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信息中心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發布“6月份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公示及公告情況說明”(以下簡稱“情況說明”)。記者從“情況說明”中了解到,6月份,相關部門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失信黑名單信息新增922917條,涉及失信主體848342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455137個,其中法人及其他組織339088家,自然人116049人。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全面實施,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與44個部委、全國31個省區市和65家市場機構互聯互通,歸集信用信息超過165億條。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初步形成……當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迎來了全面發力、全面滲透、全面提升、組合推動的新階段。
全國信用信息歸集超過165億條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2015年初步建成,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中國”網站同步建設。這個平臺匯集全國各部門、各地方提供的信用信息共享目錄和信用信息,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信息交換和共享。通過首頁的共享統計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平臺匯集信用信息已經超過165億條。
據國家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實現了三項功能:一是共享交換功能。平臺與各部門和地區,通過目錄清單按照授權查找、瀏覽、批量獲取信用信息實現共享。二是信息檔案查詢和系統嵌入功能。將歸集的各部門、各地區信用信息進行清洗比對,通過已經實施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記錄于同一個主體名下,生成關于某一主體的全景式信用信息報告,各接入單位可進行信息查詢,或打印、下載信用報告。此外,也可通過接口方式將信用檔案查詢功能嵌入到部門行政審批系統或業務系統中,實施逢辦必查、逢報必查,為審批和監管提供信息化支撐。三是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功能。設計了主體信息共享、信息比對、數據推送、守信和失信“紅黑名單”信息聯動、獎懲措施效果統計和反饋等功能。
信用信息平臺不僅為政府部門工作提供便利,也為老百姓生活提供服務。記者在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的指點下,發現可以在網站上或者手機上查詢企業及相關組織的基礎信息,查詢有過失信記錄和受到多部門聯合懲戒的失信‘黑名單’信息以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了解不同城市的信用狀況,查看信用工作相關動態和行業資訊等。而且平臺的應用場景也很豐富。比如信用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可以參與平臺與工商銀行合作的“信易貸”項目。目前“信易貸”已經為18家企業提供1.5億元貸款,還將不斷拓展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面,提供更多普惠金融產品。未來,守信主體還能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務。目前平臺正在依托滴滴出行開展首批“信易行”試點,未來將逐步將“信易行”拓展至摩拜、神州租車等共享經濟出行企業業務范圍。
目前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與63家市場機構簽訂信用信息共享協議,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阿里巴巴、京東、滴滴出行、美團點評等。
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存量代碼轉換率99.8%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日前透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全面實施。已實現存量代碼轉換基本到位,新增主體賦碼全覆蓋。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存量代碼轉換率為99.8%,存量證照換發率82%;全國個體工商戶存量換碼率95%。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當于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身份證號”,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據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司長陳洪宛介紹,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前,我國原有的機構代碼不統一,分散在多個部門,缺乏有效協調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大多數代碼僅應用于各部門內部管理,一些部門信息數據共享不暢。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可以將分散在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的信用記錄歸集整合到當事主體的名下,形成完整統一的市場主體信用檔案,政府部門、社會公眾通過代碼可以有效識別主體身份,并對信息進行關聯比對分析,為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創造了條件。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還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放管服”改革。陳洪宛表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推動商事制度改革,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礎和前提。改革后,多碼改為一碼、多次辦理改為一次辦理,簡化了辦事手續,節省了時間和費用,將進一步激發市場創新創業動力。同時,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推動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共享,并與社會和市場各方面信息交換整合,形成可供利用的大數據資源,為政府監管和服務提供支撐保障。
“黑名單”持續發力聯合懲戒向縱深推進
在6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聯合獎懲機制的最新進展情況,法院系統的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效果不斷顯現,成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大亮點。
據孟瑋介紹,僅在法院執行領域,截至5月底,全國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1089萬人次。對這部分失信被執行人,相關部門采取了聯合懲戒措施,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160萬人次,限制購買高鐵動車票441萬人次,限制擔任企業負責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6.5萬人次,254萬失信被執行人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
據悉,發改委在“信用中國”網站公示首批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嚴重違法失信者的名單。這批名單包括稅務、證券期貨、民航、鐵路等領域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人,共169人,將在一定期限內被禁止乘坐火車和飛機。這是發改委、鐵路總公司、民航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有關信用懲戒文件后,發布的首批名單。
7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褒獎誠信、聯懲失信”專題新聞發布會,公布稅收違法“黑名單”和聯合懲戒工作最新進展,介紹稅務部門助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做法和成效。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月至6月,各級稅務機關公布“黑名單”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80%。“黑名單”公布力度持續加大。自2014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單”以來,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布“黑名單”案件達到10340件。其中,偷稅案件497件,占比18%;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2050件,占比74%;騙取出口退稅等案件234件,占比8%。
完善信用體系頂層設計
據悉,目前“信用中國”網站2.0版正式改版上線。網站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建立統一且唯一的用戶認證體系,對注冊用戶開放與個人身份相關的更多個人信用服務。信息公示專區已上線,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情況、煤炭合法合規產能、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等15個信息公示專欄。數據共享專區已連通20余家市場機構,每天可提供網站50萬條數據的調取權限。持續推進完善聯合激勵懲戒機制。印發《關于加強和規范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范聯合激勵懲戒對象的認定、共享、獎懲、修復、退出和保護等機制。
據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要健全覆蓋全社會的聯合獎懲大格局。今后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將推進重點領域全覆蓋,各地方各行業要出臺紅黑名單管理辦法,規范各領域紅黑名單的認定、獎懲、修復和退出。同時,開展重點職業人群的個人信息采集,完善個人誠信記錄形成機制。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迎來了全面發力、全面滲透、全面提升、組合推動的新階段。陳洪宛透露,下一步將加快推進信用立法和標準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頂層設計,鼓勵各地方各部門制定地方性、行業性信用法律法規,健全國家和地方層面的信用標準體系。
責任編輯:莊婷婷
- 2018年度廈門港航企業信用等級“紅黑名單”公布2019-03-29
- 多地頻發“被法人”現象 身份證被冒用怎么辦?2019-03-26
- 宿遷對44家旅行社進行第三方信用評價 8家達AA級2019-03-21
- 福建實行信用免押 共享單車破壞率同比下降23%2019-03-16
- 中消協:超七成參與網購評價的消費者遭遇默認好評2019-03-15
- 共享紙巾遇上新媒體 解決市場用戶痛點2019-03-04
- 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 短視頻用戶使用率近八成2019-02-28
- 福州自貿片區大力推進“信易批”工作2019-02-28
- 福州片區四大舉措推進“信易批”工作2019-02-18
- 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四大舉措推進“信易批”工作2019-02-1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