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商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國家商務部數據顯示,買年貨、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消費紅紅火火;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8.5%。
春節期間,市場供給更加豐富多樣,市場需求也持續擴大,年味十足,銷售更足。總體來說,在春節傳統消費中,購物、出行、吃飯、娛樂所代表的四大消費仍占有較大比重。但是與往年相比,今年新年新興消費亮點多多。
文娛消費等體驗類消費增長迅速
春節除了吃吃喝喝,休閑旅游、觀影觀展、民俗活動等體驗式消費越來越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市場十分火爆。一方面,旅游出行也成為老百姓過節的新方式,家庭游、敬老游、親子游、文化休閑游應有盡有。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春節黃金周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無論是國內旅游市場還是國外旅游市場都異常火爆。
另一方面,賞話劇電影等文娛消費支出大幅增長,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今年除夕至大年初六7天長假期間,全國電影票房達5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創同期歷史新高。大年初一電影票房達到14.43億元,同比增長近13%,再次刷新了單日票房紀錄。
還有很多居民在春節期間也不忘學習充電。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技館、歷史文化街區的游客比例分別達40.5%、44.2%、40.6%和18.4%,觀看各類文化演出的游客達到34.8%。可以看出,在物質文化得到進一步滿足后,老百姓更加注重身體健康和文化修養,更加向往“詩和遠方”。
商品消費品質升級
消費者消費更重品質,換句話來說,就是消費者需求更多了,更舍得花錢了。一方面,居民消費水準進一步提高,商品品質而不是商品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年俗商品、綠色食品、珠寶首飾、應季服裝、智能家電、數碼產品等銷售都保持較快增長。進口海鮮、水果、服飾等“洋年貨”也開始出現在家家戶戶。
另一方面,智能便利消費的需求提升。高清電視、烘干一體洗衣機、掃地機器人、凈水器、洗碗機等家電備受追捧,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信息類產品依舊火爆,成為送給親朋好友的首選禮物。據數據顯示,貴州、云南、重慶通信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9.2%、27.8%和22.6%。甚至年夜飯外賣、廚師上門制作等也成為年夜飯新模式。
三四線城市消費增速迅猛
在這次春節消費中,三四線城市在電商、餐飲、境外支付等方面都表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天貓數據顯示,從消費力來看,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福建等沿海經濟大省位居天貓年貨消費前五省份。從城市維度來看,三四線城市年貨消費增速達到55%,超過一線城市(51%)和二線城市(54%)。五線城市也呈現增長勢頭,年貨消費增速為53%。可以看出,年輕人返鄉潮及電商渠道給三四線城市消費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與其說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倒不如說,春節是人們在一年的忙碌工作后與家人團聚的休閑假期。總的來說,春節消費的新亮點無一不傳遞出消費升級的信號,也折射出居民消費水平和理念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已經從一些吃飽穿暖的生活必需品消費向精神層面的享受型消費轉變。
而春節全國零售和餐飲消費近幾年持續穩定的增長,也顯示出了中國國內消費的巨大力量,民間經濟的巨大活力,希望春節消費紅紅火火能為中國經濟打開新的篇章。
責任編輯:莊婷婷
- 1~2月寧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百億元2019-03-29
- 中英聯合考古發現“海上絲路”終點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歐2019-03-29
- 中國好詩歌什么時候播,中國好詩歌每周幾更新2019-03-29
- 中國旅游演藝票房五年增128% 官方促轉型升級2019-03-29
- 天黑不打烊旺了“夜間旅游”2019-03-29
- 今年前2個月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超380億元2019-03-28
- 今年前2個月福建省船舶出口顯著增長 海外市場更趨多元化2019-03-28
- 陜西農民工月入3787.7元 首超全國平均水平2019-03-28
- 2019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分區決賽在滬舉行2019-03-28
- 時隔45年 美國原油產量再次躍居世界首位2019-03-28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