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早晨,北京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天氣。
懷柔、延慶城區下起了雪,門頭溝部分樹木被雪覆蓋。
北京市氣象局微博發布天氣預報:今日白天最高氣溫9℃。
北京多地下雪 今冬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
瑞雪兆豐年。今天,北京等北方多地又下雪啦!氣象預報顯示,華北等地將現今冬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
在經歷了一個冬天的“貧雪”狀態后,北京從大年初二開始,連下三場雪,而且最近這兩場都是路邊、屋頂可見積雪的“實在雪”,讓人大呼過癮。人們的微信朋友圈,紛紛被雪景照刷屏。
北方最近為啥頻繁下雪?
14日的這場雪,是10天內北京下的第三場雪。北京市氣象發布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根據市氣象臺14日11時發布的最新預報:下午陰有小雪,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零下3℃;夜間陰,北部地區有小雪轉晴,南風二級轉北風三四級(陣風六七級),最低氣溫零下6℃。
15日白天,北京將有4級左右偏北風,體感較冷,防寒保暖工作仍不可忽視。
隨后北京將迎來好天氣,氣溫穩步回升。
藍藍天工作室了解到,根據北京市南郊觀象臺的歷史數據,自1951年以來,立春節氣之后北京下雪的平均日數、平均積雪日數、最大積雪深度,呈減少趨勢;
算上今天這場雪,今冬雪日達到3天,將是2000年以來北京下雪日數并列第三多的一年。
不止北京,北方多地都在12—14日迎來雨雪天氣。是什么帶來了這輪降雪?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近日由于南支槽東移,將水汽向北輸送,再加上渤海地區有東風將水汽輸送過來,冷暖氣流交匯,使得華北黃淮地區水汽條件比較好,有利于降雪的形成。
“在此輪雨雪天氣過程之前,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降水量小于常年平均值,這次雨雪過程結束后,北方地區平均降水量或將接近常年平均水平。”陳濤說,“對北京地區而言,近兩年冬季降雪偏少,今年北京降雪與去年相比略有改善,此輪降雪過程結束后,北京地區降水量將接近常年同期水平。”
陳濤提醒,目前正值春運返程高峰,此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將對交通運輸以及生產生活造成不利影響。雪天路滑、能見度低,公眾應注意防范雨雪天氣對交通出行等的不利影響,關注最新氣象預報和交通信息,自駕返程應注意路面積雪和結冰,謹慎駕駛。
氣象臺“官宣”初雪有標準
大年初二(2月6日),北京就迎來了初雪,但當時市區內降雪不明顯,網友調侃那場雪下得像“頭皮屑”“足足下了一分鐘”。很多人心里更傾向于把12日的那場降雪當成真正的初雪。
有人就向藍藍天工作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明明沒飄幾片雪,氣象部門就說達到初雪標準了?這標準為啥跟我們的感受有些不一樣?
氣象專家介紹,北京地區的初雪是有一套標準的,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就可以確定為初雪:
其一,全市20個人工站中多于10個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
其二,城區5站(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觀象臺)均觀測到有降雪現象;
其三,城區5站中的3個或以上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0.1毫米。
2月6日,由于20個人工站中已有多于10個站點出現零星降雪,從氣象意義上來看“達標”了,可以“官宣”初雪。
據氣象部門監測,北京12日的降雪量級達小雪級別,平原地區降水有0—1毫米,山區1—2毫米。你可別小瞧這小小的1毫米,1毫米降雨可能沒什么感覺,但1毫米的降雪足以讓屋頂見白、讓路面有積雪。從公眾直觀感受上來看,這才是像樣的初雪。
不管從哪個標準看,只要下雪了,咱就高興!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年元旦為什么只放一天?2020年元旦春節法2019-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