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型油菜是油菜的常見類型,也是人類食用植物油的重要來源。中美科研人員歷時4年研究,通過全基因組重測序揭開甘藍型油菜“家族血統”之謎,有助于通過基因選育提升甘藍型油菜的產量和品質。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由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甘藍型油菜由白菜與甘藍通過自然雜交進化而來,因產量高、抗病性強在全球得到廣泛種植。但甘藍型油菜起源于何時、“家族血統”如何,科學界仍在研究。2015年,來自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和美國佐治亞大學的3支科研團隊合作,共同開展甘藍型油菜群體遺傳學研究??茖W家對從各地選取的588份有代表性的甘藍型油菜材料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同時結合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199份白菜和119份甘藍重測序數據,通過群體基因組分析追根溯源。
分析研究發現,約7000年前,甘藍型油菜由地中海地區白菜品種里的歐洲蕪菁,和苤藍、花菜、西蘭花、中國芥藍等4種甘藍的共同“祖先”雜交合成。經過多代繁衍,這些“祖先”先后雜交出適應不同生長條件、具有不同特點的多個甘藍型油菜品種。
“掌握甘藍型油菜的‘家族血統’情況,有助于人們通過基因選育方式,有目的地選擇有益基因類型、優化脂肪酸組成,從而提升油菜的產量和品質。”研究團隊成員、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唐章林教授介紹,在這項研究中取得的甘藍型油菜全基因組重測序結果,還對開展油菜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和基因工程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加快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工作2019-03-29
- 耳聾基因療法項目獲歐盟200萬歐元資助2019-03-26
- 首位獲阿貝爾獎女性數學家烏倫貝克:被數學救贖2019-03-22
- 基因療法有望助失明者恢復視力2019-03-18
- 人工避孕新方式 戴上內含合成激素的耳貼就起效2019-03-18
- 美國年輕人心理健康狀況惡化 文化潮流或是誘因2019-03-18
- IBM宣稱創建出量子算法:遠遠超出傳統計算機2019-03-14
- 舉鐵練肌肉或降糖尿病風險 具體訓練量尚未明確2019-03-14
- 中國等七個創始成員國已正式簽署SKA天文臺公約2019-03-13
- 研究:吸食電子煙增加患心臟病和抑郁癥的風險2019-03-1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