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建設涉農公益服務平臺,加大對農戶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使手機成為廣大農民的“新農具”,使互聯網成為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設施。
會議指出,依托“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促進農業生產管理更加精準高效,使億萬小農戶與瞬息萬變的大市場更好對接,對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拓寬農民新型就業和增收渠道意義重大。
為此,會議確定了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的三類政策措施:一是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擴大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范圍、規模和內容,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二是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加強農村網絡寬帶、冷鏈物流等設施建設;三是鼓勵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農惠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向深度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就近就業。
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農業農村部今年將深入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全面提升整省推進速度和檔次,加快構建國家信息進村入戶公益平臺,進一步強化制度規范建設,完善農村基層信息服務體系,力爭到年底完成全國一半省份的整省推進,實現示范省份行政村基本全覆蓋,帶動其他各省份自行開展整省推進。
農業電子商務方面,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商務部選擇部分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較好的縣開展農產品電商出村試點,每個試點縣選擇至少1個農產品品種,加強農產品分等分級、加工包裝、物流倉儲、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集中實現農產品商品化、品牌化、電商化,創新農產品電商銷售機制和模式。
農業物聯網方面,農業農村部正抓緊編制國家數字農業戰略規劃和智慧農業工程規劃,盡快推動農業遙感衛星系統等工程項目落地實施。同時,持續推進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省份項目實施,大力開展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物聯網示范基地建設,推廣一批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
農業農村部還將組織各地農業部門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聯合有關企業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繼續組織各地農業部門、相關企業和單位,在全國范圍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活動,適時舉辦農民手機應用技能競賽,提升農民利用手機發展生產、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加快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2019-03-29
- 交通運輸部:2019年物流成本將降低超1200億元2019-03-29
-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實施意見》2019-03-29
- 福州片區傳達學習一季度全市經濟工作推進會精神2019-03-28
- 日本朝野備戰參院選舉 自民黨擬暫緩提議修憲2019-03-28
- 價格因素阻礙日本普及無人駕駛農機2019-03-26
- 鄭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評上星級最高獎50萬2019-03-26
-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2019-03-25
- 消協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8億元2019-03-24
- 寧德市將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2019-03-1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