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在重慶國際郵件互換局鐵路口岸中心內,隨著集裝箱被工作人員緩緩打開,一個來自德國的郵包經過一萬余公里的旅行后出現在大家面前,經過海關查驗、分發處理等程序后,這些郵件將被及時送達收件人手中。這也標志著中歐班列(渝新歐)首次較大規模郵件進口測試圓滿成功。
11月26日,中歐班列(渝新歐)首次較大規模郵件進口測試圓滿成功。圖為中歐班列(渝新歐)抵達重慶。新華網發(朱亞坤 攝)
“回程運郵測試成功,既實現了全國中歐班列進口郵件‘零的突破’,也進一步提升了海關的物流智慧監管水平。”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副處長代文利表示,海關在此次進口郵件測試中,以安全智能鎖為監管載體,將貨物啟運信息、機檢圖像、查驗結果等數據寫入安全智能鎖,測試集裝箱抵達后,海關關員通過手持閱讀機即可查閱查驗結果,不再實施集裝箱開箱侵入式查驗,大幅提升通關效率,節省企業通關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同時,重慶海關將原有的關檢分別申報、分別查驗優化整合為“一次申報、一次查驗”,全面實現郵件監管的“查檢合一”,進一步提高了通關便利化水平。
海關工作人員查驗郵件信息。新華網記者 李志強 攝
“此次德國杜伊斯堡至重慶進口運郵測試的成功是中歐班列運郵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將為推動中歐班列進口郵件測試和常態化運作、促進雙向互通打下良好基礎。”國家郵政局辦公室副主任高洪濤表示,經過政企協調推動,中歐班列運郵工作已經逐步由測試階段過渡到出口常態化運作階段。2017年10月以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通過中歐班列(重慶)累計發運48個郵包集裝箱,鐵路小包79萬件,總重量約240噸,貨值約1150萬美元。
高洪濤表示,利用中歐貨運班列運輸國際郵件是當前我國郵政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國際郵件運輸模式的一次世界性創新,對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加強我國與沿線各國郵政業務合作,助力沿線各國人民享受性價比更高、品類更豐富、物流更環保、時限更穩定的跨境電商寄遞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交通部: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萬列 通達歐洲14國2018-11-09
-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0000列 品牌效應不斷擴大2018-09-04
-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0000列 品牌效應不斷擴大2018-08-29
- 中歐(廈門)班列新增直達布達佩斯線路 7月6日首發2018-06-22
- 中歐(廈門)班列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做強國家物流新通道2017-11-17
- 臺灣貨物抵廈 “換乘”中歐班列2017-11-08
- 截至9月初 中歐中亞(廈門)班列發運161列貨值近25億2017-09-15
- 中歐班列建發專列 昨日搭載1066噸板材返回2017-09-13
- 中部四線城市山西臨汾首開中歐班列2017-07-28
- 廈門獲批為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歐洲汽車可通過中歐班列快速進境2017-06-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