過去的身份、不怕丟面子、不怕閑言碎語、以身作則、堅持不懈絕不半途而廢。
協會建起來了,慈善助學基金卻并不容易籌集。籌款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困難,但是面對籌款經歷的各種困難,李曉秋和“五老”會員們顯得很平和:“雖然受了不少委屈,但大家不拿一分錢,一心只為助學,因此心是齊的,也是坦然的,毫無怨言。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嘛! ”老同志們真情助學的精神和行為逐漸感化到很多人,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助學的隊伍中來,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紛紛開展。
“大家一心一意做公益,不拿一分錢工資,還年年自己往里面貼錢。把愛的種子種到學子們心里。如果說我們想有什么回報,就是希望收獲愛的傳承。”李曉秋說。目前,滁州市慈善愛心助學協會共有個人會員407人,會員單位95家。愛心助學的隊伍在不斷擴大。協會的 “老驥”們在播種愛心的道路上不斷耕耘,不斷收獲……
【大愛無形】
他于2015年6月14日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在賀州市,共有857名像他這樣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造血干細胞捐贈者黃文:能救孩子,我很自豪
“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能挽救一個弱小的生命,我感到很自豪!”躺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床上的黃文,發出這樣的感嘆。
此時他的手臂上各插著一根針管,連接著病床邊的造血干細胞采集機器。左手針管出血,經過造血干細胞分離機分離后,剩余成分從右手回輸到他的體內。這樣的狀態需要堅持4個小時。
黃文的妻子貝學晶告訴記者,自從黃文接到自己在2015年6月14日捐獻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就開始調整飲食和作息。今年3月26日,黃文按照賀州市紅十字會的安排進行全身檢查。順利通過體檢后,今年4月21日,黃文一家三口來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準備。
在黃文做采集之前,他只知道患方是上海的一名血液病患者。直到捐獻開始時,他才得知對方是5歲半的小男孩,跟自己的兒子只差半歲,這讓黃文的捐獻愿望更加強烈,“他才不到6歲,我希望他能健康地活下去。”
黃文是賀州市第二例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于2015年6月14日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在賀州市,共有857名像他這樣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盡職盡責】
“山里留守老人多,一旦電力上有問題,他們就很不方便。”
深山電工守護“光明” 19年走出10個“長征”
“有時候走不動了,我就想,滾下山得了!”說這話的漢子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泛紅,烙著常年深山奔波的印記——李留松是河南省欒川縣赤土店鎮供電所的一名普通農電工,為了替山區群眾守護“光明”,在19年的巡線生涯里,他騎壞6輛摩托車,深山“長征”之路上,總行程超過12萬公里。
李留松的轄區至今仍有臺區連碎石路都不通,老虎溝臺區便是其中之一。進出老虎溝,必須先翻越一座林密壁峭的大山,至少要4個小時。而山上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小道上都是石頭上鑿出來的凸起或者凹陷,每一步都像是在搏命,被當地人稱為“命撞”。
每次接到村民報修的電話,李留松便到山腳找來一根木棍,一頭挑著工具,一頭挑著干糧,匆忙順著“命撞”往上爬。 “有時候走不動了,我就想,滾下山得了!”19年正式工作里,摔斷過腿,也曾滑倒在懸崖邊緣,李留松已經記不清去過多少次老虎溝。但他記得,每次看見他出現,村民們都來不及洗手,用加過柴火的手,從籠屜上給他抓豆包……
明年1月,李留松就要退休了,但他依然很舍不得大山。“山里留守老人多,一旦電力上有問題,他們就很不方便。”他說,“跟老人們都有感情了,就是退休了,也還想經常到山里幫他們修修電路和家電。”
【生命無價】
“起碼連闖了4個紅燈,但是救人最重要,人命關天,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加速趕往醫院。”
為救割腕女子 的哥連闖4個紅燈
5月19日晚上6點45分左右,的哥田雪永在下沙路華景街路口接到一家四口乘客。與其他乘客不同的是,乘客一上車就喊:“快!師傅,去醫院。”
原來后座一名女子割腕,鮮血不停從手腕傷口處往外流,身上大片血跡。田雪永沒有多想,直接油門到底,“當時情況很緊急,我在杭州開車三年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只想著開快點。”
田雪永一路緊踩油門高速行駛。 “起碼連闖了4個紅燈,但是救人最重要,人命關天,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加速趕往醫院。”
幾分鐘后,后排的割腕女乘客已沒了聲音,幾近休克。6點50分左右,車輛停在了下沙東方醫院門口,田師傅跳下車,沖進急診室推輪椅,車上女子的兒子、女兒幫助父親抬著女乘客。在見到女子送進急診后,田師傅才放心離開。
昨天下午3點半,記者聯系上了受傷女乘客的女兒。她表示目前母親情況穩定,已在家休息,手腕仍包扎著紗布。他們一家對的哥當天果斷的做法,也表示了感謝。交警部門表示將對事件調查屬實后,依法撤銷田師傅車輛的交通違法記錄。(孫嘉偉 黃敬放 尹深 陳羽 張雨)
責任編輯:趙睿
- 34歲產婦送產途中誕女嬰 醫護接力搶救2019-03-25
- 響水市民凌晨排隊獻血怎么回事?鹽城化工廠爆炸多少人受傷最新消息2019-03-22
- “80后”公務員6年獻血3萬毫升 相當于7人總血量2019-03-07
- 狂吃狂喝節后獻血不合格 廈門出現血液庫存量下降2019-03-01
- 產婦不能搬上手術臺 三名醫生跪地手術保母子平安2019-01-31
- 我國臨床用血已經全部來自自愿無償獻血者2018-12-15
- 2018廈門秋冬高校獻血季行程過半 獻血量超123萬毫升2018-11-30
- 意大利副總理:教育機構應鼓勵青年學生主動獻血2018-11-21
- 《兒子出生當天 爸爸車禍走了》后續 家中四個小孩誰來幫?2018-11-07
- 急救用血 不用總求助朋友圈2018-11-0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