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年來,一些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諸多競賽活動,嚴重影響了中小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為此,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通知要求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并要求在競賽產生的文件、證書、獎章顯著位置標注教育部批準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資料圖: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現場。 武俊杰 攝
為規范管理面向中小學生(包含在園幼兒,下同)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防止活動項目過多過濫,切實減輕中小學校(包含幼兒園,下同)、中小學生和家長負擔,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試行)》《關于清理規范創建示范活動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通知指出,將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主辦方應為在中央編辦、民政部登記注冊的正式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主辦方必須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具備較強的專業影響力和學術團隊。舉辦競賽過程中經查實有違法違規行為,致競賽活動被教育部終止的,其主辦方不得再次申請舉辦競賽。
通知表示,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主辦方、承辦方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成本費、工本費、活動費、報名費、食宿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嫁競賽活動成本。同時要堅持自愿原則,不得強迫、誘導任何學校、學生或家長參加競賽活動,舉辦競賽過程中,不得面向參賽者開展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資料、書籍、商品等。
通知強調,競賽應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學生平等開放,不得設置任何歧視性條件。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在競賽產生的文件、證書、獎章顯著位置標注教育部批準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通知表示,將對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校、各類教育機構不得組織承辦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清單之外的冠以“全國”“國家”“大中華”等字樣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不得為違規競賽提供場地、經費等條件。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將由教育部正式發函主辦方,要求立即撤銷競賽活動。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教育部: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2019-03-27
- 教育部辟謠改革說了什么?網傳的哪些改革是假的?2019-03-14
- 中職學校原則上不得在異地設立分校、辦學點2019-03-06
- 英女孩競賽摘冠被稱“人類計算器” 智商超愛因斯坦2019-03-06
- 教育部:加大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查處力度 絕不姑息2019-02-27
- 教育部:8省份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方案將向社會公布2019-02-26
-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2019-02-26
- 教育部:2019年實現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底線要求2019-02-26
- 教育部副部長:讓人民群眾的子女“有園上、上得起”2019-02-26
- 教育部規定將游泳正式納入中考考核項目?官方回應:不實2019-02-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