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梁珂巖 攝)
7月10日凌晨,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作為北斗二號衛星的接替星,這名北斗隊員即將奔赴太空,全力維護系統的連續穩定運行,讓陸續“退役”的北斗二號群星安度晚年,保障北斗三號這一“前鋒”全力沖殺。
記者從抓總研制北斗導航衛星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在這顆默默無聞的衛星幕后,有著低調的精彩。
北斗三號的穩固大后方
近年來,隨著全球組網大幕徐徐拉開,北斗三號衛星逐漸成為焦點。有了北斗三號,還需要北斗二號嗎?
“北斗系統是一個重承諾的系統,一定會為用戶提供連續穩定的運行服務。” 北斗二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楊慧介紹道。她將中國北斗的“三步走”概括為北斗的“三生三世”:一生一世為生存,北斗一號從無到有,展現了中國北斗為生存而戰的能力;再生再世為服務,北斗二號以驚人的“中國速度”建設了區域導航系統,從根本上擺脫了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真正踐行了承諾;三生三世為奉獻,北斗三號在設計指標和定位精度上大幅提升,精益求精,開始全球組網的步伐。
“每一步之間相互銜接,自然過渡,充分體現航天系統工程所強調的反復迭代、循序漸進的原則。”北斗二號衛星首任總指揮李祖洪說。
北斗三號衛星放手拼搏的前提,是北斗導航區域系統連續、穩定、可靠地運行。令人欣慰的是,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斗導航區域系統一直在連續、穩定、可靠地運行,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從未發生一次服務中斷。
接過北斗二號的接力棒
“北斗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次導航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多個衛星提供服務”,楊慧說:“因此在設計之初,我們就充分考慮了系統的冗余,發射了多于可提供運行服務數量的衛星。即使出現單星稍有不達標的情況,北斗系統也有其他衛星替它完成任務,從而保證系統連續穩定不中斷,不影響用戶體驗。”
據了解,為保證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提供滿足精度要求的服務,2012年12月20日,北斗二號工程領導小組會議明確增加四顆北斗二號備份衛星,作為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補充。每一位“替補”隊員都有主要接替的對象,他們將接過接力棒,繼續北斗的長征。
通過精心研制,其中的兩顆備份星已分別于2016年3月30日和6月12日成功發射,目前穩定運行。剛剛成功發射的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便是第三顆備份星。
本領過硬扛得住
替補并不意味著簡單拷貝。據了解,在繼承前輩們優良基因的基礎上,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在提高國產化水平、在軌問題改進、滿足用戶新增需求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了衛星的可靠性。
“一次設計、專題審查;分類投產、有序推進;流水作業、組批生產;并行出廠、密集發射。”結合北斗導航衛星的研制特點,秉承這一思路,航天五院逐步推進航天科研生產轉型升級。
據介紹,第三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還率先采用了遠程測試的方法,在優化發射場流程、精簡發射場人員等方面開展了有益嘗試,這也為后續的北斗導航衛星發射趟出一條新路。
責任編輯:莊婷婷
- 300次!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次數再刷新2019-03-11
- 消息人士:俄訂購“安加拉”火箭以完成衛星發射2019-03-04
- 阿聯酋將送首名宇航員進入太空 空間站駐留八天2019-02-27
- 美軍火巨頭與SpaceX瓜分美軍發射合同 總額數億美元2019-02-21
- 今年航天發射依舊很忙 計劃實施30余次宇航發射2019-02-19
-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改進型正在研制 預計2020年底首飛2019-02-11
- 從“天眼”到“嫦娥” 為太空探索鐫刻更多中國貢獻2019-01-22
- 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裁員10% 提供額外8周薪水2019-01-15
- 美國第三代GPS系統首顆衛星上天2018-12-24
- 火箭實驗室在新西蘭成功發射立方體衛星2018-12-1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