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8月4日電 (記者 萬淑艷)長江經濟帶11省市擁有內河貨運船舶近12萬艘,長江航運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1000萬人,每年對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貢獻達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間接貢獻達2萬億元以上。這是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簡稱“長航局”)局長唐冠軍8月4日向記者介紹的長江黃金水道“成績單”。
8月4日,“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團走進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了解長江航運建設發展情況。
“改革開放之初,長江航運量不到4000萬噸。”唐冠軍說,1984年,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長江航運體制改革,分別成立了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和長江輪船總公司,極大地釋放了生產力,長江干線貨運量突飛猛進。僅2017年,長江干線貨物通過量就達到25億噸,連續多年居世界內河首位,三峽船閘通過量、貨船平均噸位再創歷史新高。
長江干線貨物通過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億噸大港的迅猛發展,目前,長江干線億噸大港數量達到14個,萬噸級的泊位581個,長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唐冠軍說,下一步將合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發展現代長江航運,吸引更多適水貨源向水路運輸轉移,構建完善的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發展鐵水、公水、江海聯運。
不過,隨著長江經濟帶的快速發展,長江黃金水道的運輸能力有待提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原巡視員王明志對中新網記者說,長江航運還存在干線航道治理難、三峽大壩通航能力不足等瓶頸。
如何讓黃金水道真正發揮“黃金”作用?唐冠軍給出了2個“秘方”:第一是推進干線航道治理,“深下游、暢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第二是提高三峽樞紐通航能力。
2011年,三峽船閘貨物通過量過億噸,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航能力,2017年達到1.38億噸,年通過量已超過其設計通過能力38%以上,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挖潛空間極其有限,無法滿足船舶過壩需求,船舶待閘已成常態。“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迫在眉睫。”唐冠軍說。
唐冠軍表示,長江航運將分“三步走”全面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全面建成全流域黃金水道。第一步,到2020年,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到那時,人便其行、物暢其流,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第二步,從2020年到2035年,全面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到那時,人享其行、物精其流,較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第三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強大的現代化長江航運,全面建成領先全球的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到那時,人悅其行、物優其流,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長江航運的需要。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絲路帆遠,攜手通四海2019-02-28
- 最高檢:突出辦理環保食藥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19-02-27
- 中國開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 主跨達1176米2019-01-09
- 搶占產業風口,平潭發力航運物流2019-01-03
- 湖北黃岡至黃梅高鐵開工2018-12-12
-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2018-09-09
- 武漢旅游委發布長江游覽指南 八條旅游線路可一鍵查詢2018-08-30
- 長江游覽亂象:4家公司經營17條航線繞暈來漢游客2018-08-11
- 小伙酒后夜游長江大橋墜江 漂流30公里獲救2018-08-07
- 武漢已建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 沉湖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8-08-0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