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出生缺陷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首道防線”。記者12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我國通過多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推動出生缺陷防治、助力健康扶貧,迄今已有貧困地區600多萬名兒童受益于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據估算,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中國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生缺陷兒約有90萬例。
“出生缺陷已經成為健康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當天在2018年預防出生缺陷日現場主題宣傳活動上說,因病致貧返貧比例多年居高不下,目前高達44%,而每10個建檔立卡因病致貧返貧的農村貧困人口中就有1個罹患出生缺陷疾病。
為讓群眾“孕得優”、兒童少生病,衛生健康委在貧困地區全面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農村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等項目,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聯合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持續開展出生缺陷防治宣傳教育公益活動,針對6大類72種結構畸形和多種遺傳代謝病開展貧困患兒醫療救助。
一系列出生缺陷防治措施顯著提升了貧困地區出生人口素質和婦幼健康水平。曾益新介紹,全國神經管缺陷發生率由2006年的萬分之八點一八下降至2016年的萬分之二點零一。2016年苯丙酮尿癥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患兒1歲以內治療率分別達到97%和99.6%,2.3萬名先心病患者獲得專項救治。
曾益新表示,加強出生缺陷防治,下一步要優先將貧困人口納入免費產前篩查和診斷范圍;將8種建檔立卡因病致貧返貧出生缺陷疾病優先納入大病保障和大病專項救治范圍;全面實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2400名培訓名額優先向貧困地區傾斜。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中國PPP基金投資寧夏文旅項目2019-03-29
- 第一季度泉州市29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2019-03-29
- 環球度假區主體鋼結構雛形初顯2019-03-29
- 福州自貿片區馬尾基金小鎮成功舉辦第三期“創響小鎮”產融對接系列活動2019-03-2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繼續為科研人員減負2019-03-28
- “一帶一路”基建融資 要有針對性設計融資模式和產品組合2019-03-27
- 國辦: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019-03-26
- 耳聾基因療法項目獲歐盟200萬歐元資助2019-03-26
- 海絲科技創新論壇將于4月6日至7日在廈門舉行2019-03-25
- 高新區星湖路堯沙段項目完成超95%征遷任務2019-03-2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