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暖流①|守護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走向婚姻,希望將垃圾撿完

      編者按:

      9月9日,是中國第四個公益日。

      古人講究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而如今,信息化技術,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參與公益活動,喚醒了更多心存善念的人參與公益,讓社會更溫暖。

      在這個溫暖的日子里,澎湃新聞推出公益日系列報道。在這里,講述多個社會公益組織,小或平凡,但意義非凡的公益故事。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即便只是你小小的行動,也能夠助力匯成公益浪潮。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

      劉洋和劉希丹夫婦合照。本文圖片 劉洋 供圖

      劉洋還記得2012年和劉希丹第一次作為志愿者,來到海拔4540米“紅房子”時,讓自己感到驚愕的兩個畫面:很美的美景,很多的垃圾。

      “紅房子”,藏民對中國第一座長江源頭環境保護站——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的稱呼,位于長江正源沱沱河與青藏公路交叉處,是由民間公益組織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以下簡稱綠色江河)牽頭修建的藏式紅色建筑。

      那一年,他們剛剛戀愛,“紅房子”剛剛完工。

      高原工業化、交通運輸的發展、游客的漸多,大量垃圾也隨之出現。1995年成立的環保組織綠色江河,從2012年開始,向外搬運處理垃圾。

      6年過去了,綠色江河從三江源帶走垃圾60萬件。30歲的劉洋和劉希丹,從戀愛走向婚姻已兩年。8月16日,劉洋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垃圾還有很多,夫妻倆會一直守護下去。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

      “紅房子”遠景

      6年搬走高原垃圾60萬件

      大量一次性塑料飯盒、礦泉水瓶、鋁制易拉罐等不可降解的垃圾,隨著青藏鐵路、城鎮化發展,涌入生態本就極為脆弱的長江源。尤其是“紅房子”所在的唐古拉山鎮,當時成了萬里長江的第一污染源。

      長江源區面積遼闊,牧民居住分散,垃圾很難集中收集、運輸和處理。劉洋告訴澎湃新聞,為此,綠色江河從2012年、2013年開始發起“垃圾換食品”“帶走一袋垃圾”等環保項目。

      “就是鼓勵牧民將分散在牧區的垃圾,帶到保護站交換相應數量的生活物品。保護站志愿者們分類打包,再動員來此參觀的自駕游客帶走一袋垃圾,將垃圾送到格爾木的綠色驛站統一回收。”劉洋的妻子、曾于2014年擔任保護站管理員的劉希丹說,“項目推廣至今,越來越多的游客和牧民開始參與。從拉薩到格爾木的游客,70%以上都愿意參加。”

      2017年,由綠色江河和青海省政府合作共建的“青藏綠色驛站”垃圾回收站項目也正式啟動,既能回收垃圾,又能兼顧貨車司機、游客短暫休息和環保宣傳。目前,該項目一期已經在格爾木到唐古拉山鎮420公里的青藏公路路段上建立并運轉6個站點。

      劉洋說,6年來,通過“垃圾換食品”項目,綠色江河從三江源帶走塑料瓶、金屬罐、廢舊電池等垃圾60萬件。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

      綠色江河志愿者正在撿拾垃圾。

      三個志愿者靠四個土豆撐了4天

      來自甘肅的劉洋和劉希丹,是綠色江河全職工作人員里為數不多的夫妻檔。

      劉希丹2014年正式加入綠色江河。青藏高原空氣稀薄、氣候干燥、紫外線輻射強、一日四季。外地人來此生活一段時間,常會出現皮膚干、鼻孔出血的現象。劉希丹時間最長的一次在保護站連續待了五個月。高原天氣易變,不能多洗澡,很容易感冒。一旦感冒,需很久才能痊愈,甚至還會發展成肺水腫。

      水要過濾,否則喝了會脹氣;碰上停電,志愿者擠在廚房“抱團取暖”;晚上睡覺時也只能套睡袋,多蓋幾床被子。“每天七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之后才能休息,從睜眼到閉眼都是工作。”劉希丹說。

      2017年青藏線沿線綠色驛站建設啟動時,劉洋以全職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進來。此前,他是甘肅人民防空辦公室里的公務員。

      搭建一個綠色驛站,有時需要9個工人共同工作一個多星期,甚至需要自己掏一部分錢買材料。在格爾木搭建好,再運到沿線。曾經下雪,導致送到驛站的物資遲了四天,三個志愿者靠四個土豆撐了四天。劉洋說,因為缺水,志愿者三個月都不能洗澡和洗頭,等到被輪換。

      綠色驛站的志愿者每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撿拾青藏線兩邊的垃圾。每天工作人員都會組織志愿者徒步四五公里,或開車十幾公里,撿拾路邊的垃圾。一個驛站每個月大概能夠撿拾到礦泉水瓶6000個,紅牛罐和鋁管5000個。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

      工作人員給小朋友做“垃圾換食品”項目宣傳。

      垃圾問題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的

      從青藏公路修建完成開始,青藏線邊的垃圾問題就一直存在。

      劉希丹擔心,這種情況會漸漸積重難返,而這個問題不是短期能解決掉的。所以,綠色江河扎根在長江源,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期駐守——只能依靠這種方式來慢慢解決。

      澎湃新聞了解到,除了“垃圾系列項目”,從1995年成立至今,綠色江河一直在推動和組織江河上游地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活動。

      1997年至2000年,綠色江河40多名志愿者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建立了中國民間第一座自然保護站——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可可西里、藏羚羊從此無人不曉;2001年至2004年,綠色江河提出的多項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幾乎全部被政府采納;2012至今,“斑頭雁守護行動”,促進當地政府出臺《關于禁止捕獵的通知》;2014年至2015年,該組織進行的煙瘴掛生物多樣性調查報告,使青海省政府明確表示不會批準水電站建設。

      2018年,是綠色江河會長楊欣在三江源工作的第21個年頭。楊欣親眼見證了長江生態環境遭遇的破壞。1994年,楊欣來到青海,聽到老牧民講起索南達杰為保護藏羚羊,倒在偷獵者槍下的故事后,將自己所著的《長江魂》進行義賣,并四處招募志愿者,用最簡陋的工具和儀器完成了保護站第一期的修建,最終建立起了索南達杰保護站。

      自此之后,楊欣就將自己交給了這片土地。他說,環保是一條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射線。而“一直做下去”,也是劉洋、劉希丹夫婦,對保護沱沱河許下的唯一承諾。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